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3jw200)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纪永贵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信仰

机构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纪永贵

传媒

  • 1篇民族艺术

年份

  • 1篇200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槐树意象的民俗象征被引量:11
2004年
槐树由实用之材上升为文化符码的第一步,是形成改火巫术。与之同时槐树还具有社树功能。从造字的角度看,槐是鬼魂观念产生之后才成字的。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进一步系统化,槐树作为阴树身份的认定也在逐步完成。汉代以降,逐渐向民间延伸,日益形成多种形态的槐俗和信仰。民间传说董永遇仙故事发展到宋元时代,演变成话本小说《董永遇仙传》,槐荫树第一次出现于其中。戏曲中的这棵槐树主要涵容了三层宋元以来的民俗理想。元明之后,与时推移,槐树又获得了一种新品格,“山西洪洞大槐树”成为移民文化的一种象征,在明清时期形成新的民俗内涵。
纪永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