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21A46)

作品数:14 被引量:124H指数:7
相关作者:冯前进牛欣李海燕杜红杜先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学院山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微乳
  • 4篇内酯
  • 4篇穿心莲
  • 4篇穿心莲内酯
  • 3篇液相色谱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胃溃疡
  • 3篇相色谱
  • 3篇溃疡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血清
  • 2篇药物
  • 2篇药物动力学
  • 2篇在家
  • 2篇在体肠
  • 2篇在体肠吸收

机构

  • 14篇北京中医药大...
  • 10篇山西中医学院
  • 4篇山西中医药大...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14篇牛欣
  • 14篇冯前进
  • 10篇李海燕
  • 10篇杜红
  • 5篇杜先华
  • 5篇徐荣廷
  • 3篇王海燕
  • 3篇刘亚明
  • 3篇郭建友
  • 2篇叶明磊
  • 1篇董晓英
  • 1篇王永辉
  • 1篇翟志光

传媒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8
  • 3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良姜油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研究高良姜油抗胃溃疡(GU)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ICR小鼠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0.014 g/kg),良附丸组(2 g/kg),高良姜油高、中、低剂量(8、42、ml/kg)组,预防给药6d后,采用利血平致GU小鼠模型,收集小鼠胃液,测定胃液量、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及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良姜油高、中剂量组,良附丸组,奥美拉唑组均能抑制利血平致GU小鼠模型胃液量、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且能增加血清NO水平和SOD活性,降低MDA水平;但中剂量组胃蛋白酶活性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良姜油抗GU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酸、抗氧化、增强保护因子有关;高良姜油高剂量抗氧化与增加血清NO水平的作用与良附丸相当。
王海燕刘亚明牛欣冯前进李海燕郭建友
关键词:胃溃疡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穿心莲内酯口服微乳与穿心莲内酯片在家兔体内生物利用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通过检测给药后家兔血浆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比较微乳制剂与片剂的生物利用度的差异。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段家兔体内血浆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用3p87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模拟。结果穿心莲内酯微乳和穿心莲内酯片药动学参数分别为:微乳:AUC0-7=1406.72μg·mL-1·min,Tpeak=27.08min,Cmax=5.37μg/mL;片剂:AUC0-7=877.37μg·mL-1·min,Tpeak=61.04min,Cmax=3.06μg/mL。结论穿心莲内脂微乳制剂达峰时间较短,且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穿心莲内酯片。
杜红牛欣冯前进叶明磊
关键词:生物利用度药物动力学
基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川芎微乳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川芎微乳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利用肾上腺素致血瘀大鼠模型,预防给予不同剂量的川芎微乳和川芎水煎液,观察药物对凝血时间、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川芎微乳对肾上腺素所致血瘀大鼠模型有一定程度延长凝血时间、降低大鼠血液黏度、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的作用,且某些指标效果优于水煎液组。结论川芎微乳有良好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该作用强于一般水煎液。
杜红牛欣冯前进董晓英徐荣廷
关键词:川芎微乳活血化瘀肾上腺素
高良姜油对胃溃疡小鼠模型血清胃动素、生长抑素、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被引量:27
2011年
目的:观察高良姜油对胃溃疡小鼠模型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ICR小鼠随机分成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良附丸组(2 g.kg-1)、消旋山莨菪碱片组(0.005 g.kg-1)、高良姜油低、中、高剂量组(2,4,8 mL.kg-1)。预防给药6 d后,采用利血平致胃溃疡小鼠模型,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①各治疗组均能降低利血平致胃溃疡小鼠模型溃疡指数及提高溃疡抑制率(P<0.01)。②高良姜油高、中剂量组,良附丸组、消旋山莨菪碱片组均能降低胃溃疡小鼠模型血清MOT,SP含量(P<0.01,P<0.05),升高血清SS含量(P<0.01,P<0.05);高良姜油高剂量组能升高血清VIP含量(P<0.01),但中剂量组血清VIP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良姜油抗溃疡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清MOT,SP的含量,升高血清SS,VIP的含量有关。
王海燕刘亚明李海燕冯前进郭建友牛欣
关键词:胃溃疡胃肠激素胃肠平滑肌
栀子苷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研究栀子苷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的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UV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酚红和栀子苷的含量。考察药物质量浓度、不同肠段对栀子苷吸收的影响。结果栀子苷20~120μg·ml-1对小肠吸收速率常数如无影响;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腼值分别为0.0240、0.0251、0.0234、0.0239h-1,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栀子苷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为被动扩散。栀子苷具广泛的吸收窗,可制成缓释制剂。
杜先华牛欣冯前进杜红李海燕
关键词:栀子苷肠吸收动力学紫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穿心莲内酯微乳在大鼠体内的吸收行为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以穿心莲内酯微乳为对象,探讨微乳制剂在大鼠体内的吸收行为。方法采用大鼠原位灌注实验法,测定质量浓度分别为1、2、4、8 g/L,pH值分别为7.8、7.0、6.18、5.4的穿心莲内酯微乳在大鼠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率,观察微乳制剂的最佳吸收部位、以及质量浓度、pH值等制剂因素对吸收行为的影响。结果穿心莲内酯微乳在胃部的吸收率随pH值降低而增加,pH值为5.4的吸收率可达40.3%;质量浓度的变化对穿心莲内酯微乳在胃部的吸收率没有显著影响。在小肠的吸收率也随pH值降低而增加,质量浓度的变化对其在整肠的吸收有显著影响,在小肠的吸收能力依次为回肠>结肠>空肠>十二指肠>直肠。结论微乳制剂在胃部有极高的吸收,有pH依赖性,无饱和性,属被动转运;在小肠中的最佳吸收部位集中在小肠中、后段,有pH依赖性和饱和性,吸收机理比较复杂,可能存在2种以上的吸收形式。
杜红牛欣李海燕徐荣廷冯前进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微乳原位灌注
染料木素自微乳在家兔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染料木素自微乳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分别灌胃染料木素自微乳和染料木素CMC-Na混悬液,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样品中染料木素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染料木素自微乳和染料木素混悬液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0h)分别为(24.90±1.24)和(10.71±0.86)μg·h·mL-1,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4.02±0.20)和(0.99±0.04)μg·m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h和4h,染料木素自微乳较染料木素混悬液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32.49%。结论染料木素自微乳可显著提高染料木素的生物利用度。
杜先华牛欣冯前进徐荣廷杜红李海燕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药物动力学相对生物利用度
良附微乳和良附丸中高良姜素药代动力学比较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建立家兔血浆中高良姜素浓度的HPLC分析方法,并对良附微乳和良附丸中高良姜素药代动力学进行比较。方法家兔分别灌胃良附微乳和良附丸后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样品中高良姜素的浓度,用3P87程序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良附微乳在家兔体内药动学符合一级单室开放模型,达峰时间(tpeak)为0.75h,血药峰浓度(Cmax)为38.46μ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29.42(μg·h)/L,消除半衰期(t1/2ke)为1.47h,良附丸中高良姜素的血药浓度未能检测出。结论HPLC法简单可靠,可用于良附微乳中高良姜素的血药浓度分析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微乳可促进高良姜素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杜先华牛欣徐荣廷杜红冯前进
关键词:良附丸高良姜素高效液相色谱法药代动力学家兔
HPLC测定良附口服液中α-香附酮的含量被引量:7
2007年
翟志光牛欣冯前进王永辉
关键词:HPLC测定Α-香附酮口服液《中国药典》香附挥发油薄层扫描法
穿心莲内酯微乳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机理研究
2011年
目的以穿心莲内酯微乳为对象,探讨微乳制剂的吸收机理及影响吸收的因素。方法采用大鼠原位灌注实验法,探讨载体抑制剂、能量抑制剂、P-糖蛋白抑制剂对穿心莲内酯微乳在大鼠小肠内吸收行为的影响。结果穿心莲内酯微乳在小肠的吸收需要载体;受到P-糖蛋白外排作用的影响;可能不耗能。结论微乳制剂在小肠中可能存在被动转运和淋巴吸收2种吸收机理。
杜红李海燕徐荣廷牛欣冯前进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微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