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630171)
- 作品数:13 被引量:325H指数:6
- 相关作者:吴先明杨兴锐苏志文胡冬红胡翠平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跨国并购与企业价值:资产寻求视角被引量:21
- 2014年
- 本文从资产寻求视角出发,以2002—2012年问我国上市公司180个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结果发现,在[-10,10]事件窗口中,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获得了显著的正的财富效应。进一步地,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从并购企业特征、目标企业特征、东道国特征和并购方式四个方面探索影响财富效应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并购企业的研发强度和跨国并购经验对财富效应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并购企业的成长速度、资产规模和股权集中度则对财富效应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同时,东道国的创新与成熟度对财富效应具有积极作用,纵向并购由于更易于获得研发、渠道或矿产资源而受到市场的肯定。
- 吴先明杨兴锐
- 关键词:跨国并购资产寻求财富效应
- 将跨国并购作为技术追赶的杠杆:动态能力视角被引量:208
- 2014年
- 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寻求型并购发展迅猛,而现有的理论对这一问题缺乏逻辑一致的解释。本文从动态能力视角整合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和后发企业国际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对这一现象和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本文选取7个典型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中规范的译码程序对案例进行剖析,发掘出"并购企业初始技术能力"、"关键技术缺口"、"有价值的创造性资产"、"技术融合"和"技术追赶"五个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构建了以跨国并购为杠杆的后发企业技术追赶模型。我们发现,后发企业技术寻求型海外并购是一个精心设计、带有冒险特征的能力更新过程,通过海外并购,一些企业不仅跨越了技术创新的鸿沟,实现了技术的进一步追赶,而且推动了战略转型,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竞争力。
- 吴先明苏志文
- 关键词:跨国并购动态能力扎根理论
- 我国企业海外逆向并购的制度环境及应对策略被引量:2
- 2013年
- 由于逆向并购的诸多优点,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企业的并购数量和金额逐步攀升;但由于意识形态差异,以及发达国家出于国家安全因素的考虑,使我国企业逆向并购遇到了制度环境的制约。本文考察了制度环境对我国企业逆向并购成败的影响,提出"曲线式"、"渐进式"和"借道式"三种制度环境应对策略,以期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有所启发和参考。
- 杨兴锐
- 关键词:制度环境
- 企业特定优势、东道国特定优势的匹配与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 2016年
- 从新兴经济体企业的资源利用/探索战略目的出发,结合Rugman提出的企业特定优势/东道国特定优势框架,考虑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检验两种特定优势匹配度对两种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影响。以60家中国企业发生的73起并购、合资新建为样本实证得出,匹配度与企业并购进入东道国显著正相关,正式制度约束减弱了匹配度与并购之间的正向关系。
- 吴先明谢慰云
- 关键词:匹配度
- 制度环境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进入模式被引量:37
- 2011年
- 本文从调节机制、规范机制和模仿机制三个维度考察了制度环境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在对243家中国海外投资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从建立模式选择和所有权模式选择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东道国治理品质、文化距离、母子公司一体化程度和国际化经验等关键外部和内部制度因素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实证分析发现,制度环境中的调节机制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进入模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东道国的政策法规等正式制度越健全,中国企业越倾向于采取并购和独资的进入模式。在规范机制方面,中国企业主要通过所有权模式的调整来应对文化距离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影响,东道国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大,中国企业越倾向于采取合资的进入模式。在模仿机制方面,母子公司一体化程度越高,企业越倾向于以新建的方式进入当地市场。与许多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不同的是,国际化经验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进入模式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 吴先明
- 关键词:制度环境文化距离
- 企业竞争优势、战略选择与业绩增长模型——基于我国高科技天生全球化企业的跨案例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针对我国高科技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竞争优势、战略选择与业绩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跨案例研究。指出:此类企业在发展初期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网络关系、品牌声誉和信息化四个方面;这些竞争优势决定了企业采取差异化和集聚两种竞争战略,在业务层面具体表现为技术领先、以B2B营销模式为主、以ODM品牌模式为主和采用多种类型的国际化方式;企业的竞争战略反过来促进其竞争优势的提升;业绩增长是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共同作用的结果。
- 杨兴锐
- 关键词:竞争优势业绩增长
- 中国逆向投资技术寻求动因及制度影响研究
- 2014年
-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FDI)发展迅速,FDI动因研究也转向资源寻求尤其是战略性资源寻求,技术寻求是其典型表现。但缺少相应的实证研究验证中国FDI的技术寻求动因,制度环境对技术寻求型FDI的影响也尚无定论。通过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逆向投资发现,此类投资具有显著的技术寻求动因,并且能够规避正式制度环境。发达国家整体制度环境对中国技术寻求型FDI有较强的负向影响,甚至能逆转该动因。在具体制度环境构成中,政府效能(GE)和监管质量(RQ)影响显著,它们抑制了中国逆向投资,尤其是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
- 胡翠平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制度环境
-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逆向知识转移被引量:18
- 2013年
- 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寻求型并购呈现风起云涌之势,然而,现有的文献并未对这些后发企业如何获取这些战略资产进行细致的研究,尤其缺乏对逆向知识转移机制的研究。本文聚焦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逆向知识转移问题,结合中国企业的后发特征,提出了由吸收能力、人员互动、文化整合和子公司角色四个要素为自变量,被转移知识的特征为调节变量,被并购企业的规模、并购后经过的时间和国家文化距离为控制变量的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逆向知识转移作用机制分析框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吸收能力、人员互动、子公司角色三个变量对逆向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文化整合变量在整体上作用不显著,但在考虑被转移知识的特征对吸收能力和人员互动变量的交互影响的情况下,其对逆向知识转移具有比较显著的正的影响。被转移知识的特征对于吸收能力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和人员互动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说明被转移知识的隐性特征越强,越需要重视吸收能力和人员互动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拓展了人们对于后发企业逆向知识转移机制的认识,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吴先明
- 关键词:跨国并购
- 外向型FDI与工业行业技术效率提升研究——基于工业行业的省际面板数据被引量:5
- 2013年
- 运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引入市场化水平、专业化水平和区位因素等控制变量,分析了工业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升了我国工业行业技术效率,且对技术效率提升作用大于国内研发投入,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技术效率差异显著。
- 胡冬红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效率
- 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多案例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以两家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成功实现技术创新的典型事件作为案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了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在创造性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过程中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建立了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并购选择能力通过驱动跨国并购的开展而构建技术创新的起点;并购识别能力通过识别技术资产并促进并购实施而奠定技术创新的基础;并购重构能力通过重构创造性资产而保障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指出: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从3个维度作用于跨国并购的全过程,而目标企业的创造性资产是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作用的受力点。
- 苏志文吴先明
- 关键词:动态能力技术创新跨国并购创造性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