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60948)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 相关作者:蒋伟雷霆李龄舒凯华栋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亨廷顿病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2011年
- HD亨廷顿蛋白(htt)的发现使得建立与人类亨廷顿病(HD)有相似遗传基础的动物模型成为可能。随机插入人类htt基因(包含聚谷氨酰胺重复序列)部分片段而构建的转基因动物模型,能模拟人类HD发病时的病因和病理特征且能被用来研究HD的治疗策略,现综述目前HD转基因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蒋伟华栋李龄雷霆
- 关键词:转基因动物模型亨廷顿病亨廷顿蛋白谷氨酰胺病理特征HD
- 氯胺酮对喹啉酸诱导的大鼠纹状体毁损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喹呆酸(QA)诱导的亨廷顿病(HD)大鼠纹状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均予注射QA毁损单侧纹状体,其中两组采用不同剂量氯胺酮麻醉,另一组采用异氟烷吸入麻醉作为对照,3组大鼠注射QA的时间和剂量均相同,两周后,对大鼠进行步移实验和楼梯实验,随后行灌注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与氯胺酮比较,异氟烷麻醉组大鼠在行为学实验中表现出的功能缺陷更为明显,纹状体损害体积更大。此外,不同剂量氯胺酮麻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氯胺酮组大鼠纹状体毁损体积较小剂量氯胺酮组为小,行为学上表现出的功能缺失也相对较轻。结论氯胺酮能减轻兴奋毒性所致大鼠纹状体损害,可被视作一种潜在的QA兴奋毒性保护剂,其保护作用与应用剂量明显相关。
- 蒋伟舒凯杨正明王和平黄涛李龄雷霆
- 关键词:氯胺酮异氟烷兴奋毒性纹状体
- 婴幼儿期灾难性癫痫的术前评估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灾难性癫痫的术前评估及其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癫痫中心2000年以来收治的28例婴幼儿期灾难性癫痫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和评估,患儿术前均接受了长程视频脑电图和影像学等各项评估检查。结果按照Engel分级和常规神经外科分级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至3年,90%以上经手术治疗的患儿术后疗效满意或症状显著改善。而拒绝手术的患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结论对于婴幼儿灾难性癫痫,完善的术前评估是决定手术方式和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 蒋伟舒凯雷霆李龄
- 关键词:婴幼儿手术术前评估
- ^(18)F-FDG PET/CT在颞叶内侧癫痫外科定位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在颞叶内侧癫痫(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术前评估和致痫灶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实施手术治疗的85例颞叶内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经三大检查(症状学、MRI、V-EEG)和18F-FDG PET/CT检查证实致痫灶存在且位于颞叶内侧。经上述方法精准定位后,采用扩大额颞手术切口,皮层脑电描记引导下施行标准前颞叶切除术,部分加做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或(和)皮层热灼术,对术前评估方法,18F-FDG PET/CT检查的意义和手术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8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到5年,Engel效果分级:69例(81.2%)I级,9例(10.6%)Ⅱ级,7例(8.2%)Ⅲ级或Ⅳ级。4例出现硬膜外血肿,15例出现短期并发症,所有病人均无永久性并发症。患者术后服用抗癫痫药物较术前减少或停药。结论 18 F-FDGPET/CT检查是目前颞叶内侧癫痫致痫灶定位精确、直观而有效的手段之一,结合常规三大术前检查,是颞叶内侧癫痫致痫灶定位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18F-FDG PET/CT检查对于颞叶内侧癫痫的术前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蒋伟马杰陈旭吴俊舒凯雷霆李龄
- 关键词:颞叶内侧癫痫致痫灶定位外科手术治疗
- 亨廷顿病经典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蒋伟华栋雷霆李龄
- 关键词:3-硝基丙酸喹啉酸动物模型亨廷顿病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治疗的5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面部疼痛完全消失。随访6~24个月,4例复发,2例有轻微疼痛,口服卡马西平后疼痛可控制。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明显,可以作为首选外科治疗方法。
- 陈波龚年春余小祥
-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