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GD10YDS01)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葛玲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集体化
  • 1篇研究述论
  • 1篇制度化
  • 1篇中国乡村
  • 1篇社会主义
  • 1篇述论
  • 1篇统销
  • 1篇主义
  • 1篇乡村
  • 1篇粮荒
  • 1篇民主
  • 1篇民主评议
  • 1篇阶级
  • 1篇阶级分析
  • 1篇集体化时期
  • 1篇合作化
  • 1篇补课
  • 1篇春季

机构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华东政法大学

作者

  • 4篇葛玲

传媒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当代中国史研...
  • 1篇党史研究与教...
  • 1篇史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集体化时期广东省农村工业的起步(1952~1984)被引量:1
2011年
集体化时期广东省农村工业的发展历程说明: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不仅要注意到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上,而且要考察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这其中包括:合作化与农村副业的兴起、社队企业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全面梳理集体化和乡村工业之间的关系,能够为我们今天思索乡村的现代化之路提供借鉴。
葛玲
关键词:集体化
从“民主评议”到“随征带购”——1954年广东粮食统购的制度化尝试被引量:1
2015年
1953年出台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当年的地方实践中被定性为购粮运动,在运动中,"民主评议"成为任务完成的主要方式,结果造成农民的"误解"。为消除"误解",1954年夏购中开始试行"随征带购"。本文以广东地区1953~1954年的粮食统购为例,在讨论"民主评议"现象的基础上,分析"随征带购"的试行原因,并检讨其基层实践和问题。文章认为,无论"民主评议"还是"随征带购",统购问题的无法解决,根源在粮情紧张而非实施方式。虽然"随征带购"内含制度化诉求,但在购粮任务压力下,制度化只能让位于更具效力的运动化操作。
葛玲
1955年春季粮荒中的“统销补课”——以广东地区为中心被引量:3
2016年
1955年春发生于全国各地的农村情况紧张,既有农业合作化过快的因素,也有统购统销导致的粮食紧张之影响。本文以广东地区粮荒应对为中心,在分析中央和华南分局的粮荒认识差异基础上,梳理了"统销补课"的地方实施过程。本文认为,以阶级分析方法实施"统销补课"后,广东的粮食销量虽有下降,荒情却并未缓解,表明粮食问题并非"叫喊"之乱,而是事实存在。针对广东这样的粮食紧张,中央早有预判,实施"统销补课"就是为让乡村适应粮情现实,以保障统购统销政策的常态化运行。
葛玲
关键词:粮荒阶级分析
中国乡村的社会主义之路——20世纪50年代的集体化进程研究述论被引量:3
2012年
集体化是1950年代中国乡村发展的最主要制度情境。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的集体化研究,指出了现有研究中所呈现出的断裂性特征以及对政治运动的过度关注倾向。文章认为,1950年代的集体化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无论是合作化还是人民公社化,集体化都是目标追求。对1950年代乡村历史的研究,必须要在集体化这个连续的体制形成过程中来进行。
葛玲
关键词:合作化集体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