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9]3037)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文薇亚徐祥欧品智张贤文梁操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省地震局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震
  • 1篇地震分布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活动性
  • 1篇地震活跃期
  • 1篇地震监测
  • 1篇地震台
  • 1篇地震台网
  • 1篇地震特征
  • 1篇地震危险
  • 1篇地震危险性
  • 1篇地震危险性分...
  • 1篇地震序列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构造
  • 1篇地质构造背景
  • 1篇遥测地震
  • 1篇遥测地震台
  • 1篇遥测地震台网
  • 1篇震中

机构

  • 5篇贵州省地震局
  • 1篇贵州省地质矿...

作者

  • 4篇欧品智
  • 4篇徐祥
  • 4篇文薇亚
  • 3篇梁操
  • 3篇张贤文
  • 2篇张晓东
  • 1篇王尚彦
  • 1篇刘家仁
  • 1篇罗远模

传媒

  • 3篇贵州科学
  • 2篇贵州地质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贵州东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通过对贵州东部的地质资料和历史地震资料的收集,分析了贵州东部地区的地震危险性,提出在贵州的东部也存在中强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能忽视贵州东部的地震的活动性研究、地震监测和建筑物的抗震设防。
梁操文薇亚张贤文徐祥欧品智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抗震设防地震危险性
贵州数字地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贵州已经建立并运行14个数字地震监测台站。根据地震仪器的性能对贵州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采用震级排序法进行理论计算,并利用2008年全年和2009年上半年的实测地震资料进行了检验。结论为贵州大部分地区能够监测≥ML2.1级地震,中部和东部部分地区≥ML1.9级地震,西部≥ML2.3级地震,北部地区监测能力较弱。
徐祥欧品智张贤文文薇亚梁操张晓东
关键词:数字遥测地震台网
1875年6月8日贵州罗甸地震再考证被引量:18
2009年
经过对历史地震资料记载、前人研究成果、地质构造背景、现今地震活动等的调查研究,得出1875年6月8日发生的波及黔桂湘滇地区的6.5级地震,宏观震中位置在贵州罗甸县北西,参考经纬度为北纬25°35,′东经106°28′。地震名称建议采用"1875年6月8日贵州罗甸地震"。
罗远模张晓东徐祥欧品智文薇亚
关键词:地震震中位置
贵州地震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6
2012年
根据地震分布密度、控制地震发生的构造的差异,将贵州地震平面分布划分为威宁—晴隆区(A区)、遵义—贵阳区(B区)和铜仁—榕江区(C区)3个区;A区和B区以垭都—紫云断层为界,B区和C区以松桃—独山断层为界;A区、B区和C区的地震分布分别为80%、15%和5%。贵州地震震源深度显示都属于浅源地震,总体主要集中在7~11km;B区分布在30km以浅深度内;A区主要在20km以浅深度内,在20~70km也有地震发生。1900年~1975年,4级以上地震活跃期为1906~1919,1928~1941,1948~1955,1963~1974;1975~2011年,3级以上地震活跃期为1978~1989,1993~2000,2003~2011。
王尚彦刘家仁
关键词:地震分布地震活跃期
贵州威宁M4.7级地震特征初析被引量:1
2011年
2009年3月22日,在贵州省威宁县哈喇河乡与双龙乡一带发生了M4.7级地震,本文从地质构造背景、地震基本参数、地震序列特征等方面对这次地震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这次地震为前震-主震-余震型,同时威宁地区3级地震持续活动对该区中强地震的短临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欧品智张贤文文薇亚梁操徐祥
关键词:M地质构造背景地震序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