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W172)

作品数:34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吴正彪袁伊玲梁勇郭俊龙仙艳更多>>
相关机构:三峡大学安顺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学
  • 7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7篇语言文字
  • 6篇历史地理
  • 3篇艺术

主题

  • 10篇苗族
  • 9篇史诗
  • 7篇文化
  • 7篇苗语
  • 3篇札记
  • 3篇民族
  • 3篇口头传统
  • 3篇方言
  • 2篇意蕴
  • 2篇语境
  • 2篇身份
  • 2篇身份认同
  • 2篇田野调查
  • 2篇田野考察
  • 2篇民俗
  • 2篇口头
  • 2篇古歌
  • 2篇传承
  • 2篇次方言
  • 1篇典籍

机构

  • 29篇三峡大学
  • 5篇安顺学院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凯里学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23篇吴正彪
  • 6篇袁伊玲
  • 4篇梁勇
  • 2篇龙仙艳
  • 2篇郭俊
  • 1篇陈开颖
  • 1篇麻勇恒
  • 1篇马国君
  • 1篇肖莉
  • 1篇吴晓东
  • 1篇李国太

传媒

  • 5篇三峡论坛
  • 4篇广西民族师范...
  • 3篇贵州大学学报...
  • 3篇黔南民族师范...
  • 3篇贵州民族大学...
  • 2篇铜仁学院学报
  • 2篇原生态民族文...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凯里学院学报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贵州师范学院...
  • 1篇四川民族学院...
  • 1篇创意设计源
  • 1篇中国山地民族...
  • 1篇文化遗产研究

年份

  • 6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鲁”山歌的传统转化
2014年
民歌作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中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体裁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传统建构模式逐渐被新的建构模式所替换。"亚鲁"山歌作为地域性民歌,正是在此背景下完成了新的建构模式:演唱意愿他控性、演唱礼俗选择性和演唱内容指定性。此"三性"作为"亚鲁"山歌新模式建构基础,促使其传统的急剧转化。
梁勇杨正江
苗语世界中的跨境苗学研究——老挝苗族田野调查札记
2015年
老挝不仅是苗族从东南亚国家走向欧美国家的一个主要驿站,同时也是跨境苗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田野点。苗学作为民族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苗学研究的本土化离不开来自母语世界中"我者"的"深描"与主位的文化阐释,更是离不开来自实地田野调查的参与观察和分析。
吴正彪
关键词:苗语田野调查
《亚鲁王》史诗文化的民族关键符号田野考察被引量:1
2017年
当意义不在场时,民族关键符号是解释意义缺场的一个重要象征,因此,民族关键符号作为一个民族在进行某些文化事象的仪式展演和代表民间信仰的载体,具有携带意义的文化标出性特征。苗族史诗《亚鲁王》的唱诵通常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成,而唱诵的过程都会伴随着相应的仪式展演,无论是作为'物化'的场景、装饰物以及各种象征性器物,还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史诗内容,在物质与精神层面都有民族关键符号蕴含其中。文章通过对一次实地观察的《亚鲁王》史诗唱诵仪式的记述,通过这个仪式展演时显示出来的民族关键符号去说明这些指示性符号的文化意义。
吴正彪杨正兴
田野中的苗学语境:《亚鲁王》史诗中的苗语古经研究
2015年
苗语中称为langb"郎"的古经是《亚鲁王》史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究其古经中的内部构成特点,其中还分别有《马经》、《木经》、《鸡经》等等不同语境下的念诵仪式分类。文章结合田野调查资料,从麻山次方言区苗族古经在史诗中传承的形态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和分析。
吴正彪
《亚鲁王》史诗民俗事象及文化意蕴
2017年
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是一部以"亚鲁王"这个人物为中心建构起来的多文本、篇幅长短不一的民间韵律体口头历史叙事长诗。这部史诗的内容浩瀚,民俗形态丰富多样,其中从史诗唱诵的民俗语境里透视出来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学术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史诗的宇宙观、《鸡经》与鸡骨卦、苗族忌食动物心脏习俗在史诗中的呈现等不同层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同时还就文物民俗学与史诗文化的关系做了一些简要的梳理。
吴正彪
歌师与史诗——以史诗《亚鲁王》为个案被引量:1
2013年
歌师是史诗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传统社会中的无文字民族而言,没有歌师就没有史诗的存在。但是,对于同一个题材的史诗,每个歌师又因其阅历的不同,他们之间所唱出来的文本和音乐唱腔都会形成不同的艺术个性。为此,本文根据已经申报成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苗族史诗《亚鲁王》"作为对象,结合田野调查的相关资料,借鉴"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架构,从史诗《亚鲁王》的传承人、故事内容和音乐形态三个方面入手,就这部史诗的音乐文化形态进行初步的阐释。
梁勇吴正彪陈开颖
关键词:歌师音乐形态
英雄史诗唱诵仪式展演与民间信仰体系的重塑——《亚鲁王》史诗田野考察札记被引量:1
2016年
民族关键符号往往在具体文化事象的仪式展演中才能呈现其作为意义载体的文化标志性特征。作为苗族的关键符号之一,苗族史诗《亚鲁王》的唱诵通常都是在具体的文化事象语境中完成,而唱诵的过程都会伴随着相应的仪式展演。无论是作为"物化"形成的场景、装饰物以及各种象征性器物,还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史诗内容,都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系统地展现了这一民族关键符号蕴含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一次实地观察到的《亚鲁王》史诗唱诵仪式的记述,揭示仪式展演对于民族关键符号及其文化意义生产和呈现的重要性。
吴正彪杨正兴
论“古苗疆走廊”中的族群语言构成特点被引量:4
2016年
"古苗疆走廊"是一个形成于元明清时期由当时的湖广、四川、云南、广西"包裹"下为打通古驿道而在内陆地区建立贵州行政区域的多族群地区。这条古驿道自古以来就生活着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瑶族、毛南族等10多个世居少数民族。这些民族语言的构成由于族际互动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里仅就这条古驿道中的多民族语言分布及变化特点从历史语言学的视角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吴正彪郭俊
黔南苗族传统节日的符号学意义阐释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符号学理论在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苗族传统节日为个案,从符号学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对这些传统节日的结构形态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吴正彪
关键词:符号学民族文化传统节日
史诗《亚鲁王》的语言文化价值探微
2016年
语言不仅是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文化。通过对《亚鲁王》史诗中的狩猎文化、稻作文化、民俗文化和商业文化等在苗族语言中的反映形式及文化内涵进行了梳理分析,以此说明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价值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袁伊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