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63)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胡志斌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域外司法问责制度的考察与启示──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日本为样本被引量:3
- 2014年
- 司法问责是修复因冤假错案而造成贬损的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司法问责理论缺失和制度缺憾的现状,立足中国法治国情,有必要对域外司法问责制度的实践进行考察,借鉴其有益经验,以促进我国司法问责制度的完善。通过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司法问责制度的考察,基本可以认为问责制度的设计应当尊重审判独立原理,问责组织应当具有专门性,问责措施应当突出司法职业特点,以及问责程序应当规范化、法制化。
- 胡志斌
- 法院审判质量认证体系的构建及运行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加强审判质量管理是近些年最高人民法院确立的司法管理新目标。构建审判质量认证体系是审判质量管理的科学手段和应然要求,根据审判活动的阶段性划分,将审判质量的评价量化到审判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相应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权数的合理设计,运用一定的数理手段进行综合评价,既可以检验出法官审判质量的状况,从而为法官奖惩和素质培养提供客观依据,同时还可以为审判管理者完善审判方式、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管理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 胡志斌
- 关键词:法院法官审判质量
- 论我国法官奖励制度的缺陷与重构被引量:1
- 2012年
- 法官奖励既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司法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手段。为了更好地激励法官养成良好的素质,实现个人价值和司法价值的统一,法官奖励制度应当体现司法规律或司法职业的要求。针对我国现行法官奖励制度中存在的奖励主体不明确、奖励措施不健全、奖励标准不科学、奖励程序缺乏民主性、奖励效力不足等缺陷,应当予以完善,以促进公正、效率、权威、廉洁司法目标的实现。
- 胡志斌
- 关键词:法官
- 司法问责基本范畴的理论界定
- 2014年
- 司法问责是维护司法权威,修复因冤假错案而被贬损的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手段。司法问责制度的合理构建离不开相应的理论支撑,因此,建立健全司法问责制度,有必要构架起司法问责的基本理论体系。完备的司法问责理论体系是由问责目的、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程序、问责措施、问责救济等基本范畴构成的,对这些基本范畴的正确诠释有助于司法问责制度的合理设计。
- 胡志斌
- 关键词: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程序
- 理论缺失与制度缺憾:司法问责的反思——兼论司法问责的法制化重构被引量:2
- 2013年
- 在公众对司法公正的关注、评介和诉求日趋强烈的法治环境下,司法特别是刑事司法偶发的冤假错案必然会给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造成重创。为及时、有效地化解因个案误判所带来的司法公信危机,司法问责问题便跃然纸上。反思我国司法问责的理论研究和制度构建,理论缺失与制度缺憾的现状均较为明显,为此,有必要在建立司法问责理论体系的同时,通过司法问责的专门立法、司法问责体制机制的改革、司法问责公关机制的建立等路径,完善我国司法问责制度,促进公正、高效、权威司法目标的实现。
- 胡志斌
- 关键词:司法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