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C05168)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2
相关作者:陈义光张晓蓉陈奇辉刘祝祥黄苛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美国福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征
  • 1篇特性分析
  • 1篇系统发育
  • 1篇系统发育分析
  • 1篇链霉菌
  • 1篇链霉菌属
  • 1篇抗菌
  • 1篇抗菌活性
  • 1篇活性
  • 1篇光合细菌
  • 1篇海洋放线菌
  • 1篇发育分析
  • 1篇放线菌
  • 1篇杆菌
  • 1篇产气肠杆菌
  • 1篇产氢
  • 1篇肠杆菌

机构

  • 2篇吉首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2篇张晓蓉
  • 2篇陈义光
  • 1篇徐丽华
  • 1篇肖怀东
  • 1篇张丽
  • 1篇彭德姣
  • 1篇黄苛
  • 1篇廖惠敏
  • 1篇龚双娇
  • 1篇刘祝祥
  • 1篇杨冬梅
  • 1篇陈奇辉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光合细菌与产气肠杆菌协同产氢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对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sp.DT)与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进行了发酵产氢试验,考察了不同起始接种比例、培养温度及碳源条件下混合菌协同产氢特性。结果表明:光合细菌与产气肠杆菌初始接种比例对协同产氢影响较大,初始接种比例为1:1最有利于协同产氢,产氢效率和产氢周期达到了3.1molH2/mol葡萄糖及81h。进一步培养液pH动力学变化研究发现初始接种比例为1:1的混合菌培养液pH变化较小,为pH6~7,利于混合菌协同产氢。28°C^37°C温度范围混合菌可保持较高的协同产氢活性,20°C条件下混合菌协同产氢效率低,50°C条件下不能产氢。混合菌可利用葡萄糖、琥珀酸、苹果酸以及可溶性淀粉为碳源产氢。葡萄糖为最佳产氢碳源,底物转化率为36.11%。利用可溶性淀粉产氢,转化率仅为8.22%,该结果表明协同作用可拓展对多种产氢碳源的利用。
张晓蓉龚双娇廖惠敏杨冬梅陈义光
关键词:光合细菌产气肠杆菌产氢
具抗菌活性海洋放线菌菌株JMC 06001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25
2008年
从湛江硇洲岛高盐泥样中分离到一株微嗜盐放线菌JMC 06001,该菌株的发酵产物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菌株JMC 06001在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气生菌丝白色,基内菌丝淡黄色至浅棕色。在燕麦琼脂(ISP 3)、甘油-天门冬酰胺琼脂(ISP 5)、葡萄糖-天门冬酰胺琼脂及马铃薯浸汁琼脂上产生黄色可溶性色素,在酵母膏-麦芽膏琼脂(ISP2)、蛋白胨酵母膏铁盐琼脂(ISP6)和营养琼脂上产生棕色可溶性色素。生长温度范围为4℃~40℃,最适生长温度28℃。生长pH范围为6.0~9.0,最适pH 7.0。能在含0~1.5 mol/L 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最适生长盐浓度为0.2~0.5 mol/L NaCl。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化学分类特征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菌株JMC 06001被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有效发表种波赛链霉菌(S.peucetius)的一个菌株。
陈义光张晓蓉张丽刘祝祥彭德姣肖怀东黄苛陈奇辉徐丽华
关键词:海洋放线菌链霉菌属抗菌活性生物学特征系统发育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