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04007)

作品数:10 被引量:133H指数:7
相关作者:李金奎熊振华李学彬刘东生梁文静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矿业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值模拟
  • 3篇钻孔
  • 3篇钻孔卸压
  • 3篇卸压
  • 2篇地表沉降
  • 2篇应力集中区
  • 2篇浅埋
  • 2篇浅埋暗挖
  • 2篇小净距
  • 2篇小煤柱
  • 2篇煤柱
  • 2篇沉降
  • 1篇地铁
  • 1篇地铁车站
  • 1篇地压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构造
  • 1篇断面
  • 1篇岩层

机构

  • 9篇大连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

  • 8篇李金奎
  • 3篇刘东生
  • 3篇李学彬
  • 3篇熊振华
  • 3篇梁文静
  • 1篇刘清友
  • 1篇祝效华
  • 1篇夏洪春
  • 1篇李伟
  • 1篇孙飞
  • 1篇童华

传媒

  • 2篇水利与建筑工...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海洋石油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工矿自动化
  • 1篇大连大学学报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断面小净距三孔隧道群施工顺序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近年来以地铁建设为主的地下交通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得到了大力发展,地铁隧道之间的净距越来越小、断面越来越大。大连地铁河口站站后折返线隧道与高河区间地铁正线隧道三线并行段,因受线路及地形地貌的限制,设计为大断面小净距隧道。为确保大连一期地铁工程按期完工并考虑到隧道群开挖对围岩稳定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后选取CRD法施工。对这种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群的开挖提出了四种施工顺序,并采用Soil-work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分别对四种施工顺序进行施工过程模拟,以围岩变形、洞周应力、影响范围分布为主要优化指标。模拟结果表明:以第三种施工顺序为最优,其中地表最大沉降量为4.5 mm,地表影响范围为15.461 m,拱顶下沉值为24.96 mm等。该结果为高河区间地铁隧道施工顺序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类似的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李金奎魏贤科梁文静
关键词:围岩变形
小煤柱应力集中区钻孔卸压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文章分析了小煤柱应力集中区钻孔卸压机理,利用ADINA有限元软件模拟了钻孔卸压的作用机理、钻孔动态损伤破坏发展和应力场重新分布过程;通过小煤柱应力集中区不同钻孔孔径和孔距数值模拟对比发现:具有合理钻孔孔径和孔距的卸压孔可以导致煤层的结构性破坏,从而使煤柱高应力区向深部转移。仿真结果表明,小煤柱应力集中区钻孔卸压对控制煤柱变形与破坏具有显著效果。
李金奎刘东生李学彬熊振华
关键词:小煤柱应力集中区钻孔卸压数值模拟
人工素填土下浅埋暗挖横通道CRD法施工的地表沉降监测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浅埋暗挖隧道距离地表近,施工工序繁多,开挖和支护相互交错,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复杂。文章介绍了大连地铁2号线春光街站的工程概况和施工监测方案,并对其横通道地表沉降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工素填土下隧道开挖引起了地表整体下沉呈扁漏斗状,沉降槽特征较为明显;隧道掌子面施工对地表有明显影响,横向影响范围为30 m,纵向影响范围为15 m。由此提出建议,监测布点在掌子面前方15 m、监测有效期限为70 d,即可满足隧道围岩稳定性要求。
孙飞李金奎
关键词:地铁车站浅埋暗挖地表沉降
小净距三线隧道浅埋暗挖的地表沉降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为揭示三线隧道开挖的合理施工顺序,以大连地铁河口站站后折返线隧道与高河区间地铁正线隧道小净距三线并行段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分析和现场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小净距三线隧道地表沉降规律,提出了CR D工法与优化的施工工序.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施工顺序,能够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能够实现小净距隧道群安全快速施工.CRD法在大连地铁河口站折返线三线隧道开挖的成功实施,可为大连地区及类似条件下的隧道建设提供工程参考和借鉴.
李金奎梁文静魏贤科
关键词:浅埋暗挖地表沉降数值模拟
钻柱动力学研究回顾及新思路的提出被引量:13
2007年
全井钻柱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是钻井工程中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是评估和推行新的钻井工艺、钻井技术、钻井工具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之一。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钻柱力学的发展进程,提出了“全井钻柱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命题,论述了其研究必要性、紧迫性及可行性,给出了命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祝效华童华刘清友
关键词:钻柱系统动力学非线性
钻孔卸压防治巷道冲击地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4
2009年
基于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矿巷道冲击地压应力集中区钻孔卸压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根据实际开采条件建立了ADINA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3,5,8m不同钻孔深度,得到了巷道垂向应力图,分析了不同钻孔深度的卸压效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3种钻孔深度的对比下,钻孔深度越深,卸压效果越明显。冲击地压应力集中区钻孔卸压数值模拟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李金奎熊振华刘东生李学彬
关键词:ADINA冲击地压钻孔卸压数值模拟
预应力锚索的影响参数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由于预应力锚索设计参数(如锚索长度、锚索倾角)的选取直接影响着基坑加固技术的可靠性及其在经济上的合理性,故锚索支护重要设计因素对支护效果的影响分析尤为重要。基于大连软件园基坑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元GTS软件分别建立0°~60°的锚索倾角力学模型和锚固长度在4 m^11 m的力学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综合考虑变形的控制及施工技术条件的限制等因素,对于控制基坑变形,建议布置锚索倾角在10°~15°之间,并考虑经济性等因素,锚固长度宜控制在6 m^7 m的取值范围内。
梁文静李金奎魏贤科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数值模拟锚固长度
小煤柱应力集中区钻孔卸压效果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5
2009年
在分析钻孔卸压机理的基础上,用ADINA模拟了小煤柱应力集中区钻孔卸压效果,得出了钻孔周围位移与应力分布变化规律。通过小煤柱应力集中区钻孔卸压效果模拟表明:合理钻孔孔径和孔距的卸压孔可以导致煤层结构性破坏,从而使应力峰值向深部转移。研究表明:钻孔对小煤柱应力集中区卸压效果十分显著。
李金奎刘东生李学彬熊振华
关键词:钻孔卸压数值模拟应力集中区小煤柱
大河边向斜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为了对大河边向斜内煤与瓦斯突出进行区域预测与防治;根据向斜内煤层突出的特点,地质构造特征,地应力作用,煤层厚度及产状变化、煤层透气性的实测数据分析,探讨了向斜南北部及中部煤层突出的差异,研究了大河边向斜煤层突出机理.结果表明高瓦斯和封闭性好的地质条件是瓦斯突出的物质基础,压性和压扭构造等地质构造的发育及地应力作用是导致突出的重要因素,在向斜中部C409,C407,C406突出危险性最大,在向斜北部C409,C601突出危险性最大,在南部煤层突出危险性小;该成果对大河边向斜内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与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周丕昌刘万伦李伟
关键词:煤矿地质构造煤与瓦斯突出
三软煤层超长工作面采场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龙口矿区梁家煤矿煤系地层是新生代下第三系沉积的软岩地层,主要由泥岩、含油泥岩、粘土岩、炭质泥岩、油页岩和煤组成,是我国典型的三软煤系地层。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了三软煤层超长工作面顶板变形、采场顶板运动特性及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提出了三软煤层布置超长工作面的采场顶板控制关键技术。通过现场实测表明三软煤层中布置超长工作面能够实现安全高效生产。
夏洪春郑学军李金奎邹玉龙
关键词:三软煤层超长工作面采场矿压岩层运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