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9B04) 作品数:18 被引量:141 H指数:8 相关作者: 任海青 赵荣军 江泽慧 侯玲艳 安珍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内蒙古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经济管理 更多>>
竹类植物纤维及其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07年 对竹类纤维细胞的基本形态、发育形成过程、超微观构造及其与竹材物理力学性质关系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对随竹龄变化而变化的细胞器、木质化过程、细胞壁增厚及多层结构,尤其是细胞壁的沉积机理进行了分析;还对我国有关竹类植物纤维细胞壁的沉积过程和超微构造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徐明 任海青 郭伟 李霞镇关键词:竹材 物理力学性质 近红外光谱预测棕榈藤藤条基本密度研究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我国华南地区的六种棕榈藤藤条的基本密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漫反射方式采集近红外光谱,样品光谱经过一阶导数预处理后,在724~2334nm谱区内。采用偏最小二乘和完全交互验证法,建立样品基本... 王玉荣 江泽慧 费本华 傅峰 任海青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基本密度 文献传递 棕榈藤工艺学特性研究及其新进展 被引量:6 2008年 对棕榈藤藤茎的表观性状、解剖性质、物理及力学性质等工艺学特性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并对棕榈藤的资源状况及利用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 王玉荣 江泽慧 任海青 刘杏娥关键词:棕榈藤 资源利用 利用SilviScan-3测定实心瓜多竹微纤丝角 被引量:2 2010年 实心瓜多竹(Guadua amplexifolia)隶属于瓜多竹属(Guadua),丛生,是南美洲主要栽培竹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西、阿根廷等国,竹材基部实心,高25m,径15cm左右,是较好的建筑用原料,耐短期零度低温,适应我国热带。 徐金梅 赵荣军 吕建雄 任海青 Robert Evans Yang Junli关键词:微纤丝角 青皮竹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8 2007年 我国具有丰富的青皮竹资源,发展潜力很大。文中概述了青皮竹生物学特性和用途,综述了培育技术、病虫害防治及材性与加工方面的现状,并对今后青皮竹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竹类解剖学和其它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杨淑敏 江泽慧 任海青关键词:青皮竹 病虫害 材性 纤维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木材纤维长度 被引量:23 2008年 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测量木材纤维长度的基本原理及流程。采用化学计量学中的偏最小二乘和完全交互验证法,通过建立了我国人工林造纸针叶材湿地松和阔叶材滩地72杨木材样品近红外光谱与纤维长度实验值之间的校正模型,来预测相应树种木材的纤维长度。模型的相关指标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对这两种木材的纤维长度进行预测。 王玉荣 费本华 傅峰 江泽慧 覃道春 杨忠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分析 木材 纤维长度 毛竹纤维饱和点随竹龄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8 2010年 竹材的纤维饱和点对于竹材的加工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毛竹为研究对象,采用力学法和水分吸着等温线法对毛竹纤维饱和点及其随竹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纤维饱和点不同,顺纹抗压强度法0.5龄为36.12%;1.5~4.5龄为(24.49±0.78)%,水分吸着等温线法0.5龄为24.51%;1.5~4.5龄为(18.38±0.42)%;两种方法测得纤维饱和点的绝对数值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随竹龄的变化规律相同,即从0.5龄到1.5龄降幅明显,大于1.5龄后趋于稳定。 王汉坤 喻云水 余雁 孙丰波关键词:毛竹 竹龄 纤维饱和点 两项竹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方法标准的比较 被引量:1 2008年 对比两项竹材标准,JG/T 199-2007《建筑用竹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和GB/T 15780-1995《竹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方法》,在发展历程、试样制备、物理力学性质测试设备与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以期为GB/T 15780-1995下一步的修订工作提供参考。 刘波 陈志勇 殷亚方 樊承谋 姜笑梅 郭起荣关键词:竹材 物理力学性质 建筑行业 毛竹竹秆基本组织发育过程中ATP酶的超微定位 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H De Lehaie]竹秆基本组织发育过程中的ATP酶进行细胞化学定位。竹秆基本组织细胞分化早期,细胞具有较高的ATP酶活性,细胞核、质膜、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的膜系统上都具有ATP酶活性。随着基本组织的分化和发育,长细胞液泡膜上的ATP酶活性增强,而短细胞液泡膜上ATP酶活性相对较弱;至初生壁发育后期,质膜上的ATP酶活性升高;次生壁发育期,短细胞质膜上的ATP酶活性显著增强,而长细胞的相对较弱;细胞核、质膜、线粒体、胞间连丝、内质网、质体膜、运输小泡膜以及细胞质内和胞间隙都具有ATP酶活性,在次生壁发育期液泡膜上已观察不到ATP酶反应物。长细胞质膜ATP酶活性从第4年开始降低,短细胞质膜的ATP酶活性始终很高,且无论生长期还是休眠期,短细胞一直保持旺盛的物质主动吸收和活跃的新陈代谢过程。同时短细胞内大量的运输小泡,具有的ATP酶活性,以及胞间连丝沉积有大量的ATP酶反应物,都表明短细胞与周围细胞间频繁、活跃的物质交流。短细胞不仅在物质运输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在竹秆继续成熟的过程中可能参与长细胞次生壁的形成。 于芬 丁雨龙关键词:竹秆 ATP酶 生理功能 竹材表面性能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0 2010年 对竹材表面润湿性、表面颜色、表面渗透性以及表面粗糙度等进行概述,总结竹材表面性能的近期研究成果,提出几点关于竹材表面性能研究的建议,旨在为竹材资源的科学加工利用和竹材表面性能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侯玲艳 安珍 赵荣军 王小青关键词:竹材 润湿性 渗透性 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