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2003-016-L16)
- 作品数:4 被引量:56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军辉张守攻孙晓梅马顺兴马常耕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扦插生根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对4个日本落叶松优良无性系(日抚27-3-1、日宽17-3-1、日草82-4-3、日草103-3-1)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生根性状和插穗内源多酚类物质含量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扦插生根性状存在较大差异,日抚27-3-1和日宽17-3-1较易生根,日草103-3-1和日草82-4-3难生根。插穗内源多酚类物质变化趋势差异较大,总酚酸含量随扦插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且较易生根的2个无性系插穗内的各种酚类物质含量均低于难生根的2个无性系;其中日抚27-3-1和日宽17-3-1插穗内邻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儿茶酸和没食子酸含量都随扦插时间而不断减小,且减小幅度较小;日草82-4-3、日草103-3-1插穗内邻苯二酚、阿魏酸、儿茶酸和没食子酸减小幅度较大,且波动性较大,相反,邻苯二酚含量却呈升高趋势。无性系插穗的生根率、生根量、最长根长度与插穗内各种酚类物质含量总体呈负相关关系,但不同酚类物质对插穗生根所产生的抑制作用不同。
- 麻文俊王军辉张守攻孙晓梅赵海祥宁延龙
- 关键词: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扦插酚类物质
- 几种针叶树种引种试验研究被引量:28
- 2006年
- 对20世纪80年代引种到湖北宜昌大老岭林场的北美、西欧、日本原产优良工业用材针叶树种的生长适应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欧洲云杉、日本冷杉表现突出,后期生长较快,后8 a年平均高生长都超过50 cm;欧洲赤松不同种源差异显著,其中优良种源在本地区有一定发展可能,法国奥尔良种源可作为优良种源进行推广;花旗松生长适应性较差,不经严格的再选择,难以直接大量引种.
- 祁万宜应中华王军辉马常耕张守攻孙晓梅张鲜艳
- 关键词:针叶树引种栽培
-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木材组织比量的遗传变异被引量:6
- 2006年
- 对10个10年生的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木材组织比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和管胞比量差异极显著。日本落叶松组织比量的径向变异规律为:管胞比量由髓心向外,前期变化曲线呈“梯形”,后期变化曲线呈“V”型;木射线比量由髓心向外,开始迅速下降,到第2年轮后缓慢波动下降或上升;树脂道比量由髓心向外,开始缓慢下降,然后迅速上升达最大值后又迅速下降。木射线比量与树木年轮间的变异模式(径向变异)以双曲线和乘幂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均在0.7以上;树脂道比量与树木年轮间的变异模式(径向变异)以指数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为0.609;管胞比量与树木年轮间的变异模式(径向变异)以三次多项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为0.845。日本落叶松的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管胞比量与树高、形率、冠幅、皮厚、主枝粗、枝干比、主枝夹角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木射线比量与主枝长显著负相关;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与管胞比量之间的相关显著。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和管胞比量都受到中等水平的遗传控制,无性系重复力分别是:0.571、0.453和0.607。按照20%的选择率,日本落叶松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的遗传增益为16.70%和207.72%。
- 马顺兴王军辉张守攻孙晓梅王笑山丁彪刘淑梅
- 关键词: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组织比量径向变异
-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木材性质的遗传变异被引量:16
- 2008年
- 对10个10年生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管胞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早、晚材管胞宽度和早材长宽比无性系间差异显著;木材基本密度,早、晚材管胞长度,早晚材管胞宽度和早晚材长宽比径向变异模式相似,即从髓心向外以曲线形式不断增加,有时亦有起伏;早材从髓心向外以近似直线的形式缓慢增加,晚材从髓心向外以曲线形式增加,初期增加幅度较大,到一定年龄后趋于水平变化并略有波动;材质性状与树木年轮间的关系以对数方程、幂函数方程、指数方程拟合效果较好;除了晚材壁腔比和早材壁厚外,其它木材性质的重复力均在0.5以上,受中度或中度以上的遗传制约,按照20%的选择率,长宽比和晚材管胞长能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
- 马顺兴王军辉张守攻孙晓梅梁保松周德义刘淑梅
- 关键词: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木材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