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735804)
-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4
- 相关机构: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不同聚丙烯在典型自然条件下的老化行为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选择性选取几个典型气候地区对共聚聚丙烯(PP1)与均聚聚丙烯(PP2)进行自然曝晒实验,利用光学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老化前后两种PP的光学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研究其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老化性能。结果表明,PP1和PP2在不同自然条件的老化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湿热地区(三亚、琼海和广州)>干热地区(吐鲁番和若羌)>温带地区(北京和青岛)>高原地区(拉萨和海拉尔);其中PP2的耐候性比PP1差,更容易发生老化。
- 胡利芬陶友季马坚刘鑫揭敢新钟艺强
- 关键词:聚丙烯光学性能表面形貌
- 聚苯乙烯光氧老化行为及其模型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研究了自然曝晒试验后的聚苯乙烯(PS)样品结构和性能的变化,同时对其拉伸强度保持率的变化进行回归拟合,并建立了光氧老化模型。结果表明:太阳辐照是影响PS光氧老化的主要因素,水分对其起促进作用;PS老化过程中有羰基基团生成;老化模型可以反映光、热、水综合作用的强弱。
- 马坚张晓东陶友季王俊郭燕芬刘鑫
- 关键词:聚苯乙烯光氧老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聚碳酸酯在不同湿热自然环境下的老化行为被引量:8
- 2013年
- 对聚碳酸酯(PC)在我国海南琼海及三亚2个典型湿热地区的自然曝露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红外特征指数对PC的老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琼海湿热内陆地区曝晒的PC试样同时发生了氟利斯重排反应和光氧化反应,而在三亚湿热沿海地区曝晒的试样则可能发生了光氧化反应和盐致水解反应。
- 张晓东陶友季马坚揭敢新郭燕芬王俊钟艺强
- 关键词:聚碳酸酯光氧化
- 典型湿热自然环境对不同聚丙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共聚聚丙烯(PP1)与均聚聚丙烯(PP2)在中国三亚、琼海、广州自然曝晒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了湿热自然环境对2种PP表面形貌、表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2种PP在湿热自然环境曝晒过程中均出现了明显的表面裂纹,其表观性能也有较大的变化,其中PP1抗老化能力比PP2优越;PP1和PP2经曝晒后在分子链上产生羰基,且羰基量随曝晒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 胡利芬陶友季马坚郭燕芬刘鑫揭敢新钟艺强
- 关键词:聚丙烯湿热环境形貌
- 聚碳酸酯自然老化的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选取3个不同地区(北京、三亚、若羌)分别对聚碳酸酯(PC)进行自然暴晒试验,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分子构型(反式-反式或反式-顺式)、羟基指数、羰基指数、氧气浓度及太阳辐照波长对PC户外自然老化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PC在户外自然老化过程中,PC以光氧老化途径为主,以光-弗里斯重排途径为辅。
- 郭燕芬陶友季马坚揭敢新张晓东胡利芬刘鑫王俊
- 关键词:聚碳酸酯自然老化光氧老化FTIR
- 自然环境老化对聚苯乙烯表观性能和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开展聚苯乙烯在我国九个典型自然气候的自然大气暴露试验,研究不同自然环境老化对聚苯乙烯的表观性能(黄色指数、光泽、雾度)和表面形态的影响,分析自然环境下引起聚苯乙烯材料表观性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表明,辐照量是影响聚苯乙烯表观性能和形态的主要原因,温度与湿度起辅助作用。
- 刘鑫揭敢新陶友季胡利芬郭燕芬马坚王俊冯皓
- 关键词:聚苯乙烯自然老化
- 聚碳酸酯自然老化行为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研究了在海南万宁自然曝露试验后的聚碳酸酯(PC)结构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老化后,PC的拉伸强度下降,由韧性断裂逐渐转变为脆性断裂;老化过程中,PC试样表面产生裂纹等缺陷,导致透光率下降,而碳碳偶合双键的产生则是黄变的主要原因;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显示,曝露面同时发生了氟利斯(Fries)重排和光氧老化反应,而背面仅发生氟利斯重排反应。
- 张晓东彭坚王俊冯皓
- 关键词:聚碳酸酯自然老化光氧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