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PHR200907108)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辛菲许国志李明倪洪凯杨彪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淀粉
  • 1篇丁二醇
  • 1篇丁二醇酯
  • 1篇丁二酸
  • 1篇碳纳米管
  • 1篇碳纳米管增强
  • 1篇阻燃
  • 1篇阻燃剂
  • 1篇无卤阻燃
  • 1篇无卤阻燃剂
  • 1篇木薯
  • 1篇木薯淀粉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复合材料
  • 1篇纳米管
  • 1篇聚合物纳米复...
  • 1篇己二酸
  • 1篇二醇
  • 1篇复合材料
  • 1篇复合材

机构

  • 3篇北京工商大学

作者

  • 2篇许国志
  • 2篇辛菲
  • 1篇杨彪
  • 1篇倪洪凯
  • 1篇李明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塑料工业
  • 1篇中国塑料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BSA/木薯淀粉湿法共混体系研究
2012年
采用湿法共混工艺制备了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木薯淀粉薄膜。对薄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微观形貌以及树脂的摩尔质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体系的熔融温度基本没有变化,结晶峰温度略有升高;随木薯淀粉含量的增加,PBSA/淀粉共混薄膜的力学性能下降,木薯淀粉和PBSA在各自的温度区域内分解,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性下降;GPC结果显示加工过程中,虽有水分存在,但是PBSA的摩尔质量没有降低。随淀粉含量的增加,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当淀粉质量分数10%时,共混薄膜仍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达到GB/T 4456—2008的要求。湿法共混工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物料共混的理想效果,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倪洪凯杨彪许国志李明
关键词:木薯淀粉
碳纳米管增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在碳纳米管增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以聚氨酯和聚酰亚胺为基体的复合材料。讨论了碳纳米管的各种改性方法及其作用原理,并对各种改性和制备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最后,对碳纳米管增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辛菲许国志
关键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无卤阻燃剂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7
2011年
用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用间苯二酚、三氯氧磷和苯酚作为原料合成出了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研究结果表明,最好的催化剂为MgCl2,并且其最佳的用量为间苯二酚用量的1%(mol)。所得产物经过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酸度的表征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讨论,热失重分析表明产物的5%热失重分解温度为315℃,可作为阻燃工程塑料的阻燃剂。
辛菲
关键词:阻燃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