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23800511)
- 作品数:8 被引量:67H指数:5
- 相关作者:华玉林冯秀岚印寿根郑加金孙媛媛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制作了结构为ITO/PVK:TPD/Alq3/Al、分别以PET为衬底的柔性的和以玻璃为衬底的普通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对两种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光电流-电压曲线及量子效率-电流密度曲线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光电特性非常接近,但柔性OLEDs(FOLEDs)的开启电压略高;在20 V电压驱动下,FOLEDs的亮度达到1 000 cd/m2,量子效率为0.27%。对器件进行了抗弯折性能的测试。
- 孙媛媛华玉林徐峰印寿根郑加金王树国冯秀岚
- 关键词:柔性衬底有机小分子
- 柔性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显示材料及器件被引量:11
- 2005年
-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LED)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是未来全固体平板式彩色显示器的重要候选者,其最大优势之一是可以制作成柔性显示器件。本文综述了柔性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发展概况、工作原理与优缺点,目前制作此类器件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这些困难的有效措施。
- 孙媛媛华玉林印寿根冯秀岚郑加金王树国
- 关键词:柔性衬底
- 单一白色发光层的OLED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研制了两种类型单一白色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即小分子Zn(BTZ)2的掺杂型器件:ITO/PVK:TPD/Zn(BTZ)2:Rubrene/Al和聚合物LPPP的混合型器件:ITO/混合型发光层/Al,获得了较高的器件亮度和发光效率,且色坐标均非常接近于白色等能点,进而对上述器件的发光和电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 华玉林郑加金王树国孙媛媛印寿根冯秀岚李永舫杨春和帅志刚
- 关键词:OLED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性能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量子效率测量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13
- 2002年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量子效率是衡量器件发光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考虑到提高OLED量子效率的基本前提是能精确测得器件的量子效率,本文工作采用美国Keithley公司的系列产品,设计与组建了一套精确测量OLED量子效率的测量系统(主要由真空系统和测试系统组成)。应用本系统测量时,由测量软件通过数据采集卡来实时地对K 2400(稳压源)和K 485(微检流计)进行控制,得到流经器件的电流和器件输出的光电流,再经过换算得出注入器件的电子数和从器件输出的光子数,从而能够得到器件的量子效率值,最后由计算机动态地绘制出器件的性能曲线。此外,我们还利用本测量系统对以MEH PPV为基质的橙红色OLED进行了测量,该测试样品在0 0117A/cm2的电流密度下,测得量子效率为0 39%。
- 吴晓明华玉林罗经国冯秀岚李娟
-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量子效率测量系统
- 柔性衬底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2
- 2005年
- 采用以ITO为导电层的柔性透明PET基片作为衬底,以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螯合锌(Zn(BTZ)2)作为发光层制备出结构为PET/ITO/PVK∶TPD/Zn(BTZ)2/Al明亮的近白色柔性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器件。发光的色坐标值为x=0.242,y=0.359,在25V的直流电压驱动下,亮度为1000cd/m2,量子效率达到了0.30%。并进一步在Zn(BTZ)2中掺入橙红色染料Rubrene,制成PET/ITO/PVK∶TPD/Zn(BTZ)2∶Rubrene/Al结构器件。实现了纯白色发光(色坐标值:x=0.339,y=0.339),非常接近于白色等能点,驱动电压为25V时器件的亮度达1200cd/m2,且量子效率达0.35%。最后对器件的发光性能及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 孙媛媛华玉林郑加金印寿根冯秀岚王树国
- 关键词:柔性衬底白色有机电致发光掺杂
- 一种新型金属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 本文以一种新型的含蒽荧光团双磷配体螯合Ag(L1Ag)为发光材料,首次将其制成OLED器件,成功实现了电致发光,其在534nm处均匀稳定地发出明亮的绿光。并通过在L1Ag中混入空穴传输层材料PVK,显著地提高了器件的综合...
- 郑加金华玉林吴晓明冯秀岚王树国孙媛媛徐风波张正之
-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金属螯合物PVK量子效率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金属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被引量:10
- 2005年
- 以一种新型的含蒽荧光团双磷配体螯合Ag(L1Ag)为发光材料,制成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结构分别为:ITO/L1Ag/Al;ITO/聚乙稀咔唑(PVK):L1Ag/Al。成功实现了明亮稳定的电致发光(EL),在534nm处均匀稳定地发出明亮的绿光。通过在L1Ag中混入空穴传输层材料聚乙烯咔唑(PVK),显著地提高了器件的综合发光性能,其光电流和量子效率分别提高了4.5倍和4.7倍,光电流达1.5×10-7A,量子效率为1.83×10-3%。对这种新型金属螯合物OLEDs的发光和电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郑加金华玉林吴晓明冯秀岚王树国孙媛媛徐风波张正之
- 关键词:PVK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TO金属配合物金属螯合物聚乙烯咔唑
- Zn(BTZ)_2白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器件制备被引量:20
- 2004年
- 以PCl3为脱水剂 ,将邻氨基硫酚与水杨酸脱水环化合成出 2 (2 羟基苯基 )苯并噻唑 ,并进一步将所得产物与乙酸锌反应合成出 2 (2 羟基苯基 )苯并噻唑螯合锌 (Zn (BTZ) 2 )材料。以该配合物作为发光层制备出结构为ITO PVK∶TPD Zn(BTZ) 2 Al近白色电致发光器件 ,其色坐标位于白场之内 (x =0 .2 4 2 ,y =0 .35 9) ,在驱动电压为 1 6V时 ,亮度达 32 0 0cd m2 ,对应的量子效率为 0 .32 %。进一步在Zn (BTZ) 2 中掺入橙红色染料Ru brene ,制成ITO PVK∶TPD Zn(BTZ) 2 ∶Rubrene Al结构器件 ,实现了纯白色发光 (色坐标值 :x =0 .32 4 ,y =0 .343) ,非常接近于白色等能点 ,且量子效率达 0 .4 7%。
- 郑加金华玉林印寿根冯秀岚吴晓明王树国孙媛媛李永舫杨春和帅志刚
- 关键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有机金属配合物
- 掺杂TBPe的单一发光层白色OLEDs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以聚合物poly(N-vinylcarbazole)(PVK)为主体材料,分别掺入蓝光染料2,5,8,11-tetra-tertbu-tylperylene(TBPe)和橙黄光染料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be),制成单层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OLED)。通过多组实验结果的对比,最终确定了最佳染料掺杂浓度和器件结构,得到最佳色坐标为(0.33,0.38),已位于该坐标的白色等能区之内,且随着外加电压由8 V增加到16 V,色坐标保持不变。器件的亮度为553 cd/m2,外量子效率为0.16%。
- 牛霞华玉林吴空物朱飞剑吴晓明印寿根邓家春刘嵩
- 关键词: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