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90195)

作品数:8 被引量:62H指数:4
相关作者:于瑾张婷吕东锴刘翔更多>>
相关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农业银行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业绩
  • 3篇业绩持续性
  • 3篇溢价
  • 3篇基金
  • 3篇股票
  • 3篇股票型基金
  • 3篇分红
  • 2篇投资者
  • 2篇开放式股票
  • 2篇开放式股票型...
  • 2篇基金业
  • 2篇价值溢价
  • 1篇代理
  • 1篇代理成本
  • 1篇代理成本理论
  • 1篇羊群行为
  • 1篇异象
  • 1篇迎合
  • 1篇中国基金
  • 1篇中国基金业

机构

  • 8篇对外经济贸易...
  • 3篇中国农业银行

作者

  • 8篇于瑾
  • 4篇张婷
  • 3篇吕东锴
  • 3篇刘翔

传媒

  • 2篇当代财经
  • 1篇国际金融研究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财经理论与实...
  • 1篇经济与管理
  • 1篇证券市场导报
  • 1篇金融论坛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基金业业绩持续性问题研究:基于羊群行为的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以2005~2010年上半年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样本,从羊群行为角度考量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业绩持续性。结果表明,基金卖出股票羊群行为强于买入股票羊群行为,且没有证据表明我国基金有联手坐庄行为。相对于输者组合,赢者组合在卖出价格下跌股票时行为更加趋同,且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小,这与其业绩压力和研究能力有关。
刘翔于瑾
关键词: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业绩持续性羊群行为
基于反应不足的基金业绩持续性研究
2013年
从反应不足的角度研究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业绩持续性,可以发现基金业绩持续性的来源是股市信息反应不足、投资者追涨行为和基金反转操作,其中最主要来源是A股业绩反转。同时,基金业绩在7个工作日内仍对新信息反应不足,且在上一期业绩持续性较差时对下一期的影响大于在上一期业绩持续性较好时。而基于Bootstrap法的GARCH类模型提高了原模型的有效性。此外,市场环境也会对投资者情绪产生影响,令投资者对不同信息的敏感度产生偏差。
于瑾刘翔
关键词:股票型基金业绩持续性BOOTSTRAP
分红、异常分红与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业绩持续性研究
2012年
基于2006-2010年间的基金数据,从分红、异常分红角度对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业绩持续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基金业绩表现良好的情况下,分红是回馈投资者的行为,分红不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加强业绩的持续性,投资过去业绩好并分红的基金不失为一个好的投资策略;异常分红对表现好的基金业绩有强的负效应,对表现差的基金业绩有弱的负效应,异常分红是投资业绩差的基金的重要营销策略,能够缓解因基金业绩表现差而带来的赎回压力,在较长时间里可以增加流动性资产。
刘翔于瑾余皓宇
关键词: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业绩持续性分红
新兴市场投资者情绪与价值溢价异象——基于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7
2013年
本文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建了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三大新兴市场月度投资者情绪指数。然后,基于账面市值比、盈利价格比、现金流价格比和红利价格比四种指标,全面探讨了三大新兴市场存在的价值溢价异象,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价值型和成长型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导致了价值溢价异象的产生。最后,采用转换回归法验证了投资者情绪对价值溢价的预测能力,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三大股票市场的价值溢价均具有预测能力,但预测效果存在差异。
张婷于瑾吕东锴
关键词:投资者情绪非理性投资
春节文化下的一月价值溢价与小公司效应——基于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以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沪深两市所有A股、香港和台湾股票市场所有股票为研究样本,利用Fama-MacBeth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法发现,中国内地存在"一月价值溢价效应",而香港和台湾市场存在"一月小公司效应";根据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将三大新兴市场的股票分别分成5个组合发现,中国内地投资者偏好高BM的股票,而香港和台湾的投资者更加偏好小公司中的高风险股票;如通过选择息税前利润和GDP增长率作为年终奖金的代理变量发现春节文化背景下的年终奖金可以作为解释"一月价值溢价效应"和"一月小公司效应"的依据。
张婷于瑾
关键词:春节文化年终奖金
强化现金分红政策的合理性之实证研究——基于投资者回报视角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以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所有A股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现金分红政策的合理性。研究发现,针对所有A股的现金红利溢价并不存在,只有高市值和高E/P值的股票存在显著的现金红利溢价,说明针对所有上市公司推行半强制分红政策并不能提高投资者回报,针对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政策应有所差异。结合当前政策出台的股市环境,本文将市场分为繁荣和萧条两种状态,发现市场萧条时,绝大多数类型上市公司的现金红利溢价均显著为正,说明在当前股市萧条环境下出台半强制现金分红政策有其合理性,但仅是一种短期迎合投资者的行为。
张婷于瑾吕东锴
关键词:市值
强化现金分红政策是在迎合投资者么——来自中国内地和台湾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4
2013年
基于中国内地和台湾两大新兴市场的股票数据,利用Fama-MacBeth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法来验证强化现金分红政策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发现现金红利溢价在中国台湾股市中存在,即强化现金分红政策具有合理性;现金红利溢价在中国内地股市不存在,即强化现金分红政策欠缺合理性。同时还发现两个市场在萧条市场中的现金红利溢价都存在,且大于繁荣市场中的现金红利溢价;股利信号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不能解释该现象,而"一鸟在手"理论能够解释该现象。因此,强化分红政策在中国内地股票市场中仅仅是迎合了投资者短期需求,具有短期合理性;而在长期,合理性欠缺。
于瑾张婷吕东锴
关键词:代理成本理论
金融化的路径选择与风险防控被引量:11
2015年
中国目前所走的金融化道路是以债权融资为主,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其在资源配置效率、风险防控和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上的弊端逐步显现。未来要推动向股权融资为主导的金融化路径转型,充分认识金融化发展的战略意义,用金融化的思维去指导改革和发展,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防控金融化进程中的系统性风险,在金融安全的前提下,继续有序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建立有效的监管联动机制。
于瑾周吉人
关键词:金融化股权融资风险防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