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200932)

作品数:20 被引量:54H指数:6
相关作者:刘清华蒋东方张振明胡德宏陈雪冬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中毒
  • 16篇急性中毒
  • 10篇毒物
  • 4篇中毒原因
  • 4篇急性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农药
  • 2篇群发
  • 2篇群发性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病例分布
  • 1篇动物
  • 1篇动物中毒
  • 1篇毒物分析
  • 1篇毒物种类
  • 1篇植物中毒
  • 1篇中毒病
  • 1篇中毒病例
  • 1篇中毒程度

机构

  • 13篇广西医科大学
  • 10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4篇刘清华
  • 10篇蒋东方
  • 6篇张振明
  • 6篇胡德宏
  • 1篇陈雪冬

传媒

  • 3篇中国职业医学
  • 3篇中国临床新医...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内科

年份

  • 1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男女急性中毒原因与毒物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广西男女性急性中毒的中毒原因与毒物特点。方法通过查阅63家医院2005-2009年的急性中毒病历收集资料,作男女间的总体发病、中毒原因、中毒毒物的分类分析。结果在6 004例病例中,女性(3 189例)高于男性(2815例),男女之比1∶1.13;其年龄:女性以20~60岁组(73.25%)高于男性(63.91%),而男性则以<19、>61岁2组(24.97、11.12%)高于女性(17.40、9.34%);其中毒原因:以意外性原因中毒病例(39.02%)最高、其次自杀性(31.50%);其中毒毒物:以农药类毒物的中毒病例(42.42%)最高,其次为化学类(17.72%),2类毒物的病例数占男女总病例数的60.14%。女性病例分析:其原因以自杀性中毒病例(39.92%)最多,其次为意外性(36.56%),其毒物以农药类的病例数(46.47%)最多,其次为化学类(19.07%)。男性病例分析:其原因以意外性中毒病例(41.81%)最多,其次为误食性(25.97%);其毒物以农药类中毒病例(37.83%)最多,其次为化学类(16.20%)。结论意外性和自杀性中毒原因与农药类和化学类毒物为广西地区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与毒物,其中女性以农药类毒物所致自杀性急性中毒为主,男性则以化学类毒物所致的意外性急性中毒为主。
蒋东方刘清华
关键词:急性中毒中毒原因
广西不同年龄组急性中毒特点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广西各年龄组急性中毒原因与毒物。方法调查63家医院收集6 005例急性中毒,作各年龄组间相关因素病例数比较。结果各年龄组间城乡男女病例数比较:20~35和36~60岁组(2 038、2 080例)占总病例68.81%,以城镇20~35和农村36~60岁组女性(554、768例,占同组病例数的27.18%、36.92%)最多。各年龄组间各中毒原因病例数比较:<19岁组误食性、20~35岁组自杀性、36~60与>61岁组意外性(537、893、852、249例,占同组病例数的42.65%、43.67%、40.80%、40.62%)为最多。各年龄组间各类毒物病例数比较:4个年龄组均以农药类病例数最多(各为:372、885、997、293例,占同组病例数的29.62%、43.23%、47.73%、47.80%)。城乡20~60岁组女性中毒原因与毒物分析:城镇女性两个年龄组的意外原因(269、178例,占同组病例数的48.56%、53.45%)和化学类病例数(196、116例,占同组病例数的35.38%、34.83%)最多;而农村女性两个年龄组的自杀原因(444、368例,占同组病例数的66.17%、47.92%)和农药类病例数(494、548例,占同组病例数的73.62%、71.35%)最多。结论广西急性中毒以20~60岁人群为主,其中女性最多;以农药类与化学类致自杀与意外中毒为主,城乡间中毒原因与毒物类别有明显不同。
蒋东方张振明刘清华
关键词:急性中毒年龄分组
广西2007—2011年急性中毒主要毒物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急性中毒主要毒物分布特征,为急性中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省2007—2011年11个市63家医院的5 984例急性中毒病例与导致中毒的531种毒物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中毒发生时间范围、地区、毒物种类与中毒原因等进行分组与分类分析。结果单年、间断与常年中毒毒物数分别占总毒物数的60.08%、29.76%、10.17%,中毒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8.96%、13.03%、78.01%。常年中毒毒物组98.15%毒物中毒例数≥10例,单年中毒毒物组和间断中毒毒物组以中毒例数<10例多见,分别占98.43%和87.34%。常年中毒毒物种类以农药类、其他类和药物类毒物多见,共占77.78%;中毒病例数以农药类、化学品类和其他类毒物中毒多见,共占79.13%;中毒病例以发生在农村地区多见,占64.90%,35.10%发生在城镇地区。农村中毒病例以农药类为主,占66.40%;而城镇中毒病例则以化学品类、其他类和药物类中毒多见,共占78.40%。中毒原因以意外、自杀和误食多见,共占93.76%。农药类、药物类毒物主要中毒原因为自杀,化学品类、动物类和其他类毒物主要中毒原因为意外,而植物类毒物主要中毒原因为误食。结论本省急性中毒的主要毒物为常年中毒毒物,主要由农药类、化学类、药物类与其他类毒物构成,中毒地区分布具有城乡差异,意外、自杀、误食为常见中毒原因等特点,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急性中毒防治控制工作。
张振明胡德宏蒋东方
关键词:急性中毒毒物中毒原因植物中毒动物中毒
广西地区毒物致急性中毒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影响毒物致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方法查阅病例,收集相关资料,并作核心毒物分析。结果在设定的24种影响因素中,14种因素(占总因素数的58.33%)的核心毒物为农药类,2种为化学物类,2种为医药类,1种为动物类,5种为其他类。按照病例分布划分的三级评价标准,分别有9、7、8种因素与相应核心毒物分别达到高度、较高与一般相关本方法可以了解每种因素对每类毒物在急性中毒发生中的影响程度和分析一个特定地区内引起急性中毒的主要毒物及其特点。
刘清华蒋东方
关键词:急性中毒影响因素病例分布
国内关于急性中毒防控救援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13年
从1994年有人根据国内当时急性中毒发病形势与救治现状,提出必须建立中毒控制中心,以促进急性中毒的快速咨询、快速检测、快速诊断与救治;到当前有人通过综合分析,根据急性中毒发生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快速性和高度致命性,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性,对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以及急性中毒在流行病学与临床救治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等特点,提出要提高急性中毒的救治成功率,除了必须提升医疗机构的救治水平,还应结合现代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创建急性中毒救治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本文就此期间所见文献对我国有关急性中毒防控与救援现状作如下概述,以供参考。
张振明蒋东方
关键词:急性中毒
广西地区6005例急性中毒毒物5年动态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引起急性中毒毒物的5年动态变化特点。方法通过查阅病历和收集资料,进行毒物5年动态分析。结果在6 005例病例与532种毒物中,1、2~4和5年组的毒物与病例分布依序分别为60.15%与8.94%、29.70%与12.99%、10.15%与78.07%;在各年组内的各类毒物数与病例数构成比比较,1~4年组以医药类最高(42.50%与27.56%、50.55%与42.91%、47.06%与39.27%、39.39%与36.45%),5年组则以农药类最高(46.30%与48.12%);平均每种毒物病例数在1、2~4和5年组依序为1.68、4.94、86.81例。结论以5年组毒物的致病性最强,尤其是农药类,应作为广西地区急性中毒防控重点。
蒋东方刘清华
关键词:急性中毒
广西地区群发性与散发性急性中毒特点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群发性与散发性急性中毒的特点。方法选取2005—2009年广西11个市的36家市级医院、12家县级医院和15个乡镇卫生院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6 0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群发组641例,散发组5 369例。由专家制定调查方案与表格,统计中毒地点(家里、学校、工作场地、餐馆、娱乐场所或其他)、中毒原因(意外性、职业性、误食性、医疗性、自杀性或其他)、毒物类别(化学类、农药类、医药类、植物类、动物类、感染类或其他)、中毒程度(轻、中、重度)、治疗效果(治愈、后遗症、死亡)。结果群发组与散发组中毒地点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08.57,P=0.00);两组家里、学校、工作场地、餐馆和其他场地中毒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群发组与散发组中毒原因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46,P=0.00);两组意外性、误食性、医疗性、自杀性和其他原因中毒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群发组与散发组毒物类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76.14,P=0.00);两组化学类、农药类、医药类、植物类、动物类、感染类和其他类毒物中毒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群发组与散发组不同中毒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50,P=0.00)。群发组与散发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41,P=0.68)。结论群发性急性中毒的人群聚集性较强,对毒物的"未知性"较明显,致中毒毒物种类多,中毒程度较轻;而散发性急性中毒,中毒环境的人群聚集性较弱,中毒原因较多,对毒物多有所认识,致中毒的毒物种类较少,中毒程度较重。
蒋东方胡德宏张振明刘清华
关键词:中毒毒物
广西市、县、乡三级医院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收集了63家各级医院2005—2009年收治的6 011例急性中毒病例,分别进行三类医院完成救治例数、病例中毒程度、救治效果、救治方法以及中毒病例入院前现场处理分析,对当前广西市、县、乡三级医院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张振明蒋东方刘清华
关键词:急性中毒救治疗效
2005—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药和其他化学物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药与其他化学物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查阅分析2005—200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1个市63家医疗单位各种原因的4483例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急性化学物中毒患者1054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2328例。急性化学物中毒患者的职业分布以无职业和务工者最多(53.28%);地区分布以城镇为主(67.81%);中毒原因与途径以意外中毒(86.87%)、吸入中毒(86.91%)为主。急性农药类中毒患者的职业分布以务农者最多(77.10%)、地区分布以农村为主(90.53%)、中毒原因与途径分别以自杀性(59.39%)、经口中毒(80.46%)为主。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急性化学物中毒与急性农药中毒的职业与地区分布、中毒原因与途径有明显不同。
蒋东方张振明胡德宏
关键词: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特点
广西2005~2009年引起急性中毒的相关毒物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广西引起急性中毒的毒物分类及其特点。方法对6 005例中毒病例采用四级毒物分类法结合中毒病例分布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6 005例中毒病例的毒物达532种,其中17种主要毒物引起的中毒病例数占总中毒病例数的62.38%,而另515种毒物引起的中毒病例数仅占总中毒病例数的37.62%;将这些毒物分为4个源类、10个性类,能大体上将调查中发现的毒物进行归类,并反映出各种急性中毒毒物的主要特点。结论广西的毒物种类较多,但由此引起的中毒病例分布具有相对集中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这些毒物分布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
胡德宏蒋东方刘清华
关键词:急性中毒毒物中毒病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