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61200)
-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3
- 相关作者:万春黎杜茂安张承东陈威乔俊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土壤粒度对石油微生物降解行为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究生物降解石油污染土壤过程中土壤组成粒度与有机物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方法]对用石油污染土壤的不同来源(土层深度不同)不同土壤粒度(〈63μm;63~2 000μm)进行生物降解试验。[结果]新污染的浅层土壤石油碳氢化合物(TPH)的降解率达到52.2%,而深层土壤内的TPH降解率较低。污染时间较长的土壤TPH降解率较新污染的土壤要低很多。在所有试验中,正烷烃都已耗尽。随着土壤老化,浅层土壤生物降解效果明显,大颗粒土壤几乎没有被降解。经GC-FID分析,平衡碳原子数(ECN)〉15~20的TPH难以降解。这种现象在深层土壤中比浅层土壤中更明显,说明土龄影响化合物成分的分布;老化的土壤具有相同成分:高分子结构ECN〉15。[结论]该研究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石油微生物的利用提供参考。
- 于春光唐金花张寒冰杜茂安万春黎
- 关键词:石油微生物生物降解
- 一株石油降解菌的生长特性被引量:3
- 2009年
- 为了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微生物修复的应用并提供高效的微生物种源,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1株细菌D7,考察了该细菌对原油的降解效果,采用GC-MS测定原油降解前后的组成,并进行了原油的降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菌株D7能够自身产生表面活性剂,并通过降解石油来获得能量以维持自身的生长与繁殖。16SrRNA测序结果表明,菌株D7和桔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urantiac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8%。菌株D7的动力学系数为0.13 d-1,分别高于菌株C9的0.09 d-1和菌株A1的0.035 d-1。原油中低相对分子质量组分比高相对分子质量组分更容易被菌株D7降解。
- 万春黎杜茂安杨巧利高翀施雪华
- 关键词:石油降解表面活性剂
-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管理和成本分析
- 随着石油污染土壤的日益严重,生物修复技术也日益重要,对生物修复技术进行管理是利用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基本需求。本文详细探讨了环境管理,包括修复方法的选择,技术管理,过程控制和风险管理。并开发用来表征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 唐景春孙青
-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风险管理
- 文献传递
- 污泥厌氧发酵工艺的产氢效能与细菌种群特征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产氢效能与微生物种群间的关系,为产氢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经碱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3种典型的pH条件(酸性5.0、中性7.0、碱性11.0),研究剩余污泥发酵产氢量、底物降解情况以及产氢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演替规律.结果碱性条件下的产氢量最大可以达到14.4 mL/g.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显示出,碱性条件下典型的产氢菌属主要有Clostridium sp.、Enterococcus durans、Eubacterium sp..结论碱性条件下的产氢可能主要与蛋白质的降解关系最密切,同时Eubacterium sp.只在碱性发酵装置中存在,推断是导致产氢量差异的重要原因.
- 杨雪万春黎杜茂安李观元万芳
- 关键词: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细菌种群
-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影响修复效果和土壤毒性的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研究了不同生物修复方式对油田区长期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分析了石油污染物同微生物变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变量的典型相关性。在90d的修复过程中,对土壤中石油烃、微生物性质变量、土壤理化性质变量以及土壤毒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添加氮磷钾复合肥、褐煤粉和诺沃肥的生物刺激方法对土壤中总石油烃及饱和烃的去除率最高。添加菌剂的生物强化方法对土壤中芳香烃和16种多环芳烃的去除率最高,且土壤毒性降低最明显。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总石油烃和饱和烃的降解与总异养菌数、脱氢酶活性、脂肪酶活性及氮的含量相关;土壤中芳香烃的降解与石油烃降解菌数有关,并对修复后的土壤毒性产生影响。
- 乔俊李志芬费鹏霍金仙石春力
- 关键词:生物修复石油土壤毒性
- 添加不同营养助剂对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0年
-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NPK复合肥、诺沃肥和腐殖酸三种物质不同配比添加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在60d的修复实验中,定期取样测定土壤含油量、总异养菌数、石油烃降解菌数和脱氢酶活性,并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修复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NPK肥的添加和NPK肥-诺沃肥-腐殖酸复合添加能够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微生物多样性和脱氢酶活性.在含油量为84600mg.kg-1的土壤中,添加营养助剂的处理60d后石油烃降解率为31.3%—39.5%,不添加营养助剂的石油烃降解率仅为3.5%.NPK肥-诺沃肥-腐殖酸复合添加对石油烃的降解率要高于NPK肥的单独添加(高8%),其原因可能是诺沃肥-腐殖酸能够有效提高土著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微生物的多样性,增强石油烃的降解.
- 乔俊陈威张承东
- 关键词:生物修复微生物活性PCR-DGGE
- 微生物降解甲基叔丁基醚及其关键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减少机动车排放的CO和O3等污染气体,提高汽油的辛烷值,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燃料氧化剂而广泛应用于汽油中。与此同时,由于MTBE具有很高的水溶性和难降解性,使用过程中的泄露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其自身的化学特性也给去除环境中的MTBE增添了很多困难。生物降解是土壤地下水修复中公认的有效又可以节省成本的方法。国外已经报道MTBE能在好氧或厌氧的条件下被微生物通过直接代谢或共代谢的方式而降解,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尤其在降解机理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空白。本文对能够降解MTBE的微生物进行了总结,并且重点阐述了在MTBE降解过程中起作用的关键酶。
- 张瑞玲李鑫钢隋红郑艳梅黄国强刘雪艳
- 关键词:甲基叔丁基醚生物降解单加氧酶P450酶
- 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小试模拟系统中土壤性质与微生物特性变化被引量:19
- 2010年
- 利用生物刺激(BS)、生物刺激+生物强化(BS+BA)2种方案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考察了不同处理小试模拟系统中石油烃及16种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率、土壤pH值、表面张力、脱氢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腐殖酸、诺沃肥和生物有机钙等土壤改良剂及营养盐的加入使土壤盐碱环境得到明显改善,pH值由8.1~8.2降低至7.6~7.8,并随着酸性代谢产物的累积降低至6.6~7.0.随着微生物活动BS+BA与BS处理土壤溶液表面张力分别由72.2,71.8mN/m降低到64.9,67.2mN/m,提高了石油烃的生物可利用性.对比2组小试系统,BS+BA处理修复效果更加显著,对石油烃、总PAHs的降解率可达到50.8%,69.2%,而BS处理为40.5%和61.2%.其中添加菌剂对5~6环PAHs的去除效果明显.不同修复策略对土壤微生物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土壤脱氢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 郭婷张承东张清敏
-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 胜利油田污染土壤的生态毒性评价
- 对胜利油田污染土壤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实验测得油田土壤含油率为105700mg·kg-1,重金属除Zn含量超标外,其他均低于国家Ⅲ类标准。动物毒理实验以蚯蚓死亡率和体重抑制率为实验终点,测得污染土壤对蚯...
- 孙青唐景春
- 关键词:胜利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生态毒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