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0DFA24480)
-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魏晓椿王平郑洪波陈宇亮罗超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河流悬浮物Sr-Nd同位素随深度的分异:以长江大通站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分析了长江干流大通水文站丰水季节不同水深(表层、中层和底层)悬浮物的Sr-Nd同位素组成,结合悬浮物粒度组成,探讨河流水动力分选和物源比例变化对悬浮物Sr-Nd同位素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大通站悬浮物87Sr/86Sr比值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减小,变化范围从0.730332到0.720857.悬浮物εNd(0)值变化范围为–14.75-–10.09,表现为表层悬浮物较底层具有更负的εNd(0)值.洪水季节,中层样品的同位素组成大致上可以代表该时期河流搬运整体悬浮物同位素组成.研究初步认为,导致河流同位素值分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物源的物质对不同层位的悬浮物贡献比例不同,至少在长江流域,来自上游的物质对底层悬浮物的贡献比例大于表层.用Sr-Nd同位素示踪河流沉积物物源是一个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有效方法,在地质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但本研究表明,Sr-Nd同位素在搬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分异,在应用时应该严格控制采样位置和粒级的选择.
- 罗超郑洪波吴卫华王平陈宇亮魏晓椿
- 关键词:长江悬浮物分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