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教育厅基金(2006320039)

作品数:15 被引量:65H指数:4
相关作者:吴隼黄琰字友梅杨满贺立山更多>>
相关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7篇白血
  • 7篇白血病
  • 5篇淋巴
  • 4篇淋巴瘤
  • 3篇侵袭性
  • 3篇病患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病
  • 2篇血液病患者
  • 2篇药物
  • 2篇医院感染
  • 2篇真菌感染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小鼠
  • 2篇粒细胞
  • 2篇瘤苗
  • 2篇免疫

机构

  • 14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15篇黄琰
  • 15篇吴隼
  • 14篇字友梅
  • 13篇杨满
  • 8篇贺立山
  • 7篇张媛
  • 6篇马栋
  • 5篇张灵秀
  • 5篇郭燕
  • 4篇王莉华
  • 2篇吕国庆
  • 1篇张青宜
  • 1篇李敬东
  • 1篇杨彩玲
  • 1篇王冉

传媒

  • 6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治疗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IPA)抗真菌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82例患者,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案随机分为伏立康唑组28例、卡泊芬净组27例、联合组27例3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对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SAS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恶性血液病患者241例,其中IPA 82例,感染率为34.0%;联合组的抗真菌疗效显著优于伏立康唑组、卡泊芬净组(P<0.05);单药与两药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50岁、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匹配及既往IPA病史等均是IPA抗真菌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伏立康唑与卡泊芬净联合用药的疗效优于单药,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年龄、HSCT、HLA不匹配及既往IPA病史等可影响疗效。
吴隼字友梅黄琰马栋杨满贺立山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侵袭性曲霉菌感染伏立康唑卡泊芬净
ISCOM型白血病瘤苗对小鼠巨噬细胞作用的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型白血病瘤苗对小鼠巨噬细胞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30只分为模型组、灭活的红白血病细胞(FBL-3)瘤苗组(灭活瘤苗组)和灭活的FBL-3细胞+ISCOM瘤苗组(ISCOM瘤苗组),小鼠注射FBL-3细胞建立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治疗4周后,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不同组别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杀伤活性和抗原呈递功能。结果 ISCOM瘤苗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巨噬细胞吞噬功能、IL-1、TNF-α、IL-2、T细胞增殖能力和NO高于模型组和灭活瘤苗组(P<0.05),ISCOM瘤苗组巨噬细胞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ISCOM型瘤苗可以增加巨噬细胞的数量,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抗原呈递能力。
吴隼黄琰杨满字友梅马栋贺立山
关键词:巨噬细胞ISCOMS
双氢青蒿素诱导外周T细胞淋巴瘤Hut-78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机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考察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诱导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Hut-78细胞凋亡,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1~30μg/ml DHA对Hut-78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Hochest 33258染色技术在共聚集显微镜下观察DHA对Hut-78细胞核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DHA对Hut-78细胞凋亡的影响,10 mmol/L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细胞1 h,观察ROS在DHA引起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中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在Hut-78细胞凋亡过程中ROS对DHA引起的细胞色素C释放的影响。结果:DH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ut-78细胞的增殖,并引起细胞核固缩,形成凋亡小体。5、10、20μg/ml DHA引起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1±2.8)%、(43.6±3.1)%、(68.9±2.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0μg/ml DHA处理导致Hut-78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59.4±2.6)%,而经ROS抑制剂NAC预处理之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38.4±2.1)%。DHA能够引起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的释放,而NAC的预处理能够明显地抑制这一过程,统计结果进一步证明这一点。结论:DHA能够抑制外周T细胞淋巴瘤Hut-78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DHA促进ROS依赖的细胞色素C释放有关。
黄琰吴隼张媛字友梅杨满郭燕张灵秀王莉华
关键词:双氢青蒿素外周T细胞淋巴瘤细胞凋亡活性氧细胞色素C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2003年10月-2011年10月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16例,诊断依据参考《医院感染管理学》,有72例患者使用长春新碱、阿霉素和地塞米松进行化疗为VAD组;另外44例患者使用硼替佐米、爱克兰和地塞米松进行化疗为VMP组,分析两组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感染多发生于呼吸道和消化道,其发生率分别为52.83%和35.85%;≥60岁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53.85%,<60岁患者为3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P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平均感染时间为61.11%及(11.2±2.3)d,均明显短于VAD组的34.09%及(6.0±1.1)d(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感染多发于呼吸道与消化道,年龄对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影响,VMP化疗方案比VAD方案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低。
吴隼马栋杨满字友梅黄琰贺立山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治疗时机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化疗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时机,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体温<38.5℃25例作为A组,给予亚胺培南治疗,患者发热改善后给予降阶梯式抗菌药物治疗;体温≥38.5℃20例作为B组,给予亚胺培南治疗,肺部CT提示肺部炎性病变无变化甚至加重,立即给予患者伏立康唑治疗;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肺部IFI的发生率为72.00%;治疗抗感染有效率A组为20.00%、B组为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L患者化疗后出现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其发病率较高,临床治疗应考虑早期给予经验性抗真菌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吴隼字友梅杨满黄琰贺立山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抗真菌治疗
miR-143调控PAN3蛋白的表达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miR-143调控PAN3蛋白的表达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运用q PCR实验检测miR-143在正常骨髓组织和淋巴瘤血液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检测在不同种类的细胞株中miR-143的表达水平;q PCR检测miR-143对PAN3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143和PAN3之间的相互关系;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143表达对B细胞淋巴瘤E6-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和正常骨髓组织相比,miR-143在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明显下调;选取miR-143表达水平较低的E6-1细胞株;双荧光素酶实验表明miR-143可以下调PAN3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PAN3的表达活性;过表达miR-143后,E6-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抑制E6-1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结论:miR-143可以通过调控PAN3的表达,从而调节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行为。
杨满吴隼张灵秀黄琰字友梅张媛
关键词:MIR-143淋巴瘤TRANSWELL
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阿米卡星治疗白血病感染患者的疗效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阿米卡星在治疗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中的疗效,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吡肟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后临床有效率80.43%,头孢吡肟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后临床有效率82.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发生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较为常见,两组感染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60岁或<60岁)、白血病治疗后缓解指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无效)、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10d或<10d)与疾病预后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与头孢吡肟联合阿米卡星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临床有效率相当,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隼黄琰杨满字友梅马栋贺立山
关键词: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临床疗效
槲皮素对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诱导的凋亡研究。方法: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的槲皮素(0~100μM)对白血病K562和HL-60细胞活性的影响;Hoechst33342染色技术观察40u M槲皮素处理细胞24和48小时后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caspase8、9、3(半胱天冬酶)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K562细胞后,检测药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40u M槲皮素处理细胞24和48小时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aspase家族蛋白8、9、3的表达情况。结果:0~100u M的槲皮素能够引起K562和HL-60细胞剂量依赖型的活性下降,40u M的槲皮素处理细胞24和48小时后,K562细胞核明显发生皱缩,引起凋亡,随着处理时间增长,凋亡率增加,处理24和48小时后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5.8±2.06)%和(83.6±1.89)%。caspase 9、3抑制剂预处理K562细胞后,槲皮素能够引起细胞活性的增加,而caspase 8抑制剂预处理后,槲皮素没有引起细胞活性的上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40μM的槲皮素处理细胞后能够上调caspase 9、3蛋白的表达,而没有引起caspase 8蛋白表达量的上升,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caspase 9、3的表达量更高。结论:槲皮素对白血病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并诱导细胞caspase 9、3蛋白参与的内源性通路介导的凋亡。
黄琰吴隼张媛字友梅杨满郭燕张灵秀王莉华
关键词:槲皮素白血病细胞凋亡
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5月医院治疗的97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分布及治疗效果,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7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真菌97株,主要为曲霉菌属和假丝酵母菌属,分别占28.87%和67.01%;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9.38%,死亡20例,病死率20.62%。结论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不典型,但存在多种危险因素,有助于早期开展经验型用药,此期感染以假丝酵母菌属和曲霉菌属感染较高,目前药物治疗效果差,氟康唑、伊曲康唑、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还需要配合使用。
黄琰吴隼张媛字友梅杨满郭燕贺立山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减少肺部真菌感染
免疫刺激复合物包裹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溶性蛋白抗原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
2010年
目的 检测免疫刺激复合物包裹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溶性蛋白抗原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方法 制备急性髓系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2)细胞免疫刺激复合物(immunostimulating complexes,ISCOMS),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细胞毒作用检测.电镜检测ISCOMS,Bradfords法测定复合物中的蛋白回收率,XTT法测定CTL活性.结果 电镜下观察,ISCOMS直径为30-50nm左右的蜂窝状结构.用Bradfords法测,透析法制备的ISCOMS的蛋白回收率分别为38.15%,免疫刺激复合物包裹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溶性蛋白抗原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免疫刺激复合物包裹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溶性蛋白抗原可明显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
吴隼李敬东黄琰杨彩玲王冉张青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