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PSRIRT)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舒德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起源
  • 1篇化石
  • 1篇化石库
  • 1篇脊椎动物
  • 1篇脊椎动物起源
  • 1篇寒武纪
  • 1篇寒武纪大爆发
  • 1篇后口动物
  • 1篇澄江化石库

机构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篇舒德干

传媒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寒武纪大爆发与动物树的成型被引量:7
2009年
由"真动物"构成的动物界(不包括海绵)通常被划分为双胚层动物、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3个亚界。寒武纪大爆发经历了爆发的前奏—序幕—主幕3个阶段,其中后两个阶段处于早寒武世初期(依次以小壳化石的首次辐射和澄江动物群爆发为代表),另一个则发生在"寒武前夜"(即前寒武纪末期),以伊迪卡拉生物群为代表。这次独特的三幕式大爆发分步完成了动物形态演化谱系树(简写为TOA)的成型。已有化石证据显示,动物树的3大主体或3个亚界的起源及其早期辐射分别发生于寒武纪大爆发这3个主要阶段。澄江化石库中发现的早期后口动物亚界涵盖了该亚界中所有6大分支(棘皮类、半索类、头索类、尾索类、脊椎类和绝灭了的古虫类)的原始类群,澄江动物群时代标志着寒武纪大爆发的顶峰,完成了动物树框架的成型,从而宣告了寒武纪大爆发的基本终结。其学术重要性超越了中寒武世的布尔吉斯页岩,因为前者位于动物树形成的"源头",而后者仅代表此后的"一段流程"。在动物演化历史上4个最具转折意义的重大创新事件(即多细胞动物起源、两侧对称动物起源、后口动物起源和脊椎动物起源)中,第一个发生在伊迪卡拉纪甚至更早的时期,其余3个则可通过梅树村化石群和澄江化石群观察到其完成的主体过程。已灭绝的古虫动物门,是初具鳃裂构造的原始分节动物,作为由原口动物向后口动物过渡的一个珍稀"缺环",很可能代表着后口动物亚界的一个根。古囊类兼有两侧对称的古虫类和一些原始棘皮动物的镶嵌体征,最可能代表棘皮动物的一个根。在早寒武世动物演化谱系中,后口动物的"顶端类群"的代表是被誉为"第一鱼"的昆明鱼目,目前已知包括昆明鱼、海口鱼和钟健鱼,它们具对眼、脊索与串珠状脊椎软骨共存的原始脊椎,代表了真正的脊椎类或有头类始祖。相反
舒德干
关键词:寒武纪大爆发澄江化石库脊椎动物起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