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34)
- 作品数:421 被引量:2,640H指数:22
- 相关作者:师尚礼林位夫辛晓平周立军李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苜蓿CIPK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在国内大范围种植的牧草,具有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好等优点。Ca2+是植物逆境胁迫下的主要调控因子,而CBL/CIPK信号调控系统对Ca2+起很大的调控作用。因此本研究利用分...
- 赵一鑫
- 关键词:紫花苜蓿逆境胁迫基因功能
- 文献传递
- 中国主要橡胶种植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天然橡胶原产于低纬度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我国采用精细化的种植管理措施,成功的在18-24°N之间的云南、海南、福建、广东和广西5个省份进行了橡胶树的种植.但经过多年种胶,胶园土壤的肥力明显下降,而大量施肥对提高土壤肥力及产量增长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可能与微生物数量、活性以及群落结构有关.本文采集了我国主要橡胶种植区海南、广东和云南3个省份5个橡胶种植区共75个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我国主要橡胶种植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值介于24.2~869mg/kg之间.微生物生物量碳分为以下4个水平:〈100,100~350,350~600和〉600 mg/kg.我国主要橡胶产区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集中在100~350mg/kg,样点数为34个,占总样点数的45.3%.海南省橡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普遍偏低,广东省建设农场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主要分布在350~600 mg/kg,属于中等水平.云南省东风农场微生物生物量碳主要分布在〉600mg/kg,属于较高水平.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速效钾质量分数呈显著相关.对我国主要橡胶种植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对于评价胶园土壤肥力状况及指导施肥有指导意义.
- 闫小娟张鑫红罗微林钊沐林清火蒋先军
- 关键词:土壤肥力微生物生物量碳橡胶园
- 30个青贮玉米在雁门关地区品种评比试验被引量:27
- 2022年
- 本研究旨在利用30个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筛选出适合雁门关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测定并分析各品种农艺性状、生物产量、营养品质,同时用聚类分析法将30个供试品种分成4个类群并分析总结每一类群的主要特性。结果表明:1)以渝青3号和曲辰9号为代表的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表现为生物产量和干草产量较高,穗位高较高,持绿性表现较好,但营养品质低于粮饲通用型玉米。2)以屯玉661和先玉1225为代表的粮饲通用型玉米表现为干草产量低,但淀粉含量较高,其超过30%。3)生物学产量与绿叶数、绿叶重、株高、茎粗、茎重和穗重呈显著正相关。根据田间表现和综合评价结果,曲辰9号、晋单65、先单405为适宜在雁门关地区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
- 吴欣明方志红池惠武贾会丽刘建宁石永红王学敏
- 关键词:青贮玉米农艺性状
- ‘热研34号’大叶千斤拔品种选育研究
- 2021年
- 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引进的大叶千斤拔,经连续多次的单株选择和原原种扩繁,历时12 a,初步筛选出2009-4大叶千斤拔具有产量高、抗性丰富、较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等特点,命名为‘热研34号’大叶千斤拔;品比干草产量15 021.30 kg/hm^(2),比亲本‘CIAT17407’增产51.96%,比对照品种‘山毛豆’增产78.10%;开花期较早,一般在8月中旬开始始花期,比对照提前30 d,比亲本推迟8 d;植株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和亲本;根系发达,耐干旱,在年降水755 mm的地区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能在pH 4.0~5.0的强酸性土壤和贫瘠的砂质土壤上良好生长。适合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尤其适于华南地区大面积推广。
- 张瑜杨虎彪郇恒福王文强虞道耿刘国道
- 关键词:大叶千斤拔品种选育草产量
- 不同饲用燕麦品种苗期生理抗旱性鉴定评价被引量:2
- 2022年
-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燕麦(Avena sativa)品种苗期的生理抗旱性。研究以7个饲用燕麦品种为材料,分别在苗期连续干旱0、7、14 d后测定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参数。结果显示:7个饲用燕麦品种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供试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存在品种间差异,其中牧乐思品种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其余品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7个饲用燕麦品种的生理抗旱性排序为禾王>莫妮达>喜越>丹燕444>牧乐思>固原大燕麦>牧王。
- 张国辉陈彩锦张尚沛吴娟曾燕霞尚继红沙晓弟
- 关键词:燕麦苗期隶属函数法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牧草种子图像识别被引量:4
- 2022年
- 传统的灰度图像处理方式会降低数据集的复杂性,进而降低模型识别相似种子的准确率。因此,将卷积神经网络中传统的图像灰质化处理方法改进为归一化典型判别分析(nCDA)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相结合的方法(CNN-nCDA),该方法基于多光谱仪采集的种子图像信息,以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为基础,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种子识别算法,可区分高相似度牧草种子。结果表明,仅依靠传统灰度图难以区分形态相似的种子(62.11%~72.5%),而采用CNN-nCDA策略对不同类别种子分类的准确率可达100.0%,优于单独使用nCDA(90.0%~100.0%)、线性判别分析(LDA)(97.3%~100.0%)、支持向量机(SVM)(92.4%~97.5%)的准确率。综上所述,多光谱成像技术中的nCDA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技术,具有较高的校准和验证能力,对现场快速筛选种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何欣王雪萌张涵宋瑞田沛鑫刘萍毛培胜贾善刚
-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多光谱图像识别牧草种子
- 牧草干燥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优质牧草是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需要对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和加工等各环节进行科学把控。干燥是牧草产后加工的关键环节,显著影响牧草质量和品质变化。为了对我国牧草加工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本文归纳了现有牧草收获与干燥加工工艺,概述并分析了国内外主要干燥方式下牧草干燥特性和干燥设备研究现状。牧草主要的干燥方式包括自然干燥、热风干燥、高温快速干燥、太阳能干燥等,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不同干燥方式下牧草干燥特性研究较多,干燥技术逐渐成熟,但与国外牧草干燥机械化生产技术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存在收获、干燥工艺不匹配,干燥设备缺少设计标准,企业规模较小等问题。制定标准化牧草干燥加工工艺,加强牧草联合干燥技术研究,发展特色牧草干燥技术体系,实现牧草干燥设备大型化、智能化、集成化,将是我国牧草机械化干燥加工产业的发展方向。
- 孙庆运于启娜贾振超武文璇赵峰韩梦龙王光辉
- 关键词:牧草
- 染色体端粒与植物衰老及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植物衰老在农业生产中产生巨大的影响,牧草提前衰老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限制草产业的发展。深入揭示植物衰老特性和调控机制,不仅对于阐明植物生态适应性及种群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延缓衰老技术和调控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植物衰老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由内部遗传因子和外部环境共同决定。本文综述了植物衰老的概念、研究历史和植物衰老学说,重点论述了植物衰老的端粒学说,并总结了端粒在植物衰老中的研究进展,以为后续从端粒系统角度解析植物衰老机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孙守江孙铭马馼李曼莉毛培胜
- 关键词:植物衰老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
- 盐碱地修复利用措施研究进展被引量:30
- 2021年
- 研究盐碱地的生态修复对解决盐碱化土地有序利用、促进农牧业产业健康发展、遏制部分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加重与扩展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盐碱地改良方法与技术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分析盐碱地修复利用研究所取得的成效与进展。盐碱地改良方式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化学措施、生物措施与综合措施。不同措施均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盐碱地改良效果,将不同措施有机结合形成盐碱地修复利用集成技术体系并不断探索新的改良材料、改良技术,同时拉长对改良效果的评价与监测时限将成为今后盐碱地修复利用发展的方向。
- 于宝勒
- 关键词:盐碱地化学措施生物措施
- 高寒区施肥和混播对燕麦人工草地生物碳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_(16)(4~5)],研究了燕麦品种、施肥和箭筈豌豆混播对燕麦人工草地生物碳储量影响的研究,为燕麦人工草地生态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品种、施肥和混播均显著影响燕麦草地生物碳储量,品种主要影响燕麦茎、穗和根生物碳储量,施肥主要影响燕麦叶生物碳和箭筈豌豆根生物碳储量;混播主要影响箭筈豌豆茎、叶生物碳储量。燕麦人工草地总碳储量为1 707.70~2 470.15kg·hm^(-2),其中利用青海甜燕麦和采用尿素+磷酸二铵+有机肥施肥处理,箭筈豌豆混播75kg·hm^(-2)或60kg·hm^(-2)时建植燕麦人工草地地上、地下总生物碳储量均表现较高,其地上总生物碳储量分别为2 204.7kg·hm^(-2),2 136.4kg·hm^(-2)和2 008.0kg·hm^(-2),地下总生物碳储量分别为265.4kg·hm^(-2),247.4kg·hm^(-2)和250.3kg·hm^(-2)。各器官碳储量及群落总生物碳储量均随生育期的推进显著增加,在乳熟期达到最大。燕麦和箭筈豌豆地上总生物碳储量分别在燕麦抽穗期—开花期和开花—乳熟期增长迅速。
- 刘文辉刘勇马祥魏小星
- 关键词: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