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1DFA30870)
- 作品数:9 被引量:115H指数:5
- 相关作者:朱晓新杨岚张东李玉洁陈颖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荚果蕨贯众化学成分Ⅳ
- 2014年
- 目的:对荚果蕨贯众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5,7-二羟基-6-甲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1),甲氧基荚果蕨辛(2),thunberginol C(3),去甲氧基荚果蕨素-7-O-β-D-葡萄糖苷(4),荚果蕨素7-O-β-D-葡萄糖苷(5),gaylussacin(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荚果蕨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为新的天然产物。
- 李姝蓓张东杨岚李玉洁朱晓新傅梅红方婧
- 关键词:荚果蕨化学成分
- HS-SPME-GC-MS测定中药半枝莲中的挥发性成分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半枝莲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PDMS/DVB SPME萃取头,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江苏、广西南岭、江西南昌、湖南、四川5个产地半枝莲的挥发性成分,用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比较不同产地半枝莲含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从江苏、广西南岭、江西南昌、湖南、四川5个产地的半枝莲中共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45个,共有化合物13个,分别为1-辛烯-3-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甲酸酯,苯乙醇,甘菊环,2-甲氧基-3-(2-丙烯)苯酚,1,2-二甲氧基-4-(2-丙烯)苯,十五烷,2-甲基-,1-(1,1-二甲基乙基)-2-甲基-1,3-丙二醇丙酸酯,正十六烷,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十六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十六烷酸。结论:这13个共有峰可作为半枝莲挥发性成分中特征性指标成分,但不同产地半枝莲所含挥发性主成分有较大差异。
- 曹英夕张东杨立新薛鹏杨岚张轲梁彩霞
- 关键词:半枝莲挥发性成分
- 中药半枝莲中二萜类生物碱scutebarbatine A的分离及含量测定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半枝莲中生物碱scutebarbatine A的分离鉴定及其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方法:采用色谱分离方法从半枝莲中分离得到scutebarbatine A,并通过光谱技术确定其结构;色谱条件为Agilent-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mm),流动相甲醇-水(60∶40),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60 nm,柱温40℃,考察了不同产地半枝莲中scutebarbatine A的含量差异。结果:Scutebarbatine A线性范围为0.030 34~1.213 6μg(r=0.999 9),重复性RSD 1.8%,精密度RSD 0.5%,供试品溶液在16 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 3.6%。结论:从半枝莲中分离鉴定scutebarbatine A,所建立的定量方法可控、科学,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 赵一帆曹英夕梁彩霞张轲杨岚张东
- 关键词:半枝莲高效液相色谱
- 半枝莲中1个新克罗烷二萜化合物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反相ODS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HR-ESI-MS、NMR、2D-NMR等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半枝莲全草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克罗烷二萜,鉴定为(13R)-7β-羟基-8,13-螺-6α,11β-二乙酰氧基-3-烯-15,16-新克罗烷内酯。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新克罗烷二萜化合物,命名为半枝莲二萜J。
- 梁彩霞曹英夕张东张轲杨岚
- 关键词:半枝莲抗肿瘤
- 大枣提取物对缺铁性贫血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观察大枣提取物改善缺铁性贫血大鼠的保护作用,以期为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饲以缺铁性饲料6周,按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及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大枣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2.7,5.4,10.8 g·kg-1)及硫酸亚铁组(100 mg·kg-1),另设正常组,连续ig给药4周,测定给药1,2,4周时血液中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平均容量(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直接测定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CHCM),血红蛋白含量分布宽度(H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给药4周时测定血清中铁、血清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结合力、铁饱和度及肝脏中铁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液中HGB,RBC,HCT,MCH,MCHC,CHCM水平均明显降低,PLT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血清铁及铁饱和度及脾脏、肝脏中铁含量明显降低,未饱和铁结合力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枣提取物能低、中、高剂量组明显升高血液中HGB,RBC,HCT,MCH,MCHC,CHCM,降低PLT水平,对血中MCV,HDW,RDW,MPV及PCT变化均有改善作用;升高血清铁及铁饱和度,降低未饱和铁结合力,且明显升高肝脏中铁含量(P<0.05,P<0.01)。结论:大枣提取物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杨庆李玉洁陈颖翁小刚蔡维艳李琦王娅杰王新才朱晓新
-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血清铁
- 荚果蕨贯众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建立荚果蕨贯众提取物中3种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荚果蕨贯众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测定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水中含0.1%磷酸)70∶30;流速为1.00 mL·min-1;检测波长295 nm;柱温40℃。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结果对照品去甲氧基荚果蕨素、荚果蕨素、荚果蕨黄素记为D1、D2、D3分别在0.058~0.58、0.045~0.45、0.003~0.028 m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 8、0.999 8、0.998 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93%、97.15%、96.41%。以IC50值(清除率为50%时,抗氧化剂的浓度值)作为评价指标,测得荚果蕨贯众提取物的IC50值为0.55 mg·mL-1。结论此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荚果蕨贯众提取物的质量控制。该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 李姝蓓张东杨岚李玉洁朱晓新付梅红方婧
- 关键词: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法
- 大枣现代研究开发进展与展望被引量:71
- 2015年
- 大枣在《神农本草经》属上品,味甘平。可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和百药。近年来,对大枣的研究范围广泛,成果卓著。本文就近10年大枣的品种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收集总结了近年来以大枣为主要原料的药品、保健品、食品的研究开发情况等,为相关研究提供近一步参考。
- 陈熹李玉洁杨庆陈颖王娅杰翁小刚李琦朱晓新王新才
- 关键词:大枣品种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 吴茱萸对黄连生物碱在大鼠肠道吸收中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研究吴茱萸对黄连中小檗碱和巴马汀在大鼠肠道吸收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维拉帕米和吴茱萸提取物对小檗碱和巴马汀在各肠段吸收的影响,利用HPLC分别测定小檗碱和巴马汀的量,计算两种生物碱的肠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结果:黄连提取物和吴茱萸提取物配比为6∶12时小檗碱和巴马汀的Ka和Papp显著增加。黄连生物碱单体化合物小檗碱、巴马汀与吴茱萸提取物6∶12配伍时,能明显促进小檗碱和巴马汀的吸收;6∶1配伍时,减弱小檗碱的吸收,促进巴马汀的吸收。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的存在均能促进小檗碱和巴马汀的吸收。结论:黄连配伍吴茱萸可促进黄连中小檗碱和巴马汀的肠吸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p的活性有关。
- 邹丽娟陈颖杨庆李玉洁王怡薇翁小刚董宇门薇朱晓新
- 关键词:黄连在体单向肠灌流肠吸收
- 紫萁贯众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紫萁贯众为紫萁科(Osmundaceae)紫萁属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带叶柄残基的根茎。本文采用溶剂法及各种色谱方法从紫萁贯众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1,7,9,11-四羟基-3-甲基-5,6-二氢-萘骈蒽醌(1),(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2),原儿茶酸(3),β-谷甾醇(4),β-胡萝卜苷(5)和二十六烷酸(6)。化合物1为首次从植物界中得到,化合物2、3和6均为首次从紫萁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厉博文张东杨岚王满元朱晓新
- 关键词: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