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8030301334)
作品数:
3
被引量:29
H指数:3
相关作者:
李媚
刘杏
钟毅敏
郭歆星
曹丹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山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原发性
3篇
青光
3篇
青光眼
3篇
闭角
3篇
闭角型
3篇
闭角型青光眼
2篇
眼前半段
2篇
原发性急性闭...
2篇
原发性急性闭...
2篇
切除
2篇
切除术
2篇
周边虹膜
2篇
周边虹膜切除
2篇
膜切除术
2篇
急性
2篇
急性闭角型
2篇
急性闭角型青...
2篇
虹膜
2篇
虹膜切除
2篇
虹膜切除术
机构
3篇
中山大学
作者
3篇
钟毅敏
3篇
刘杏
3篇
李媚
2篇
曾阳发
2篇
曹丹
2篇
郭歆星
1篇
毛真
1篇
孔湘云
1篇
王忠浩
1篇
杨晔
传媒
2篇
中华眼科杂志
1篇
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1篇
2013
2篇
2011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相干光断层扫描检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前节生物学参数
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利用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AS—OCT)仪定量检测和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与正常人的眼前节生物学参数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门诊或住院治疗的55例(55只眼)急性PACG患者、63例(63只眼)慢性PACG患者及90例(90只眼)正常人,采用AS-OCT检测其眼前节生物学参数,比较急性PACG、慢性PACG及正常人组间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宽度(ACW)、前房容积(ACV)、前房角开放距离(AOD)、小梁网与虹膜问面积(TISA)、前房角隐窝面积(ARA)、晶状体厚度(LT)及晶状体矢高(CLR)的差异。采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PACG眼AS-OCT检测参数:ACD(1.81±0.25)mm,ACW(11.30±0.43)mm,AOD0.039mm,ARA0.038mm2,ACV(72.8±16.04)mm3,TISA0.017mm2;慢性PACG的AS-OCT检测参数:ACD(2.02±0.25)mm,ACW(11.49±0.45)mm,AOD0.042mm,ARA0.053mm2,ACV(83.60±19.49)mm3,TISA 0.022mm2;急慢性PACC的眼前节生物学检测参数均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眼(P〈0.05),但晶状体参数LT(APACG5.22±0.38.CPACG5.06±0.36mm)和CLR(APACG1.07±0.26,CPACG0.94±0.21mm)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眼(LT 4.57±0.42,CLR0.39±0.33mm)(均P〈0.001);APACG的前房及房角参数小于CPACG(P〈0.001-0.015),晶状体参数LT(P=0.003)和CLR(P〈0.001)均大于CPACG:APACG发作眼的ACD(1.81±0.25mm)、AOD(0.039mm)、TISA(0.017mm2)和ARA(0.038mm2)均小于对侧眼(ACD1.90±0.23mm,AOD0.045mm,TISA0.037mm2,ARA0.047mm2)(P〈0.001~0.041),但CLR(1.07±0.26VS.1.01±0.23mm)较对侧眼大(t=1.349,P=0.043),其余参数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4~1.147,P=0.257~0.567)。结论PACG的眼前节�
刘杏
李媚
王忠浩
毛真
钟毅敏
郭歆星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眼前半段
光学相干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术前后眼前段相干光断层扫描参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ACG)周边虹膜切除(SPI)术前后的眼前段相干光断层扫描(AS—OCT)参数改变。方法自身对照研究。连续性收集37例(37只眼)周边虹膜前粘连不超过5个钟点的PAACG发作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于SPI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AS—OCT检查,检查项目包括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距离、小梁网与虹膜间面积、前房角隐窝面积、前房宽度、前房容积及晶状体矢高。手术后与手术前检测参数比较,服从正态分布的采用配对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采用配对秩和检验。结果37例(37只眼)PAACG患者SPI手术前的AS.OCT检测参数:距巩膜突750μm处,前房角开放距离(0.088±0.078)μm、小梁网与虹膜间面积(0.050±0.048)mm2、前房角隐窝面积(0.059±0.057)mm2、前房面积(12.332±2.457)mm2、前房容积(73.131±16.976)mm2;SPI术后AS—OCT检测参数:距巩膜突750μm处,前房角开放距离(0.125±0.072)μm、小梁网与虹膜间面积(0.091±0.041)Hmm2、前房角隐窝面积(0.095±0.042)mm2、前房面积(14.230±2.000)mm2、前房容积(90.074±16.796)mm2;SPI术后上述检测参数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15~1.066,P=0.001~0.044)。但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宽度及晶状体矢高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5~0.516,P=0.102~0.609)。结论PAACG患者SPI术后可以解除瞳孔阻滞,使前房角开放距离、小梁网与虹膜间面积、前房角隐窝面积增宽,前房面积和容积增加,但前房深度和晶状体矢高不变。
李媚
刘杏
钟毅敏
曾阳发
孔湘云
曹丹
郭歆星
关键词:
眼前半段
虹膜切除术
青光眼
闭角型
前房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和滤过性手术前后眼前段结构参数对比分析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APACG)周边虹膜切除(peripheral iridectomy,PI)和小梁切除术(Trabeculectomy,Trab)手术前后眼前段结构参数的改变。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9年6—12月在中山大学眼科中心连续性收集57例57只眼APACG患者,周边虹膜粘连(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e,PAS)范围≤6个钟点者行PI术,PAS范围〉6个钟点者行小梁切除术,术前及术后3月行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S-OCT)眼前段扫描。比较两组组内及组间术前及术后的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房角开放距离(angle opening distance,AOD)、小梁网虹膜间面积(Trabecular iris area,TISA)、房角隐窝面积(angle recess area,ARA)、前房宽度(anterior chamber width,Acw)、前房容积(anterior chamber volume,Acv)和晶状体矢高(crystalline lens rise, CLR)。结果两组间的平均年龄(t=-0.176,P=0.862)和性别(P=0.390)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前及术后周边虹膜切除术组的TISA和ARA均明显大于小梁切除术组(P=0.013~0.049o周边虹膜切除术组术后AOD、TISA、ARA及ACV较术前明显增加(P〈0.001~0.044),ACD、ACW及CLR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102-0.609)。小梁切除术组术后除ACV较术前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外(P〈0.001),余参数手术前后无变化(P=0.056~0.585)。结论周边虹膜切除术和小梁切除术均可增加APACG眼的ACV,但ACD和CLR无明显改变。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后APACG眼房角参数改善,但小梁切除术对房角参数的改变无明显影响。
李媚
刘杏
钟毅敏
曹丹
杨晔
曾阳发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房角结构
周边虹膜切除术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