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中医学院自然科学研究课题(P2008017)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希琳张喜娟更多>>
相关机构:桂林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中医学院自然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大椎
  • 1篇大椎穴
  • 1篇动脉
  • 1篇血瘀
  • 1篇血瘀证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治疗
  • 1篇配合针刺治疗
  • 1篇气滞
  • 1篇气滞血瘀
  • 1篇气滞血瘀证
  • 1篇椎动脉
  • 1篇椎动脉型
  • 1篇椎动脉型颈椎...
  • 1篇瘀证
  • 1篇颈椎
  • 1篇颈椎病
  • 1篇夹脊
  • 1篇夹脊穴
  • 1篇拔罐

机构

  • 1篇桂林市中医医...

作者

  • 1篇张喜娟
  • 1篇王希琳

传媒

  • 1篇广西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大椎穴刺络拔罐配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气滞血瘀证椎动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颈3~6夹脊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大椎穴刺络拔罐,针刺1个疗程后(10天)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高切速全血粘度(比)、低切速全血粘度(比)、血浆粘度(比)、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高切速全血粘度(比)、低切速全血粘度(比)、红细胞电泳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症状积分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大椎穴刺络拔罐配合针刺颈夹脊穴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疗效优于常规针刺颈夹脊穴。
王希琳张喜娟
关键词:气滞血瘀证刺络拔罐夹脊穴大椎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