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90229)
- 作品数:3 被引量:73H指数:2
- 相关作者:朱启荣言英杰王明益张丽丽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内外资技术差距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研究——基于中国7个制造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被引量:26
- 2013年
- 本文从技术差距的视角研究了外资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理论层面论证了内外资技术差距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可能存在倒U型关系的结论。在经验层面,以修正的出口质量指数衡量出口质量水平,并且选取1992-2012年我国制造业7个代表性行业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部分制造业行业确实存在这种倒U型关系;合理的技术差距能够显著地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包含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但一般贸易方式下外资仍能显著地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港澳台外资因技术差距合理,其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果比欧美外资更明显。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引资要充分考虑技术差距的合理性、技术的来源地,适当引导外资与一般贸易方式相结合,加强研发与较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培育等。
- 王明益
- 服务贸易对中国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2013年
- 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影响因素以及服务贸易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作用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进出口贸易对我国服务业发展有积极作用;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是影响我国服务业的内生因素,服务贸易通过影响这些因素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具体的说,服务出口贸易主要通过影响国内的人均收入、城镇化、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来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而服务进口贸易主要通过影响国内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来促进服务业发展。
- 朱启荣张丽丽
- 关键词:服务贸易服务业
- 中国外贸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构建与实证研究被引量:47
- 2012年
- 我国外贸高速增长主要是靠数量扩张实现的,这种粗放式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提高我国外贸增长质量迫在眉睫。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外贸增长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这样,提高外贸增长质量就容易成为一个空洞的概念。有鉴于此,本文建立了一套外贸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实证分析模型,对我国外贸增长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贸增长质量总体呈现不断改善的趋势;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对我国外贸增长质量有积极影响。
- 朱启荣言英杰
- 关键词:评价指标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