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6A090)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治国钟柳侯旭峰苏海晓刘明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华大学许昌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高热稳定性笼环双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
- 阻燃剂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和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是性能优良的已经商品化的有机磷系阻燃剂,已经成功地应用于PC/ABS等工程塑料的
- 钟柳侯旭锋刘治国
- 文献传递
- 新型含卤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表征和应用被引量:7
- 2008年
- 以三氯化磷、乙二醇、环氧乙烷、丙酮和氯气等原料合成了O,O′-二(2-氯乙基),O″-[2-双(2-氯乙氧基)磷酰基]丙基磷酸酯(DCEPP)含氯的磷酸酯阻燃剂,以液溴代替氯气还合成了含溴的磷酸酯阻燃剂(DBEPP)。将DCEPP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PUF),制备了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实验证明:添加10%(以聚醚多元醇为基的质量分数)的DCEPP能赋予PUF较好的阻燃性能,氧指数达到24.4%,水平燃烧实验离火即熄,能通过CAL117D实验。实验还表明:DCEPP阻燃PUF于90℃热老化7d后,阻燃性能变化不大。
- 钟柳刘治国欧育湘
- 关键词:阻燃聚氨酯CAL
- 间苯二酚-双[二(季戊四醇)]磷酸酯的合成、表征和热稳定性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季戊四醇、三氯氧磷和间苯二酚为反应物,合成了新型添加型阻燃剂:间苯二酚-双[二(季戊四醇)]磷酸酯(RBPP),通过元素分析、FTIR和1H NMR等测试技术表征了标题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标题化合物的结构与预期的结构一致。热失重分析结果证明,RBPP质量损失5%时的温度在350.0℃,600℃残炭率高达57.4%,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实验证明,E-51环氧树脂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5.2%的RBPP时,极限氧指数达31.8%,UL-94为V-0级。
- 苏海晓侯旭峰钟柳刘治国
- 关键词:磷系阻燃剂热稳定性阻燃性能阻燃环氧树脂
- 新型亚芳基双[二(季戊四醇磷酸酯)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表征与热稳定性被引量:3
- 2010年
- 许多领域使用的高分子材料需要添加阻燃剂赋予其阻燃性能。磷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阻燃剂,其阻燃功能与含磷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磷含量及热稳定性能等有关。基于此,以季戊四醇、三氯氧磷、间苯二酚、双酚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两个新型磷系阻燃剂亚芳基双[二(季戊四醇磷酸酯)磷酸酯],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和氢核磁共振等分析技术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热失重分析表明,间苯二酚双[二(季戊四醇磷酸酯)磷酸酯]质量损失5wt%时的温度在350℃左右,600℃残余量高达57.6%,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结炭性能。
- 刘治国钟柳陈绍玲
- 关键词:磷系阻燃剂季戊四醇磷酸酯热稳定性
- 含季戊四醇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0
- 2012年
- 采用1-氧代-4-羟甲基-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PEPA)、三氯氧磷、双酚A和双酚S为反应物,合成了两个新型添加型阻燃剂:双酚A双[二(1-氧代-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辛烷-4-亚甲基)]磷酸酯(BAPP)和双酚S双[二(1-氧代-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辛烷-4-亚甲基)]磷酸酯(BSPP),通过元素分析、FT-IR和1H NMR等表征了标题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标题化合物的结构与预期一致。热失重分析结果证明,BAPP和BSPP质量损失5%(wt)时的温度分别为343.6℃和352.3℃,600℃残余量分别达46.6%和55.5%,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结炭性能。阻燃性能实验证明,E-51环氧树脂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18.2%(wt)的BAPP和BSPP时,极限氧指数分别为32.2%和31.8%,均能达到UL 94 V-0级。
- 钟柳苏海晓刘明侯旭峰刘治国
- 关键词:磷系阻燃剂热稳定性阻燃环氧树脂
- 纳米SiO_2与RDP协同阻燃PC/ABS的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采用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及其与纳米SiO2复配制备双酚A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阻燃材料,测定了阻燃PC/ABS的极限氧指数、UL94V阻燃性能及热稳定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阻燃PC/ABS于600℃热分解残余物的形态,采用锥形量热仪测定了阻燃PC/ABS的释热速率峰值、释热速率平均值、总释热量、平均有效燃烧热和平均质量损失速率。结果表明,纳米SiO2与RDP添加量分别为5%和9%时,PC/ABS的阻燃性能达UL94V-0级,极限氧指数为29.0%,且阻燃PC/ABS的释热速率峰值、释热速率平均值、总释热量、平均有效燃烧热以及平均质量损失速率分别下降了16.12%、58.82%、40.83%、17.91%和36.90%,同时也证明了纳米SiO2与RDP具有非常好的协同阻燃效应。
- 钟柳楚红英刘治国
- 关键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