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1]873)
- 作品数:60 被引量:531H指数:12
- 相关作者:冯建明李文倩刘德若周智广郭永庆更多>>
- 相关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协和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凉膈散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 探讨中药方剂凉膈散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入住天津市天津医院和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符合柏林诊断标准的ARDS患者52例,按抽签法分为中药组24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化痰、机械通气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中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凉膈散配方颗粒(连翘30 g、黄芩10 g、栀子 10 g、竹叶10 g、大黄10 g、薄荷6 g、芒硝6 g、甘草15 g),加水冲至50 mL,早、晚鼻饲或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合指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氧合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NF-α、PEE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中药组治疗后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氧合指数(mmHg, 1 mmHg=0.133 kPa):267.45±38.67比235.26±30.62,TNF-α(mg/L):24.37±5.46比28.31±5.41,PEEP (cmH2O,1 cmH2O=0.098 kPa):4.58±1.61比5.93±1.61,均P〈0.05〕.结论 凉膈散可有效清除ARDS患者体内的炎症介质,改善呼吸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 戴甜曹书华杨晓龙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凉膈散肿瘤坏死因子-Α氧合指数呼气末正压通气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疗进展被引量:6
- 2018年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涉及多个医学领域的危重症疾病,其发病率较低,但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母婴病死率较高。AFLP的发病由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尽快做出早期识别和诊断,以减少严重并发症和改善预后。AFLP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均应及时终止妊娠,同时予以多学科的综合支持治疗,严重时需行人工肝治疗,甚至肝移植,以达到较好的预后。未来,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将为AFLP的早期诊治提供希望。
- 杨书英王勇强
-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人工肝
- 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评估肺段切除的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肺段切除治疗肺部良恶性疾病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43例,肺段切除术组29例,肺叶切除术组59例。将肺段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同期肺叶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频数匹配。对围手术期因素、肿瘤相关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肺段切除平均手术时间210 min;术中出血量166 ml;术后胸腔引流量2 147 ml,术后拔管时间6 d。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肺段切除术治疗肺良、恶性疾病的手术时间(P>0.999)、术中出血量(P=0.207)、术后胸腔引流量(P=0.946)、拔管时间(P=0.804)及术后并发症(P>0.999)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肺叶切除术相比,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时间(P=0.462)、术中出血量(P=0.783)、术后拔管时间(P=0.072)、术后并发症(P>0.999)、复发及转移率(P=0.417)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肺段切除术组N1淋巴结清扫个数(P=0.033)及站数(P=0.024)要少于肺叶切除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终点两组无瘤生存率(P=0.373)及总生存率(P=0.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适用于肺良性疾病位置较为局限的患者以及部分肺功能欠满意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 张真榕刘德若郭永庆石彬田燕雏宋之乙梁朝阳冯宏响
- 关键词: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肺良性疾病
- 不伴心脏缺陷的22q11.2经典微缺失所致的部分性DiGeorge综合征2例被引量:6
- 2014年
- 病例1:患儿,男,1岁20d。主诉:生后反复发热咳嗽,痰声明显,经常流黄鼻涕,有鼻窦炎。运动及智力发育落后,现不能扶站,语言发育落后,仅能发爸的单音。吃奶时间明显延长。新生儿期有持续低钙血症伴抽搐,甲状旁腺素明显减低,期间有明显肺炎。
- 贺建新张珅韩彤立于飞鸿刘秀云徐保平申昆玲江载芳
- 关键词:DIGEORGE综合征心脏缺陷部分性微缺失甲状旁腺素反复发热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前后的生化指标变化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研究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前后相关实验指标变化情况,评估腔内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筛选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科收治并行TEVAR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60例,分别检测其术前及术后生化指标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的变化情况。结果 60例患者TEVRA前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总数平均值均高于正常范围,术前及术后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TEVAR前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平均值均高于正常范围,其中谷丙转氨酶升高占30%,谷草转氨酶升高占21.7%,TEVAR后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明显低于术前(P<0.05),其平均值下降至正常范围。TEVAR前尿素氮、肌酐及胱抑素C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其中尿素氮升高占31.7%,肌酐升高占30%,胱抑素C升高占35%,TEVAR后尿素氮及肌酐明显下降(P<0.05),胱抑素C比术前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 TEVAR可以明显改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肝肾功能,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近期效果良好,但远期效果还需大样本长期随访。
- 逯党辉翟水亭李天晓朱绍成张志东梁凯王国权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肝功能肾功能
- 从血管内皮损伤探讨是否存在健康的肥胖人群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肥胖人群是否存在健康肥胖亚型.方法 受试者分为体重正常代谢正常(NMN)组40例、肥胖代谢正常(OMN)组36例及肥胖代谢紊乱(OMA)组40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等人体学参数;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体脂分布;用ELISA测量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比较NMN、OMN及OMA组之间血管内皮损伤的差异.结果 血清vWF浓度,OMN和OMA组分别为(733.6±86.2)U/L和(809.2±46.3)U/L,均高于NMN组的(466.9 ±65.3)U/L,P<0.05;OMA组高于OMN组,P<0.05.腰部脂肪含量百分比(AFM%)、BMI、腰围身高比(WHtR)、腰围、hs-CRP、体重、臀围及躯干脂肪含量占躯干重量的百分比(TFM%)几个因素中,血清vWF的主要影响因素为AFM%、BMI和hs-CRP.结论 (1)成人肥胖人群即使无代谢紊乱,其内皮细胞也已出现损伤,不存在健康的肥胖人群;(2)成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因素为AFM%、BMI和hs-CRP.
- 严款杨晓洁姚晓红黄干周智广刘石平
- 关键词:肥胖症内皮细胞WILLEBRAND因子
- 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3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158):对照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组(B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方法,右美托咪定组(B组)于麻醉诱导后先以1μg/(kg·10min)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然后以0.5μg/(kg·h)维持剂量输注至术毕,对照组(A组)输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切皮前(T1)、切皮时(T2)、劈胸时(T3)、搭桥前(T4)、搭桥时(T5)和手术结束时(T6)记录和测定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心排血量(CO)、外周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重、身高、心功能、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和T5测得HR、MAP较切皮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右美托咪定组比较,对照组T2、T3和T5各时间点测得HR、MAP、MPAP、SVR、PV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10min)负荷剂量,继以0.5μg/(kg·h)维持剂量输注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 刘超程兆云宋先荣李晓慧刘富荣丁付燕王晓航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流动力学
- CAR-T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肿瘤,其生存期从数月到15年以上不等,其特点是浆细胞在骨髓中恶性增生并广泛浸润,并最终引起肾功能损害,反复感染,贫血和骨骼破坏。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伴随着硼替佐米、卡非唑米以及Ixazomib等新药在MM中的应用,使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大约已经延长到了6年。
- 赵长明李文倩冯建明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T细胞中位生存期肾功能损害
- 快速反应小组的构建及运行效果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成立快速反应小组对普通病房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建立快速反应小组,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运行快速反应小组联合院内急救医疗小组急救模式,并加强质量控制。结果快速反应小组运行1年后,院内急救医疗小组启动率下降(P<0.05),非计划性ICU入住率下降(P<0.01)。结论运行快速反应小组有助于医护人员对危重患者的辨别和反应能力,降低心跳骤停和猝死等恶性事件发生,减少非计划性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率。
- 虞立姜金霞王春英陈瑜房君洪都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各代谢指标的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其与糖、脂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370例原发性高血压门诊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并测定空腹血脂、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2hPG)、餐后2h血胰岛素(2hINS)。根据CIMT评价大血管病变程度。结果对CIMT进行三分位分组,CIMT≥0.66mm组的年龄、高血压病程、2hPG、腹围、体质指数、脉压、收缩压水平均显著高于CIMT<0.55mm组(P值分别<0.01、0.05)。CIMT与2hPG(r=0.190,P<0.01)和FINS(r=0.158,P<0.05)呈正相关。以CIMT为因变量,代谢相关因素为自变量逐步纳入回归模型,年龄(β=0.227)、腹围(β=0.218)、脉压(β=0.225)是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增龄、中心性肥胖及血压控制水平是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大血管病变与糖脂代谢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 刘莹李晓牧陆志强易茜露饶圣祥曾蒙苏何婉媛高鑫
- 关键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