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XJC820010)
- 作品数:16 被引量:87H指数:6
- 相关作者:李玉虎吴飞飞黄茂钦李欣向志勇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公司法的联邦主义——进化的方向还是虚构的幻想被引量:2
- 2012年
- 美国公司法的联邦主义立法结构形式,促成了其公司法的州际竞争格局,演绎了美国公司法的繁盛景象。在中国单一制的政治体制下,实行公司法立法结构上的地方分权有其前期的实践铺垫,多元化的公司法律制度供给主体的存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公司法与商业社会的脱节现象,使公司法规则更具适应性品格,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 吴飞飞李欣
- 关键词:公司法联邦主义
- 论我国消费税的宏观调控功能被引量:6
- 2011年
- 目次一、我国消费税制度的变迁二、消费税的税收功能及其变化三、消费税的宏观调控功能的体现四、完善消费税宏观调控功能的思考消费税是我国税收体系中针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而开征的税种。一般而言,消费税不仅具有筹集财政资金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引导大众消费偏好、调节产品结构的宏观调控功能。从我国消费税开征以来的实际情况看,消费税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从而使得其宏观调控功能有限;其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也逐渐下降,表明该税种在筹集财政资金中的作用尚不及增值税、所得税和营业税的重要性。
- 李玉虎
- 关键词:宏观调控功能消费税制度税收收入税收功能税收体系
- 论我国地方财税法制化改革的历史进程及未来走向
- 2012年
- 目次一、地方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背景二、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及其法制化的历史进程三。
- 李玉虎
- 关键词:车船税税制结构历史进程资源税公平税负
- 宏观调控权的宪法依据与中国实践
- 2013年
- 目次一、宏观调控与宏观调控权(一)宏观调控的经济学与法学含义(二)宏观调控权的属性二、宏观调控权的宪法依据(一)从《宪法》第15条的修改看宏观调控权的宪法含义(二)从国家机构设置看宏观调控权的主体(三)从宪法效力看宏观调控权的约束力(四)宏观调控权的部门法表达.
- 李玉虎
- 关键词:部门法约束力宏观调控宪法
- 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软法之治——以包容性发展为视角被引量:30
- 2014年
- 软法之治是解决我国区域经济法制发展滞后问题的有效制度方案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软法在结构、功能与效力等方面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在区域经济发展领域,软法与硬法之间所形成的制度包容性发展乃是区域经济包容性发展的题中之义。在法治语境下,区域经济软法在融入法治的过程中需要在价值取向上秉持善治的旨归,在实施依据上彰显制度的包容,在完善路径上顺应法治的嬗变。
- 黄茂钦
- 关键词:软法法治区域经济包容性发展善治
- 美国保障性住宅立法及其启示被引量:6
- 2010年
-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人们对住宅的需求,除了通过市场机制获得自有住房之外,还通过享受政府提供的多种保障途径实现了"居者有其屋"。在美国保障性住宅供给中,比较完备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经济发展和住宅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美国保障性住宅立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形成了现有的保障性住宅法律体系。通过立法形式及其所确立的保障性住宅供给制度,对于我国推进保障性住宅立法具有积极的借鉴之处。
- 李玉虎
- 日本住宅保障制度及其立法规制
- 2011年
- 二战后的日本在解决居民住宅保障问题中,通过市场和政府两种机制,基本实现了"民有所居"的目标。住宅保障制度不仅是日本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也在日本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日本住宅保障立法的变迁看,不同时期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住宅保障制度,在促进保障性住宅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通过法律手段确保保障性住宅供需平衡的做法,值得当前我国在解决保障型住宅问题中加以重视。
- 李玉虎
- 关键词:立法规制
-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
- 2012年
- 目次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的缘起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存在的法律困境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运行机制的重构四。
- 向志勇
- 关键词:监事会制度内部监督机制职工监事权力机构代理成本理论独立性原则
- 新法律与发展研究现状及其趋势
- 2011年
- 法律与发展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有些学者试图通过法律移植,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以法律制度变迁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由于其所固有的局限性导致了理论研究受到冷落。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和一些国家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法律与发展研究采用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新一轮法律与发展研究再次兴起。新法律与发展研究致力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法律改革。
- 李玉虎
- 关键词:法律改革
- 从权利倾斜到责任倾斜的弱者保护路径转换——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解读被引量:16
- 2013年
- 制度建构者通常从维护法的实质正义价值视角出发,对弱者的权利做倾斜性保护安排。然而,作为一种对交易规则的人为性制度改观,权利的倾斜性配置因缺乏主体间长期的历史性博弈,容易产生被配置权利空置化、交易量减少、损害最差者利益与道德风险等制度积弊。而在遵循市场规律、不改变主体间固有交易规则的前提之下,责任的倾斜性配置通过对强者的责任而非弱者的权利进行倾斜性安排的方式,达到保护弱者利益与尊重主体行为自治二元协调的制度效果。
- 吴飞飞
- 关键词:弱者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