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9119)

作品数:51 被引量:528H指数:14
相关作者:张培森颜伟孙亚楠张睿秦忠诚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科技大学贵州理工学院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矿业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煤矿
  • 9篇地压
  • 9篇冲击地压
  • 8篇突水
  • 5篇应力
  • 5篇围岩
  • 5篇煤层
  • 4篇底板
  • 4篇断层
  • 4篇岩石力学
  • 4篇渗流
  • 4篇渗流特性
  • 4篇煤矿安全
  • 4篇D-S理论
  • 3篇云模型
  • 3篇三角模
  • 3篇三角模糊数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水害
  • 3篇统计分析

机构

  • 48篇山东科技大学
  • 3篇贵州理工学院
  • 2篇皖北煤电集团...
  • 2篇山西能源学院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黑龙江科技大...
  • 1篇安徽恒源煤电...
  • 1篇安徽恒源煤电...
  • 1篇安徽恒源煤电...

作者

  • 24篇张培森
  • 12篇颜伟
  • 7篇孙亚楠
  • 3篇张睿
  • 2篇秦忠诚
  • 1篇代春泉
  • 1篇吴玉华
  • 1篇潘瑞凯
  • 1篇段中稳
  • 1篇焦鲁刚
  • 1篇朱光丽
  • 1篇杨坤
  • 1篇王涛
  • 1篇李霄
  • 1篇王备备
  • 1篇韩高升
  • 1篇王九利
  • 1篇侯明阳
  • 1篇赵亚鹏
  • 1篇王浩

传媒

  • 7篇煤矿安全
  • 5篇煤炭工程
  • 4篇矿业安全与环...
  • 3篇中国煤炭
  • 3篇煤炭技术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矿业研究与开...
  • 3篇煤炭科学技术
  • 3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济南大学学报...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采矿与安全工...
  • 2篇采矿与岩层控...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金属矿山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中国矿业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4篇2023
  • 8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10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层底板承压水导升监测系统研发与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为深入分析底板导水通道的演化形成过程及承压水导升规律,自主研制了底板承压水导升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承压水加载系统、承压水导升系统组成。试验结果表明:承压水导升监测系统不仅可以较为精准地模拟含水层对底板岩体的力学作用,而且可直观地再现底板不同位置处承压水的导升情况;当采动压力峰值经过导升管所处位置后往往会造成该处水流量增加,并伴随底板岩体应力不断释放,承压水导升高度也随之增加,底板岩体卸荷程度与监测管出水量同步达到峰值。
张培森武守鑫颜伟颜伟段中稳孙亚楠
关键词:底板破坏
一种改进的煤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被引量:2
2018年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和试验材料的欠缺,煤矿突水危险性评价中影响因子存在随机性、模糊性、灰性、未知性等不确定性,无法确定合理的权重,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针对此问题,将D-S理论引入到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利用D-S理论的冲突证据合成方法,消除融合数据之间的冲突性来确定指标权重,解决了传统权重分配过程中过于绝对化的问题,从而为准确评价矿井突水危险等级提供合理依据。运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南山煤矿突水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为"较安全",符合工程实际。实例分析表明:D-S理论在突水危险性评价中能更好地考虑指标的不确定性,基于D-S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精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秦忠诚陈光波李谭
关键词:煤矿突水D-S理论评价指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9年
基于改进的Kaya恒等式和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模型,对2009—2016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和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排放强度效应是促进碳排放的主导因素,对碳排放总量变化贡献率可达到96.72%;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量起到遏制作用,对碳排放总量变化贡献率为-27.03%,2009—2016年期间一直处于贡献率负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碳排放的增长;经济因素是促进碳排放增加的关键因素,对碳排放总量变化贡献率为28.5%;人口因素对碳排放总量变动的影响较小。
颜伟颜伟高梦斐张晓莹
关键词:碳排放量影响因素
特厚煤层开采覆岩离层水形成及涌突风险被引量:11
2020年
在分析招贤煤矿首采区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相似材料试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理论预判特厚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离层层位及积水离层,分析竖向及横向裂隙动态发育特征,探讨特厚煤层多工作面依次开采离层发育状况。研究表明:距3煤顶板253.64 m处的巨厚砾岩层底部存在可积水离层空间;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竖向裂隙高度的增长呈现出线性增长和台阶式增长2个阶段,横向裂隙自下而上交替呈现动态发育与闭合,横向裂隙发育高度与工作面推进距离间呈正相关关系;1307工作面开采导致宜君组下方出现开度为0.02 m的横向离层裂隙,随1305、1303工作面依次开采该离层裂隙开度进一步扩大,甚至陡增。引入底板突水系数法对招贤煤矿离层水涌突风险进行评估。
张培森闫奋前孙亚楠孙亚楠
关键词:特厚煤层
组合方式对煤岩组合体力学特性和冲击倾向性影响实验研究被引量:27
2017年
为探讨组合方式对煤岩组合体力学特性和冲击倾向性的影响,基于煤岩单体试件单轴压缩实验,对自主构建的二元、三元组合体开展单轴压缩实验研究,探讨不同组合体力学特性和冲击倾向性规律。结果表明:组合体呈"碎状"、"锥形"、"Y形"破坏;应力应变曲线对比明显,有煤参与的组合体,压密阶段明显,无煤参与的组合体,弹、塑性阶段显著;组合体强度受中间试件和上下试件接触面积的影响:中间试件相同时,上下试件接触面积越大,组合体强度越小;组合体中弹性模量小的软弱岩层是能量积聚的主要载体;组合体组分之间硬度差别越大,冲击能量指数越大,冲击倾向性越强。
秦忠诚陈光波秦琼杰
关键词:冲击地压
饱和破碎砂岩承压变形及渗流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本文采用破碎岩石变形-渗流试验系统,对级配破碎砂岩在不同加载类型、不同加载方式作用下的压缩变形及渗流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轴向荷载等级的增加,碎石轴向位移逐渐增大,残余碎胀系数与空隙率逐渐减小,且加载阶段较恒载阶段变化明显;相同轴向荷载条件作用下,饱和碎石比干燥碎石更易产生变形且加载终点位移累积变形量更大。轴向荷载作用下,碎石被挤压密实,空隙率降低、渗透系数减小,碎石骨架结构破坏明显,而水压作用下碎石骨架结构较为完整。轴压加载与轴压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碎石渗透系数与轴压均呈负指数函数关系,渗透系数随轴压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轴压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加载阶段,渗透系数随轴压增加而降低,卸载阶段,渗透系数随轴压降低而增加,渗透系数差值与损失量主要发生在加卸载作用初期,且两者均随轴压加卸载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
张培森孙亚楠颜伟闫奋前吴俊达
关键词:岩石力学渗流试验循环加卸载
基于STIRPAT模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碳排放预测被引量:28
2021年
采用STIRPAT模型,通过岭回归方法定量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人口数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强度、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量的关系;设置6种发展模式,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碳排放量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人口数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强度及城镇化水平每变化1%,碳排放量相应变化1.748%、 0.153%、-0.218%、 0.365%;高增长-中减排模式下碳排放量增速最快;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态势,确定中增长-高减排模式为控制碳排放量的最佳发展模式。
颜伟黄亚茹张晓莹高梦斐
关键词:碳排放STIRPAT模型岭回归
基于DEA模型的煤炭行业经营效率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10—2013年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相对有效性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3年煤炭行业的经营效率较低,超过半数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综合技术效率处于相对无效状态,纯技术效率低是其重要原因;规模效率普遍偏高体现了大多数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低成长性的重要特征,但是通过科学开采和精细管理,最大限度地提升生产能力仍有一定空间。
颜伟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煤矿复合抑尘剂的筛选及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选取三种表面活性剂,通过单一添加和两两复配模式制备了六种煤尘湿润剂,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和对煤尘沉降时间的影响,并通过模拟实验,分析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降尘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抑尘剂的表面张力和煤尘的沉降时间不断下降。其中,在浓度0~0.1%范围内,抑尘剂的表面张力和煤尘的沉降时间下降较快,在0.1%~0.4%范围内变化不大。三种表面活性剂相比较,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聚丙烯酰胺(PAM)复配,抑尘剂的表面张力和煤尘的沉降时间最小;SDBS和烷基糖苷(APG)复配,抑尘剂的表面张力和煤尘的沉降时间介于单因素表面活性剂(SDBS,PAM和APG)之间;PAM和APG复配,抑尘剂的表面张力和煤尘的沉降时间比单因素表面活性剂大。煤尘湿润剂的最佳方案是:在SDBS与PAM复配时,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最小,煤尘的沉降时间最短。
韩高升杨坤李化雪韩浩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沉降时间煤尘湿润剂
2008—2020年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防范对策被引量:56
2022年
基于2008—2020年我国煤矿事故数据,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区、等级、类型4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事故等级与类型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煤矿事故夏季多发、冬季较少,事故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在时段上分布不均匀、不对应;近5年一般事故起数有明显增长的趋势且与顶板、机电、运输事故关系密切,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可从防控顶板、机电、运输事故入手;受煤炭资源分布、赋存条件、开采情况影响,事故起数和事故类型存在地区差异。依据煤矿事故发生规律,对煤矿事故防范对策进行了讨论,认为煤矿企业应不断落实国家的宏观规划,事故的防治措施应因时、因地制宜,加强煤矿应急系统建设,完善煤矿事故资料。
张培森李复兴朱慧聪牛辉李晓禾
关键词:煤矿事故统计分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