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279)

作品数:50 被引量:805H指数:19
相关作者:钟章成何跃军刘锦春刘芸李昌晓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生物学
  • 18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土壤
  • 12篇水分
  • 11篇消落带
  • 8篇三峡库区消落...
  • 7篇三峡库区
  • 7篇石灰岩
  • 7篇石灰岩地区
  • 7篇库区
  • 7篇灰岩
  • 6篇植物
  • 6篇土壤水
  • 6篇土壤水分
  • 6篇胁迫
  • 5篇生理响应
  • 5篇光合生理
  • 5篇合生
  • 4篇光合生理响应
  • 3篇生境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生物量

机构

  • 29篇西南大学
  • 18篇西南师范大学
  • 10篇贵州大学
  • 5篇西南农业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3篇山西师范大学
  • 3篇重庆大学
  • 3篇三峡库区植物...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台州学院
  • 1篇温州师范学院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重庆市林业科...

作者

  • 44篇钟章成
  • 14篇何跃军
  • 14篇刘锦春
  • 9篇刘芸
  • 8篇李昌晓
  • 6篇金静
  • 4篇宋会兴
  • 4篇闫明
  • 4篇李青雨
  • 4篇冯大兰
  • 3篇刘济明
  • 3篇谢德体
  • 3篇操国兴
  • 2篇刘忠德
  • 2篇谢君
  • 2篇叶小齐
  • 2篇罗南书
  • 2篇龙云
  • 2篇朱海燕
  • 2篇李颖

传媒

  • 10篇生态学报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林业科学
  • 3篇武汉植物学研...
  • 3篇西南农业大学...
  • 3篇林业科学研究
  • 3篇西南师范大学...
  • 3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草药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12篇2006
  • 10篇2005
  • 6篇200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桫椤群落的种内种间竞争研究被引量:21
2004年
根据调查资料,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的桫椤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桫椤种内种间竞争强度随林木径级的增大而减小,种内竞争较种间竞争强;桫椤与竞争木的种间竞争强度依次为:在群体水平上是桫椤>杉木>灯台树>大头茶>贵州琼楠>粗糠柴>黄栌>香桦>小果冬青>油桐;在个体水平上是黄栌>赤杨叶>大头茶>马尾松>灯台树>杨梅>桫椤>盐肤木>棕榈>柃木>毛桐。生态习性相近的种为灯台树、柃木、贵州琼楠。对象木胸径与竞争强度间成显著负相关关系。
何跃军刘济明钟章成刘锦春金静高喜明
关键词:桫椤种内竞争种间竞争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对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幼苗根部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及根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23
2007年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变化特征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63%)、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7%~50%)、土壤水饱和(T2组,土壤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以及水淹(T3组,苗木根部淹水超过土壤表面1cm)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落羽杉当年实生幼苗根部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与生物量的变化(均以干重计)。研究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落羽杉幼苗主根、侧根和根部苹果酸、莽草酸含量以及生物量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其中以T3组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主根苹果酸、莽草酸含量在整个试验期的总体平均值,T3组显著低于CK组,分别达28.0%和16.4%;相反侧根苹果酸、莽草酸总体平均含量T3组则极其显著地高于CK组分别达105.7%和152.6%,根部平均值T3组显著地高于CK组分别达32.7%和26.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主根、侧根和根部苹果酸、莽草酸含量在整个试验期的总体平均值,T1、T2与CK组相互之间分别均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组之间主根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与CK和T1组相比,T3组侧根生物量分别降低38.3%和40.8%,根部生物量分别降低31.9%和31.1%,但与T2组相比均未达到显著差异。主根苹果酸含量与根系各部分莽草酸含量和生物量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相反侧根、根部的苹果酸与莽草酸含量以及二者与生物量相互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含水量变化条件下,落羽杉幼苗将充分利用侧根增强代谢适应调节能力,通过产生大量苹果酸和莽草酸、减少根部生物量积累适应根部水淹环境,通过维持与CK组同样水平的代谢和生长而适应轻度干旱与饱和水环境。
李昌晓钟章成
关键词: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根生物量
川鄂连蕊茶种群生殖力分析被引量:12
2004年
以空间代替时间 ,对缙云山三种群落类型中的川鄂连蕊茶种群的大小结构进行了调查 .在编制静态生命表的基础上 ,研编了川鄂连蕊茶种群的生殖力表、生殖表 ,剖析了构成川鄂连蕊茶生态对策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 .结果表明 ,川鄂连蕊茶种群在常绿阔叶林中寿命最长 ,适合度最大 ;生殖值Vx 极大值出现的时间与群落的稳定性相反 .生殖值Vx、剩余生殖值RRV以及整个生活史总生殖值TRV的各累积值与r值变化一致 .川鄂连蕊茶总体上属于k对策者 ,但在稳定性较差的生境中 ,各生殖参数发生变化 。
操国兴钟章成谢德体刘芸
关键词:生态对策适合度
重庆石灰岩地区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的光合响应研究被引量:24
2005年
运用开放式气体交换CI 31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 研究了重庆石灰岩地区适生灌木十大功劳(Mahoniafortunei)的光合光响应特性. 结果表明: 十大功劳的净光合速率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模型为二次曲线方程; 蒸腾速率对光的响应模型为一次线性方程; 气孔导度对光的响应趋势基本与光合速率一致; 胞间CO2 浓度的响应趋势与净光合速率恰好相反. 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 浓度均与气孔导度有较强的线性关系. 十大功劳的光补偿点为61μmol·m-2·s-1, 光饱和点为1 725μmol·m-2·s-1, 为典型的阳性植物, 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但以牺牲光能利用效率为代价. 这些光合响应特性是与石灰岩地区的生境相适应的.
刘锦春钟章成何跃军金静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能利用效率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不同含水量条件下芦苇的氮素与生物量动态变化被引量:15
2009年
通过设置T1(淹水超过土壤表面2cm)、T2(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100%)和T3(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60%)3个不同处理组,模拟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并以嘉陵江江边芦苇(Phragmitescommunis(reed))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三峡库区不同消落带带位土壤不同含水量条件下芦苇地上部分氮含量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同时,探讨了芦苇地上部氮的积累和合适的收割时期.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不同含水量条件下芦苇地上部氮含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在一个生育周期内,芦苇的叶片、叶鞘和茎的氮含量呈典型的单峰曲线.其中,T1、T2和T3的叶片和叶鞘中氮含量的峰值出现在9月底(抽穗期),叶片氮含量的峰值分别为23.1、26.5和26.2mg·g-1,叶鞘氮含量的峰值分别为14.4、12.4和13.2mg·g-1;;而茎氮含量的峰值出现在10月底(穗期),其峰值为9.5、9.1和9.0mg·g-1.与其他地区芦苇的氮吸收相比,在三峡库区消落带3种水分条件下的芦苇对氮都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不同处理芦苇的生长曲线呈典型的单峰曲线,其中,T1和T2处理地上生物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9月底(抽穗期),分别为11.86g·株-1和11.81g·株-1;;而T3的最大值出现在8月底(迅速生长晚期),其值为8.04g·株-1;;T1和T2条件下芦苇地上部氮的积累也在9月底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1.9mg·株-1和279.4mg·株-1,而T3在8月底达到最大值,其值为154.5mg·株-1,表明在三峡库区消落带的芦苇具有很强的氮积累能力.研究同时证实,土壤不同含水量条件下芦苇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氮的吸收和积累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根据芦苇的生长规律和地上部分氮积累对芦苇及时收割,以便充分发挥芦苇去除氮的功能.因此,芦苇可作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治理和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禾本科先锋物种.
冯大兰刘芸黄建国
关键词:消落带芦苇土壤含水量
不同整地施肥措施对银杏构件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研究了田间条件下不同整地施肥措施对银杏构件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 ,对银杏株高生长促进作用最大的措施依次为 :施农家肥 +间作 >爆破整地 +间作 >施农家肥 >爆破整地 >间作 ,提高生长量分别为 1 4 5 %、8 6 %、5 7%、3 2 %和 0 ;对银杏当年新梢生长促进作用最大的措施依次为 :施农家肥 +间作 >爆破整地 +间作 >间作 >施农家肥 >爆破整地 ,提高生长量分别为 5 8 1 %、36 6 %、33 1 %、30 2 %和 1 4 0 % ;不同的整地、施肥和间作措施样地长枝数无显著差异 ,而短枝数量与总叶数有显著差异 ;施农家肥加间作措施对提高银杏药用成分含量作用最大 ,叶片中皮素和芦丁含量分别为对照的 4 2倍和 2 2倍 .
何丙辉钟章成
关键词:银杏施肥芦丁
小麦中国春背景下长穗偃麦草染色体代换对苗期根系形态性状的效应被引量:3
2008年
以小麦中国春-长穗偃麦草二体代换系为材料,利用基于图像扫描的根系分析系统对幼苗根系的总根长、根系表面积和根系平均直径等性状进行了研究,计算了该代换系及其亲本中国春幼苗根系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长穗偃麦草的3Ee、5Ee和7Ee染色体与单株根数性状有关,代换入中国春后其单株根数降低;1Ee、2Ee和4Ee染色体与总根长性状和根系总表面积性状有关,导致根长和根系总表面积增加;而决定根系平均直径的基因分散于长穗偃麦草各条染色体上。根系的分形维数与单株根数、根系总长度、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显著相关,因此分形维数能够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反映中国春及其代换系的综合特征,但其应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彭远英宋会兴钟章成
关键词:小麦长穗偃麦草外源染色体代换系
重庆石灰岩地区木豆与十大功劳叶片气体交换的比较被引量:4
2006年
对重庆石灰岩地区固氮植物木豆与非固氮植物十大功劳叶片气体交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木豆的日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和光能利用效率(LUE)均大于十大功劳,但两者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没有差别。净光合速率在中午出现了较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经分析木豆的光合午休主要由气孔因素引起,而十大功劳的光合午休现象以非气孔因素为主。同样,在季节变化中木豆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和光能利用效率(LUE)的季节均值也均大于十大功劳,但水分利用效率(WUE)却相反。木豆和十大功劳的叶绿素含量的季节变化与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木豆的叶绿素含量呈8月份高峰的单峰曲线,而十大功劳在8月份和10月份各有一高峰。木豆的叶绿素a/b的季节变化呈递减趋势,相反,十大功劳呈上升趋势。经分析,木豆和十大功劳的净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与叶绿素含量的季节变化相关联。木豆单位叶重的含氮量季节均值为37.6mg/g,明显高于十大功劳的14.8 mg/g,说明木豆的高固氮能力导致了木豆的高光合能力。但木豆的水分利用效率不如十大功劳,说明有高光合能力的固氮植物木豆在石灰岩地区的植被恢复中也存在其不适应的因素,但木豆是否真正适应干旱环境还需要进行全面的水分生理的研究。
刘锦春钟章成何跃军
关键词:石灰岩木豆叶片气体交换叶绿素含量
重庆石灰岩地区十大功劳光合特性动态变化和对CO_2的响应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运用开放式气体交换C I-31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重庆石灰岩地区适生灌木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和对CO2的响应。结果表明:十大功劳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呈“L”型。在季节变化中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呈现双峰曲线,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W”型。气体交换的日动态和季节动态变化是与植物生存的气候环境相适应的,在石灰岩地区表现出低光合低蒸腾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节水特性。净光合速率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表现出升高趋势,其CO2补偿点为90μmol.mol-1左右,羧化效率为0.0125,较低的羧化效率是十大功劳净光合速率较低的一个原因。
刘锦春钟章成何跃军金静
关键词:石灰岩光合特性
不同植物对黑色石灰岩土壤磷素的利用被引量:2
2006年
Plant utilization of phosphorus in black calcareous soil was studied in Bidens pilosa, Mahonia fortunei and Cupressus funebris. Soil pH value,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the distrib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in rhizosphere and nonrhizosphere soils of these three plants were measured. Phosphorus content of plant was also measured and was 3 475, 2 609 and 3 466 mg·kg -1 in B. pilosa, M. fortunei and C. funebris, respectively. The pH value in rhizosphere soi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than that of nonrhizosphere in B. pilosa (7.35 compared with 7.47), M. fortunei (7.47 compared with 7.67) and C. funebris (7.42 compared with 7.49). Available phosphorus of B. pilosa was accumulated in rhizosphere soil, but those of the other two species in rhizosphere soil were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ent in nonrhizosphere soil, the contents of Ca2P and (Ca8P+FeP+AlP) of B. pilosa in rhizosphere soil were increased by 0.89% and 2.13%, respectively, while the content of (Ca 10P+OP) was decreased by 3.03%, the total content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of B. pilosa in rhizosphere soil was lower than that in nonrhizosphere soil. The content of (Ca8P+FeP+AlP) of C. funebris in rhizosphere soil was increased by 0.92%, while the contents of Ca2P and (Ca 10P+OP) were decreased by 0.09% and 0.83%, respectively. The total content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of C. funebris in rhizosphere soil was lower than that in nonrhizosphere soil. The content of Ca2P of M. fortunei in rhizosphere soil was unchanged, the content of (Ca8P+FeP+AlP) was decreased by 1.29%, and the content of (Ca 10P+OP) was increased by 1.29%. The total content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of M. fortunei in rhizosphere soil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onrhizosphere soi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 pilosa could decrease the pH value of the rhizosphere soil and activate (Ca 10P+OP), elevate the level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effectively absorb and accumulate phosphorus from the soil. Utilization of phosphorus i
朱海燕钟章成刘忠德
关键词:石灰岩土壤根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