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6E021S)
- 作品数:8 被引量:44H指数:5
- 相关作者:梁学成余洁张祖群邢晓玉潘秋玲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中国黄土地区古村落(人类家园)环境解说系统研究之展望被引量:5
- 2007年
- 本文研究典型古村落筛选、历史地理考察、人类家园环境解说内容与EROT环境解说传播模式。学术贡献主要体现于:在理论层次上可逐步探索适合于中国历史地理背景的环境解说理论,在应用层次上实现静物遗迹的活化与显现。对此需遵循“发现问题→创建模式→实例验证→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技术路线。
- 张祖群赵明侯甬坚
- 关键词:古村落解说系统人地关系
- 廊道分合历史文化名城空间的生态效应及启示——荆州古城的实证研究
- 在界定环带状廊道内涵的基础上,在中小尺度下实证性地分析环带状廊道分合荆州古城空间的生态效应,环带状廊道具有提高城市景观异质性与连结度、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增加边缘效应、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景观美感效果、制止城市对外...
- 张祖群
- 关键词:荆州古城生态效应
- 文献传递
- 对我国世界遗产品牌价值的保护策略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我国对遗产旅游以及相关的开发利用都制定了保护措施,然而针对遗产品牌价值的保护问题却一直缺乏相应的规定。加之世界遗产的公共资源属性而使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企业争抢使用遗产品牌的混乱局面。为此,笔者通过相关网站对我国部分世界遗产品牌的使用状况进行搜索,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社会公众的世界遗产品牌认知情况和被企业使用后的态度等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统计软件的分析可以看出世界遗产品牌价值的使用已严重影响了世界遗产文化价值的传播、发展与实现,从而指出保护世界遗产品牌价值的必要性。最后,结合我国世界遗产品牌的使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 梁学成邢晓玉
- 关键词:世界遗产品牌价值
-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世界遗产的品牌延伸路径被引量:3
- 2008年
- 针对近年来对世界遗产的品牌保护与开发不足,而出现一些企业或个人随意使用遗产品牌的现象,以西安市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品牌使用状况为例,通过资料搜集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这一遗产品牌已被多家企业或个人以不同形式使用,还出现以商标和网络域名等方式进行抢注的现象。这些已严重影响了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世界遗产的品牌声誉和进一步发展的价值。通过对世界遗产品牌延伸开发进行研究,得出三种品牌延伸路径的结论。
- 梁学成邢晓玉余洁
- 关键词:兵马俑世界遗产旅游品牌延伸
- 转变服务业经济发展方式视域下的服务创新体系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文章从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出发,以服务创新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基本命题,通过对国内外服务创新发展的相关理论回顾与评价,以转变服务业经济发展方式为基本前提,提出从市场需求、企业赢利、产业发展、政府支持和社会进步等五种层面构建服务创新体系的发展要求,最后对这一服务创新体系的实现环境及对策进行探讨。
- 梁学成
- 关键词:服务业经济发展方式
- 中国黄土地区古村落(人类家园)环境解说系统研究之展望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会后发表的《西安宣言》第一次从理论上比较完整地阐述和推行保护文化遗产的环境。文章在界定中国北方黄土地区的地理范围之后,给出了其研究的国际意义,为此希望从“历史文化名村”到“大遗址”2个案例中...
- 张祖群
-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村大遗址
- 文献传递
- 汉长安城遗址区发展方略被引量:2
- 2009年
- 在西安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人为的行政区划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制度安排使汉长安城遗址区在西安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结构十分显著。从补偿机制、财税政策、就业政策、文化产业链、组织管理机构等方面提出了遗址区的治理对策。
- 余洁唐龙潘秋玲
- 关键词:城市化非均衡性发展
- 转变服务业经济发展方式视域下的服务创新体系研究
- 文章从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出发,以服务创新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基本命题,通过对国内外服务创新发展的相关理论回顾与评价,以转变服务业经济发展方式为基本前提,提出从市场需求、企业赢利、产业发展、政府支持和社会进...
- 梁学成
- 关键词:服务业经济发展方式
- 自然文化遗产地控制旅游建设用地的补偿机制被引量:9
- 2007年
- 通过分析自然文化遗产地控制旅游建设用地失效的原因,认为在目前我国规制手段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的情况下,城镇化和旅游经济高度发展的阶段,自然文化遗产地的农地流转为旅游建设用地将不可避免。在自然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经济增长两个要素中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必须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机能,设计一种机制使当地居民在受土地用途管制的同时向社会受益群体索取补偿。本文提出借鉴海外土地发展权制度,在自然文化遗产地配置可移转的土地发展权的内生机制,作为控制旅游建设用地"隐性市场"的有效管制方法。
- 余洁李树民张祖群
- 关键词:遗产地土地发展权农地流转
- 从“历史文化名村”到“大遗址”——中国北方黄土地区文化遗产的景观复原(遗产保护)个案探索
- 2007年
- 文章在界定中国北方黄土地区的地理范围之后,给出了其研究的国际意义,为此希望从“历史文化名村”到“大遗址”2个案例中实践文化遗产的景观复原:以爨底下村等8个村落探讨人类家园EROT环境解说传播模式;分析了汉长安城遗址本体与历史环境特点,抓住“大遗址内居民全部外迁是否符合其可持续发展”核心,寻求大遗址的PRED联动,并进行了重点保护区人口调控。最后讨论了景观复原研究的关键点,倡议从实践中应用、总结与修正相关遗产保护理论。
- 张祖群
- 关键词:大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