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07057)

作品数:5 被引量:58H指数:4
相关作者:方婧温蓓厉炯慧陆芳华黄佳蕾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纳米
  • 4篇土壤
  • 3篇运移
  • 3篇迁移
  • 2篇多壁纳米碳管
  • 2篇碳管
  • 2篇纳米CEO2
  • 2篇纳米碳
  • 2篇纳米碳管
  • 1篇电镀
  • 1篇电镀工业
  • 1篇电镀工业园
  • 1篇电镀工业园区
  • 1篇多孔介质
  • 1篇氧化物
  • 1篇氧化物纳米材...
  • 1篇氧化钛
  • 1篇园区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风险分析

机构

  • 6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方婧
  • 2篇温蓓
  • 1篇周艳萍
  • 1篇张洪铭
  • 1篇黄佳蕾
  • 1篇陆芳华
  • 1篇余博阳
  • 1篇沈冰
  • 1篇厉炯慧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Distinguishable Transport Behavior of Zinc Oxide Nanoparticles in Silica Sand and Soil Columns
As part of ongoing risk assessments of ZnO nanoparticles(nZnO)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ransport behaviors...
Peide SunAltantuya ShijirbaatarJing FangGary OwensDaohui LinKeke Zhang
文献传递
TX100悬浮的多壁纳米碳管在土壤中运移及其对菲迁移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柱淋溶实验研究了TX100悬浮的多壁纳米碳管在土柱中的淋溶行为及其对菲在土壤中迁移的影响,并用胶体运移的一级动力学对流-弥散模型对纳米碳管在土柱中的迁移能力进行了估算.实验结果表明,在砂土和粉砂壤土中分别有83.5%和73.4%的多壁纳米碳管能够穿透土柱,模型估算的最远迁移距离均大于200cm,说明多壁纳米碳管有向深层土壤迁移的可能性.多壁纳米碳管的存在显著促进了菲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在砂土中,多壁纳米碳管结合态菲是菲迁移的主要形态,而在粉砂壤土中多壁纳米碳管结合态菲是菲迁移的唯一形态.在迁移过程中,菲能够从多壁纳米碳管上不同程度地解吸,解吸的比率与土壤对菲的吸附亲和力有关,土壤对菲的吸附亲和力越高,菲从多壁纳米碳管上解吸的比率越大.
方婧温蓓
关键词:多壁纳米碳管迁移土壤
浙江海宁电镀工业园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分析被引量:36
2014年
以海宁市电镀工业园区周边土壤为对象,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并采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宁市电镀工业园区附近土壤中平均重金属含量低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对植物和环境不构成危害性影响.尽管土壤平均重金属浓度较低,但是仍有6个采样点重金属浓度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超标率达13%,且超标点位置主要位于路边.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路边土壤中的Cu和Cd含量显著高于非路边(P<0.05),这说明海宁电镀工业园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的累积与道路运输存在密切联系.海宁电镀工业园区附近平均土壤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46.6,表明海宁电镀工业园区附近土壤平均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存在轻微生态危害.然而局部重金属超标采样地块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达到220~278,存在中等生态危害,尤其是Cd的生态危害最为严重.
厉炯慧翁珊方婧黄佳蕾陆芳华卢宇浩张洪铭
关键词:电镀工业园区潜在生态风险重金属污染生态危害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对铜在土壤中运移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采用柱淋溶实验方法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对铜在不同土壤中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灰褐土和潮土中,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存在使铜在这两种土壤中迁移能力分别增强了8 432倍和32倍,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结合态铜是铜在土壤中运移的主要形态。然而这一现象在具有较高有机质含量的褐土和黑土中变得不明显。在褐土中只有1.35%的铜以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结合态运移;而在黑土中,几乎没有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结合态运移的铜,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不作为铜离子运移的载体。在运移过程中,铜能部分或完全地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上解吸下来。土壤有机质是引起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吸附态铜解吸的重要因素,铜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上解吸比率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对铜离子具有强烈的络合作用,土壤有机质越高,越容易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上竞争吸附铜离子,从而增加铜的解吸比率。
方婧周艳萍温蓓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土壤性质
氧化多壁纳米碳管与菲和四环素在土柱中的协同迁移研究
本研究主要考察氧化多壁纳米碳管与菲和四环素在土壤中的协同迁移行为。结果表明,氧化多壁纳米碳管显著促进了菲和四环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氧化多壁纳米碳管在迁移过程中充当了菲的载体从而促进菲的迁移。对于菲而言,氧化多壁纳米碳管...
方婧汪敏浩林道辉沈冰
关键词:纳米碳管四环素土壤迁移
文献传递
大孔隙对纳米CeO_2在多孔介质中迁移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研究了不同类型大孔隙对纳米CeO_2在石英砂柱中迁移的影响,并运用两区物理化学非平衡模型对纳米CeO_2流出曲线进行拟合和参数估算.结果表明,含横孔(垂直水流运动方向)石英砂柱中纳米CeO_2的流出曲线与均匀石英砂柱十分接近,横孔对于纳米CeO_2在石英砂介质中的迁移影响较弱.与均匀石英砂柱相比,含竖孔(平行水流运动方向)石英砂柱中纳米CeO_2流出曲线明显不同于均匀石英砂柱,其初始穿透时间明显提前,初始穿透浓度和初始回收率显著增加,竖孔对于纳米CeO_2在石英砂介质中的迁移起促进作用,特别是贯通竖孔.两区物理化学非平衡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纳米CeO_2在含有大孔隙石英砂柱中的迁移.通过分析模型参数质量交换系数(ωph、αch)和分配系数(Kd)得出,含横孔石英砂柱中纳米CeO_2在两区间的质量交换能力和吸附作用较强,而含有竖孔石英砂柱中纳米CeO_2在两区间的质量交换能力和吸附作用较弱.
方婧汪敏浩沈冰
关键词:纳米CEO2迁移大孔隙
3种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在不同土壤中运移行为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实验室柱淋溶方法,考察了纳米CeO2、纳米TiO2和纳米Al2O3材料在不同土壤中的运移行为,分析了纳米材料在土壤中运移能力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并采用胶体运移动力学模型估算了纳米材料在土壤中的最远运移距离.结果表明,纳米CeO2和纳米TiO2在试验的大部分土壤中有很强的运移能力,而纳米Al2O3仅在试验的酸性土壤中有较强的运移能力,在其他土壤中几乎被全部截留.纳米材料在土壤中运移的机制非常复杂,静电作用、土壤表面电荷异质性、团聚作用、张力作用(straining)以及过滤熟化作用(ripening)均对纳米材料的运移有着重要的影响.纳米CeO2的运移能力与土壤Zeta电位显著负相关;纳米TiO2的运移能力与土壤黏粒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土柱渗透系数显著正相关;纳米Al2O3的运移能力与土壤pH显著负相关,与土柱渗透系数显著正相关.模型估算的纳米CeO2、纳米TiO2和纳米Al2O3在试验土壤中的最远运移距离分别为52~69 043、31~332和〈10~5 722 cm.纳米材料在一些土壤中的最远运移距离远远大于30 cm表层土壤的深度,意味着纳米材料在这些土壤中有向深层土壤运移的可能.
方婧余博阳
关键词:纳米CEO2纳米TIO2纳米AL2O3土壤运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