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8B0303)

作品数:10 被引量:96H指数:7
相关作者:李钦杜兰英杜红岩马凤仙赫锦锦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局攻关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营养
  • 2篇小鼠
  • 2篇绿原
  • 2篇绿原酸
  • 2篇南方红豆杉
  • 2篇京尼平
  • 2篇京尼平苷
  • 2篇京尼平苷酸
  • 2篇经济林
  • 2篇红豆杉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血脂
  • 1篇血脂水平
  • 1篇药用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应激
  • 1篇应激作用
  • 1篇营养成分

机构

  • 6篇河南大学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作者

  • 6篇李钦
  • 4篇杜红岩
  • 4篇杜兰英
  • 2篇付建敏
  • 2篇赫锦锦
  • 2篇娄丽杰
  • 2篇陈百泉
  • 2篇庞海河
  • 2篇马凤仙
  • 2篇傅建敏
  • 2篇祖元刚
  • 1篇原树生
  • 1篇张学科
  • 1篇李德文
  • 1篇孙佳音
  • 1篇唐亮
  • 1篇魏晓雪
  • 1篇于景华
  • 1篇佟璐
  • 1篇杨逢建

传媒

  • 3篇河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成药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0年
为了解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对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杜仲是通过器官发生途径获得再生植株的,所用的外植体有叶片、叶柄、腋芽、胚轴、带芽茎段、茎尖和子叶等7种,除子叶外都成功组培获得了小植株。基本培养基、激素和附加营养成分等是影响组织培养的重要因素,其中,基本培养基以MS使用最多,初代培养中占83.3%,继代培养也有66.7%,而66.7%的生根培养基采用的是1/2MS;芽的诱导中使用的激素有BA、NAA、IBA、BAP、IAA、KT、TDZ等7种,其中MS+0.1mg/L6-BA效果最好,诱导率达到96.7%;BA、NAA、IAA、BAP、GA3等5种激素对芽的增殖起作用,其中以MS+2.0mg/LBA+0.05mg/LNAA效果最好,增殖系数达3.69;而生根所需激素主要有NAA、IBA、GA,其中以IBA1.5mg/L或2.0mg/L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92.5%;杜仲组织培养中常用的附加营养成分有酵母浸提物和谷氨酰胺等。
唐亮金晓玲
关键词:器官发生植株再生
杜仲雄花茶营养成分的测定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对杜仲雄花茶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杜仲雄花茶粗蛋白含量为32.9%,氨基酸含量达21.41%,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8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4%,V c含量31.5 m g/100 g,总黄酮含量达3.53%;杜仲雄花茶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尤其是Fe、Zn等含量较高,并具有十分典型的高钾低钠特点,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医疗保健作用.
杜红岩李钦杜兰英傅建敏
关键词:经济林氨基酸黄酮矿质元素
UV-B辐射对南方红豆杉生活史型和紫杉烷类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运用植物生活史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增强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表型性状和紫杉烷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UV-B辐射强度增加,南方红豆杉无性生殖表型性状(C)明显增强(z值由0.18增加到0.52),营养生长表型性状(V)相应降低(x值由0.82降低至0.48);3.25μW.cm-.2nm-1UV-B辐射处理较对照组和9.76μW.cm-.2nm-1UV-B辐射处理组生物量增量更高;增补UV-B辐射处理显著促进了南方红豆杉叶片中紫杉醇(Taxol)的积累,但对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deacetylbaccatinⅢ,10-DAB)、7-木糖-10-去乙酰基紫杉醇(7-xylosyl-10-deacetyltaxol,7-xyl-10-DAT)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其中3.25μW.cm-.2nm-1UV-B辐射处理对紫杉醇诱导效果最为明显。结果表明,在南方红豆杉田间栽培中应注意上层树种搭配、修剪,从而形成适当的UV-B辐射胁迫以诱导紫杉醇含量及生物量增量,达到高产、优质的生态培植目标。
于景华李德文庞海河魏晓雪佟璐原树生祖元刚
关键词:UV-B南方红豆杉生活史型紫杉烷类
南方红豆杉枝叶中药用抗癌活性物质含量被引量:17
2008年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枝叶中药用抗癌活性物质紫杉醇(taxol)、三尖杉宁碱(cephalomannine)和人工半合成紫杉醇的主要原料巴卡亭Ⅲ(bac-catinⅢ)、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deacetylbaccatinⅢ,10-DAB)在一个生长季的含量变化.研究表明:从4月新枝叶萌发至11月枝叶基本停止生长,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等药用活性物质含量季节性变化明显.其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的最高值都出现在5月;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含量的最高峰值分别出现在9月和4月.相关分析发现,南方红豆杉枝叶中4种药用活性物质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紫杉醇与三尖杉宁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三尖杉宁碱含量与10去-乙酰巴卡亭Ⅲ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
杨逢建庞海河张学科孙佳音祖元刚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抗癌活性物质
杜仲工业原料林丰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2013年
该课题针对目前杜仲生产存在的经营模式单一、栽培技术落后等突出问题,紧密结合工业原料林产业化开发,开展杜仲主要活性成分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杜仲树体营养和土壤营养调控技术,杜仲雄花鲜花保鲜技术、杜仲亚麻酸油抗氧化保鲜技术,通过系统研究,
关键词:栽培技术体系工业原料林丰产营养调控技术保鲜技术
杜仲雄花茶对小鼠抗应激作用的实验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杜仲雄花茶对小鼠的抗应激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杜仲皮对照组、杜仲雄花给药高剂量组和杜仲雄花给药低剂量组,各组按设计剂量灌胃给药,连续14 d;末次给药1 h后进行耐低温、耐高温、负重游泳及耐缺氧的应激实验,并记录其存活时间。结果:不同剂量的杜仲雄花茶均有明显的抗应激作用,能有效延长小鼠的耐低温、耐高温、负重游泳及耐缺氧的时间。结论:杜仲雄花茶具有明显的抗应激作用。
陈百泉娄丽杰杜红岩付建敏杜兰英李钦
关键词:耐低温耐高温游泳耐缺氧
杜仲雄花茶对高脂乳剂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杜仲雄花茶对高脂血症的预防保健作用。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洛伐他汀对照组、杜仲雄花给药高剂量组和杜仲雄花给药低剂量组,按标准给药饲养30 d后,测定每组个体动物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血浆中的TC、TG、LDL-C升高,HDL-C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杜仲雄花给药高剂量组的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结论:杜仲雄花茶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脂乳剂所引起的小鼠血脂升高。
娄丽杰陈百泉杜红岩付建敏杜兰英李钦
关键词:高脂乳剂血脂
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被引量:16
2008年
为了科学评价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选择昆明种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鼠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实验、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采用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对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鼠经口LD50>20 g/kg(试剂量/体质量)属无毒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和鼠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实验表明,无致突变作用;小鼠精子畸变实验表明,对雄性动物生殖细胞无遗传毒性.实验结论:杜仲雄花茶对实验动物未见有毒副作用,作为食品(固体饮料)很安全.
杜红岩李钦傅建敏杜兰英
关键词:经济林学毒理学
RP-HPLC法测定杜仲冲剂中3种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建立杜仲冲剂中京尼平苷酸(GPA)、绿原酸(CA)、京尼平苷(GP)3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钻石)C18色谱柱(5μm,150 mm×4.6 mm),甲醇-水-冰醋酸(14∶86∶1.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 nm。结果: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GPA,CA,GP的精密度分别为1.82%,1.38%,1.9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5%,97.9%,96.8%。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杜仲冲剂中3种有效成分含量。
李钦赫锦锦马凤仙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
RP-HPLC测定杜仲平压片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的含量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建立杜仲平压片(杜仲叶)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钻石)C18色谱柱(5μm,150 mm×4.6 mm),甲醇-水-冰醋酸(15∶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 nm。结果: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的精密度分别为1.93%、1.50%、1.66%,n=5。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97.2%、96.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杜仲平压片中3种有效成分含量。
马凤仙赫锦锦李钦
关键词:RP-HPLC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