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50621804)
- 作品数:10 被引量:84H指数:5
- 相关作者:曲久辉刘会娟贺泓赵旭刘锐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 气溶胶质谱仪在研究有机气溶胶环境微界面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有机气溶胶非均相和多相反应是复杂的微界面过程,它涉及气体的吸附、扩散、反应和解吸,传统的化学分析仪器不能提供完整实时的微界面过程的化学反应信息.气溶胶质谱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用于实时分析颗粒物化学组分的重要仪器,它弥补了传统化学分析仪器,如GC/MS在实时分析上的不足,为研究有机气溶胶非均相化学反应的微界面过程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旨在介绍气溶胶质谱仪的结构及其在研究有机气溶胶环境微界面过程中的应用.
- 高绍凯束继年
- 关键词:有机气溶胶非均相反应
- 混凝微界面过程研究与进展:AOM颗/粒物-IPF水-溶液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被引量:4
- 2009年
- 颗粒物微界面的物理化学过程在混凝工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有关界面过程化学的研究构成了混凝技术研究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理论基础.本文仅以颗粒物/AOM-IPF水-溶液的相互作用为例,从水体颗粒物的稳定性、高效纳米絮凝剂的研究、微界面形态与过程以及混凝作用机理等诸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与进展加以系统介绍.
- 王东升晏明全叶长青
- 关键词:混凝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水体有机物溶液化学
- 水固液微界面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与污染物控制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介绍了3个反应体系,包括铁锰复合氧化物氧化吸附除砷体系、铁氧化物包覆零价铁光芬顿催化和负载型多价态锰氧化物臭氧催化体系,通过固液微界面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了对水中砷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重点介绍了不同氧化还原反应对污染物转移转化的作用机制,说明了水体中固液微界面氧化还原反应,对污染物的转移转化起着重要作用.
- 胡春曲久辉刘会娟强志民
-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水污染控制
- 饮用水质健康风险的末端控制被引量:4
- 2009年
- 饮用水质安全风险控制是饮用水质净化科学与技术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饮用水的化学污染、生物污染及纳米物质污染表现出低剂量、复合性和难以控制等最基本特征,并在处理、输配与存储过程中产生水质健康风险,为构建饮用水末端风险控制技术系统提出直接的技术需求.本文以饮用水健康风险控制为基本理念,提出了面向用户末端的饮用水健康风险控制技术系统,并介绍了若干关键单元技术.开发了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需求的饮用水健康风险末端控制技术系统,并在北京奥运村及其中心区得到了成功应用.
- 刘锐平曲久辉
- 关键词:复合污染
- 氯化和臭氧预氧化处理对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考察了氯化和臭氧预氧化对污水中DOM的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处理后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显著增强.利用树脂吸附将臭氧预氧化前后的DOM分离为疏水性和亲水性等6种组分,对DOM的6种组分分别氯化,考察了氯化前后各组分的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结果发现,亲水性组分的比例在臭氧预氧化后明显增加,且亲水性有机物的急性毒性显著强于疏水性有机物.结合电位滴定和傅立叶红外分析发现,与疏水性有机物相比,亲水性有机物具有较高含量的ph-OH官能团.
- 张华曲久辉刘会娟
- 关键词:DOM疏水性有机物
- 臭氧氧化水中黄腐酸过程中有机物的形态变化被引量:7
- 2008年
- 以黄腐酸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臭氧氧化过程中有机物形态和结构的转化.采用超滤膜分级、GC/MS、电位滴定等手段考察了氧化中间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小分子有机物种类以及极性官能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氧化反应的进行,有机物平均分子量显著降低;单位质量有机物(以DOC计)中极性官能团(羧基、酚羟基等)(mol/kgC)含量增加;同时伴随有十六酸、苯甲酸、十八醇等极性物质和丁二酸二(2-甲基丙)酯、直链烷烃等弱极性物质的生成.根据氧化过程中检测到的羟基自由基,提出黄腐酸的降解主要源于臭氧分子和羟基自由基的共同氧化作用;这两种具有不同反应机理的氧化剂对有机物的形态、结构与性质变化均有重要影响.
- 李静曲久辉刘会娟刘锐平赵旭侯一宁
- 关键词:黄腐酸臭氧羟基自由基分子量分布
- 中水消毒中溴代副产物在总消毒副产物中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
- 2008年
- 中水氯消毒过程中,溴代副产物(Br-DBPs)在总消毒副产物(DBPs)中的比例受到有效氯投加量、氯化时间、pH、氨氮(NH3-N)以及预臭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溴代三卤甲烷(THMs)较溴代卤乙酸(HAAs)更易生成.溴对DBPs的贡献随有效氯投加量增加而降低.在氯化时间低于5h时,溴对THMs的取代能力呈增加趋势而对HAAs的取代能力急剧降低,5h后延长氯化时间又会降低溴代THMs的生成比例.而且,溴代DBPs的比例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相对较低.NH3-N浓度增加导致DBPs总量减少但同时提高了溴对DBPs的贡献.另外进行短时间的预臭氧化会促进溴的取代能力;延长臭氧化时间则会降低溴代DBPs的生成比例.
- 张华曲久辉刘会娟赵旭
- 关键词:溴氯消毒
- 典型环境微界面及其对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2
- 2009年
- 环境微界面是影响污染物转移转化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污染物的非均相微界面作用过程也是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基础.因此,对环境微界面及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与探索,对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已有相关研究为基础,初步总结和归纳了典型环境微界面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基本过程及其对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从典型微界面的交互作用、污染物在微界面间的转移、污染物在微界面的反应等方面,阐述了污染物的微界面环境行为,介绍了基于环境微界面过程的污染控制与净化原理及技术特征.同时,对环境界面问题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作了简要展望.
- 曲久辉贺泓刘会娟
- 关键词:非均相污染物污染控制
- 环境微界面过程的原位和在线研究方法被引量:3
- 2009年
- 环境微界面过程是污染物在各环境要素中迁移转化的基本过程,也是研究污染控制方法的基础.发展原位和在线研究方法,对于揭示污染物在环境微界面的迁移转化规律和进行污染控制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环境微界面过程的基本特征,在针对多相环境催化的原位研究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用于环境微界面过程的原位和在线研究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和相应对策,主要介绍了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质谱等技术在气固环境微界面过程原位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发展环境微界面过程原位和在线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想.
- 贺泓刘永春曲久辉
- 关键词:红外光谱拉曼光谱
- 土壤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被引量:24
- 2009年
- 土壤环境微界面是土壤组分(矿物和有机质)、植物根系、微生物等微界面的集合体和动态变化的连续体.土壤胶体微界面可理解为土壤固/液界面的双电层结构.这些动态变化的异质微界面,按其表面结构特点可分为硅氧烷型表面、水合氧化物型表面和有机物表面.环境污染物在土壤胶体微界面的迁移转化是污染物在土壤固-液界面反应的动态平衡过程,包括吸附/解吸、沉淀/溶解、络合/螯合、氧化/还原等反应.植物根际是植物与土壤组分和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活跃区域,根际微界面决定着污染物向植物根系的运输、植物吸收及转运,为污染物经土壤向食物链传递的主要通道.根际微生物在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氧化、还原、转化,以及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中起重要作用.这些异质微界面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在土壤环境中构成微界面的连续体,决定着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赋存形态、生物有效性和向其它环境介质(如水体和植物)的迁移,因而在土壤污染控制和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土壤环境微界面过程的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的研究前沿,值得引起土壤环境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 贺纪正郑袁明曲久辉
- 关键词:土壤胶体根际微生物污染物污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