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6050)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3
- 相关作者:梁朝林吴世逵袁迎莫桂娣洪晓瑛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重油深度热反应规律的研究
- 2016年
- 随着焦化原料劣质化程度加深,研究重油反应规律以优化操作、增加液体收率受到了重视。利用重油热反应评价装置,考察不同反应深度下,汽油、柴油、蜡油、沥青质和甲苯不溶物含量的变化规律,系统归纳出了重油高反应深度条件下裂解缩合规律。研究表明,深度热反应条件下,原料油中沥青质充当反应中间产物,重蜡油组分开始发生二次裂解反应,且二次反应转化率与原料的残炭值存在线性关系。
- 赵加民袁迎吴世逵梁朝林
- 关键词:重质油
- 渣油焦化中间相物质的产生、分离与表征
- 2012年
- 延迟焦化时,减压渣油中的沥青质在生成石油焦之前会生成中间相物质,它对石油焦形态结构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的石油焦形成历程没有涉及中间相物质的结构,也没有指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形态的石油焦。根据中间相物质的定义,系统综述了中间相物质的产生及分离方法,详细介绍了对中间相物质分析表征的现代科学方法,旨在为当前深入探讨渣油生焦过程中弹丸焦的成焦机理和寻求预防对策提供帮助。
- 梁朝林
- 关键词:延迟焦化生焦
- 咪唑啉衍生物与Fe_4簇模型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2015年
-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PW91/6-311G(d,p)基组水平上优化了四个咪唑啉类衍生物和Fe4簇模型的基态结构。在此基础上,用相同的基组水平和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分别计算了四个分子在气相,水相和双电层中的前线轨道能量,以及与Fe4簇模型的结合位点和结合能。结果表明,咪唑啉类衍生物的负电荷主要分布在咪唑啉环的氮原子和侧链的氧(或硫)原子上;在溶剂中,其缓蚀率与HOMO轨道能量呈正相关,四个化合物均可向Fe4簇原子转移电荷。吸附位点和结合能分析表明咪唑啉环上的氮原子和侧链的氧(或硫)原子可与铁原子以化学吸附的方式结合,形成稳定的吸附络合物,在侧链上的结合能比与环上结合能相对更高。
- 陈润荃莫桂娣曾兴业周如金梁朝林
- 关键词:咪唑啉衍生物密度泛函理论
- 提高延迟焦化装置液体收率方法被引量:3
- 2013年
- 随着原油不断重质化以及人们对轻质油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延迟焦化增液技术将受到更多关注。通过操作条件优化、工艺优化、添加助剂、改进控制系统、掺炼其他组分等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液体收率。随着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必将会有更简便有效,适用范围更广的提高延迟焦化液体收率的方法出现。
- 洪晓瑛
- 关键词:液体收率延迟焦化助剂
- 延迟焦化中试装置与工业装置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在原料性质相同、工艺流程与主要操作参数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将延迟焦化中试装置与典型工业装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试装置的长径比为3 833,与工业装置的长径比(3 759)非常接近,虽然中试装置炉管内径为6mm,小于工业装置炉管内径(107mm),但也能按工业装置操作参数正常运转;进料油在中试装置焦化炉出口处的转化率、汽化率分别为6.1%和22.40%,略小于工业装置的7.8%和26.33%;中试装置焦炭塔高径比为6(塔内油气线速0.009 46m/s),大于工业装置的4.12(塔内油气流速0.098 20m/s),但仍符合工业设计推荐值不大于0.15m/s的要求。3种不同原料、3个不同循环比运转的实验结果表明,中试装置的产物分布及性质与工业装置相近。
- 梁朝林陈辉吴世逵
- 关键词:延迟焦化中试装置
- 弹丸焦与其它石油焦微观形貌之分析对比
- 2014年
- 由于渣油劣质化和苛刻的操作条件,在生成石油焦的过程中夹杂出现弹丸焦的几率越来越大。为了更加准确地判断石油焦的种类及理化性质差异,选取典型针状焦、海绵焦、弹丸焦为研究对象,采用电镜扫描、偏光显微等方法进行特性表征,所得图像比以往文献的更加清晰可辨。微观形貌分析较外观形态等宏观性质的分析更能准确全面反映弹丸焦与其它石油焦的特性差异。将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图片结合起来可以较为清晰地区分各种焦炭的微观外貌差异,为深入研究焦炭(特别是弹丸焦)的微观性质及生焦历程提供了分析判断的参考依据。
- 刘武戴咏川梁朝林
- 关键词:弹丸焦微观形貌扫描电镜
- 高温煤焦油深度热裂化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文章对高温煤焦油及中温煤焦油热裂化热裂解产品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特制的重油热加工评价装置,通过实验得到煤焦油产品分布。根据实验条件产品分布与装置产品分布的差异,对高温煤焦油的产品分布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500℃时,高温煤焦油热裂化的液体收率为45.15%。因此,可以考虑减压渣油掺炼高温煤焦油后,高温热裂解制取燃料油。
- 赵加民袁迎梁朝林吴世逵莫桂娣
- 关键词:高温煤焦油热裂化
- 渣油热效应对焦炭产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渣油的整体反应热效应不仅可以反映焦化原料的结构组成,而且能直接影响渣油焦化的产物分布,对于焦化生产过程优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渣油热反应评价仪,通过静态微反试验,定量测量渣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反应热效应,考察渣油热效应对焦炭产率的影响,并根据焦化工业装置的试验数据对理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渣油热反应过程的吸热效应与焦炭产率呈负相关关系;渣油在460℃下裂解吸热强于在500℃下,渣油轻质化过程中炉管的供热方式宜采用长程低强度的加热方式;延长炉管内介质在低温区的停留时间,提高渣油供热量,可以适度提高渣油进入反应区前的转化程度,增加油品在焦炭塔内的裂解深度,降低焦炭产率,提高液体收率。
- 赵加民梁朝林袁迎
- 关键词:渣油热效应
- FCC油浆窄馏分热转化性能的基础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为确定延迟焦化工业装置原料掺炼FCC油浆的上限值并解决炉管结焦问题,利用特制重质油热反应评价装置,对FCC油浆切割的窄馏分进行单独热裂解实验,考察FCC油浆窄馏分热加工行为;对FCC油浆与焦化原料进行不同掺炼比实验,考察其结焦倾向及产品分布。结果表明:导致加热炉炉管结焦的主要反应物为FCC油浆360-420℃窄馏分;460-500℃馏程范围的FCC油浆主要发生缩合反应,是增加焦炭产率的主要贡献物;对提供的典型油样,当油浆掺炼比在9%以下时,不会导致炉管大规模结焦。
- 袁迎赵加民吴世逵梁朝林谢颖
- 关键词:FCC油浆延迟焦化窄馏分结焦掺炼
- 延迟焦化过程抑制镍钒脱氢反应的初步研究
- 2015年
- 延迟焦化在原油深度加工中地位日益突出,其工艺技术进展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液体油收率。文章针对镍钒存在形态、脱氢反应的影响、抑制脱氢反应展开讨论,并提出钝化镍钒作用的对策,从理论研究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指导生产实践。
- 吴世逵江禄森
- 关键词:延迟焦化脱氢反应生焦液体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