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389) 作品数:13 被引量:78 H指数:6 相关作者: 肖军 史占军 王健 张赟 严格 更多>> 相关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术前胫骨力线X线定位对提高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力线的作用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力线是取得长期疗效的关键因素,但是传统手术方法并不能取得满意的假体力线结果,本研究探讨术前胫骨力线X线定位对改善术后假体冠状位力线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需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6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其中术前定位组54例,传统手术组52例。术前定位组术前采用X线定位胫骨冠状力线并在皮肤上标志,术中胫骨截骨冠状位力线参照术前标志线。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假体冠状位力线的差异以及2组患者术后力线不良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假体股骨角,以及股骨假体力线不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前定位组术后胫骨假体角以及下肢力线角均优于传统手术组(分别为91.01°vs.91.86°,P=0.01;181.48°vs.182.17°,P=0.04),术前定位组胫骨假体力线不良率以及下肢力线角不良率比传统手术组少(分别为7.4%vs.25%,P=0.01;5.6%vs.23.1%,P=0.01)。结论:术前胫骨冠状位力线X线定位不增加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可以有效提高术后胫骨假体以及下肢冠状位力线。 王新光 史占军 郭汉明 肖军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 力线 胫骨 X线 疼痛对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分析疼痛对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水平的影响。方法术后3个月随访初次接受单侧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的骨关节炎患者82例,根据患者出院后的回顾性VAS评分分为无~轻度疼痛组和中~重度疼痛组,测量患者大腿周径,与术前和术后5 d大腿周径进行对比,对比组间大腿周径增幅差值。测量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与术后5d活动度对比,计算组间关节活动度增量差距。测量股四头肌肌力,与术后5d股四头肌肌力进行对比,计算组间股四头肌肌力增幅差异。测量30 m行走时间,了解疼痛程度对术后早期行走速度的影响。结果无痛~轻度疼痛组术后3个月大腿周径较术前增幅(0.94±0.95)%,显著低于中度~重度疼痛组[较术前增幅(8.03±1.99)%,P<0.01]。术后5 d两组膝关节活动度相当,无痛~轻度疼痛组术后3个月屈曲活动度增至(110.93°±12.54°),中度~重度疼痛组则减至(82.18°±12.03°)(P<0.01)。无痛~微痛组术后3个月股四头肌肌力较术后5 d增幅(117.21±22.45)%,显著高于中度~重度疼痛组[增幅(33.78±11.71)%, P <0.01]。术后3个月无痛~轻度疼痛组30 m 平地行走耗时(21.01±4.86)s,显著低于中度~重度疼痛组[耗时(29.39±6.29)s,P<0.01]。结论疼痛显著影响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水平,导致关节肿胀消退迟缓、肌力恢复延迟、关节活动度减低和行走缓慢。 肖军 严格 罗裕强 王健 史占军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疼痛 VAS评分 胫骨前肌肌腱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髓外定位系统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胫骨前肌肌腱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髓外定位系统的作用。方法 59例行膝关节置换术中患者的59个下肢,用X线定位胫骨冠状位力线以及踝关节中点,并在皮肤上标志,标志胫骨前肌肌腱内侧缘纵轴,在内、外踝连线上测量胫骨前肌肌腱内侧缘距离踝关节中点的距离,测量胫骨力线与胫骨前肌肌腱交点到内、外踝连线距离,并用独立t检验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胫骨前肌肌腱内侧缘在内、外踝连线上与踝关节中点距离为(13.32±2.75)mm,胫骨前肌与胫骨力线交点与内外踝连线距离(71.23±6.45)mm,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胫骨前肌肌腱在胫骨远端有2个可以作为膝关节置换术中髓外定位系统中胫骨远端解剖标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王新光 郭汉明 肖军 郑少伟 史占军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 力线 髌股关节形态学与髌骨软化症之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通过MRI进行髌股关节形态学参数测量,分析髌股关节形态与髌骨软化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371例接受膝关节MRI检查的成人患者,诊断为髌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e,CP)者纳入CP组(n=124),排除CP者纳入对照组(n=247),按性别分组计算CP患病率。通过MRI轴位片测量两组患者的外侧髌股角、滑车沟角、滑车沟深和外侧滑车倾斜角,根据软骨损伤的程度进一步将CP组分为CP(轻型)及CP(重型)两组。运用t检验对比CP组与对照组以及CP(轻型)组与CP(重型)组的各个参数组间差异。进一步运用χ2检验分析髌骨倾斜及滑车发育不良与CP的相关性。结果 CP的患病率为33.42%(124/371),女性为49.35%(76/154),男性为22.12%(48/217),女性高于男性(P<0.01);CP组与对照组在外侧髌股角(P=0.00),滑车沟角(P=0.00),滑车沟深(P=0.00)及外侧滑车倾斜角(P=0.02)上均有显著性差异。CP(轻型)组与CP(重型)组在外侧髌股角、滑车沟角、滑车沟深、外侧滑车倾斜角上均未见统计学差异(均P>0.25)。无论是否考虑性别因素,髌骨倾斜与滑车发育不良均与CP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结论髌骨倾斜及滑车发育不良与CP显著相关,但与CP的严重程度无关。 贾梦岩 史占军 肖军 杨德盛 黄志发关键词:髌骨软化症 给药位点差异对透明质酸在膝关节软骨表面覆盖范围的影响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观察给药位点差异对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在膝关节软骨表面覆盖范围的影响。方法 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 收集32例膝关节大体标本, 按股骨髁宽从小到大排列, 并从1~32赋予编号, 奇数编号采用髌骨下给药组(16例, 以髌骨内侧中点为穿刺点), 偶数编号为关节线给药组(16例, 以髌骨内侧缘与下极连线交点为穿刺点)。使用质量浓度为5%的亚甲蓝示踪HA注射液2.5 ml按不同给药位点注射, 完成后将膝关节大体标本固定于Electro Force平台做5°~45°反复屈伸运动, 2 h后切开关节腔观察HA在膝关节软骨表面的覆盖范围。将膝关节表面分为8个区域(髌骨区、股骨滑车区、股骨内侧髁前区、股骨外侧髁前区、股骨内侧髁后区、股骨外侧髁后区、胫骨平台内侧区、胫骨平台外侧区), 按照HA在各区域的覆盖面积赋分, 记录HA在膝关节表面各区域的范围;分析不同给药位点对HA在膝关节表面覆盖范围的影响。结果 股骨髁宽≤7.0 cm时, 髌骨下给药组在胫骨平台外侧区的药物覆盖评分低于关节线给药组, 其他各区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髁宽〉7.0 cm时, 髌骨下给药组在髌骨区、滑车区的药物覆盖评分显著高于关节线给药组, 在股骨外髁前区、股骨内髁后区、股骨外髁后区和胫骨平台外侧区的药物覆盖评分则显著低于关节线给药组。结论 从不同位点给药, HA在小体型(股骨髁宽≤ 7.0 cm)人群膝关节腔内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 但在大体型(股骨髁宽 〉7.0 cm)人群膝关节腔内的分布则显著不同。股骨髁宽 〉7.0 cm时, 髌骨下给药的HA主要分布于髌股关节及前关节腔;关节线给药的HA则主要分布于胫股关节及后关节腔。 罗裕强 史占军 唐元 贾梦岩 蔡忠江 肖军关键词:骨关节炎 透明质酸 髌股关节 透明质酸钠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疗效:52周前瞻性临床随访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采用髌骨下入路注射透明质酸钠(HA)治疗髌骨软化症(CP)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诊断为CP的患者(n=88),根据影像学特点进行分组,表现为早期CP的纳入CP组(n=50),具备骨关节炎表现的纳入髌股关节炎组(n=38)。两组均采用髌骨下给药位点HA注射治疗,每周1次,连续用药5周。评估参数包括首要指标:记录给药前、给药后4、12、26、52周的WOMAC评分和Lequesne指数;次要指标:给药前、给药后1~4周的步行30 m用时、上下楼梯用时。结果两组的患者在给药后4、12、26、52周的WOMAC评分及Lequesne指数分别与各自的给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之间比较,在给药前、给药后4、12周的WOMAC评分及Lequesne指数评分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髌股关节炎组在给药后26及52周的WOMAC评分及Lequesne指数显著高于CP组(P<0.05)。两组的患者在给药后1、2、3、4周的步行30 m用时、上楼梯用时、下楼梯用时均显著改善(P<0.05);而两组之间比较,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髌骨下入路关节腔内注射HA治疗CP疗效显著。HA治疗早期CP的中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出现髌股关节炎的晚期CP。 张帅 贾梦岩 罗裕强 王新光 史占军 肖军关键词:髌骨软化症 髌股关节炎 透明质酸钠 透明质酸 过氧化物酶Ⅰ在骨关节炎软骨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Ⅰ(PrxⅠ)在正常和骨关节炎(OA)膝关节软骨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特点,探讨PrxⅠ与活性氧歧化物和凋亡等在OA软骨表层聚集现象之间的关联。方法分别从正常膝关节提取正常软骨(NC,n=21)和接受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OA患者提取OA软骨(OA,n=21),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PrxⅠ在正常软骨细胞和OA软骨细胞中表达水平的总体差异,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PrxⅠ蛋白在正常与OA软骨表/中/深各层组织表达和分布的特点。结果 Western blot证实PrxⅠ在OA软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软骨组织显著提高2.89倍(t=18.34,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rxⅠ在正常软骨组织的表层、中层和深层呈现较均一的表达,但是,在OA软骨组织中,PrxⅠ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层间差异。PrxⅠ在软骨组织深层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但在浅层细胞中,PrxI的表达水平反而显著减低甚至缺如。结论虽然总体表达水平升高,但PrxⅠ在OA软骨组织表层的表达缺如,可能与OA软骨组织表层活性氧歧化物蓄积和细胞凋亡聚集现象相关。 周亚鹏 史占军 肖军 赵赞栋 卢坤 兰天 张赟 徐勤 薛晓磊关键词: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氩氦刀冷冻联合手术治疗儿童骨肿瘤近期临床研究 2014年 [目的]评价氩氦刀低温冷冻联合手术治疗儿童骨肿瘤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以色列伽里略CRYOHIT低温手术系统联合手术治疗儿童骨肿瘤。6例儿童四肢骨肿瘤患者在麻醉下,经手术开放暴露肿瘤,设置冷冻针间距为2 cm布针,完全覆盖肿瘤区域,实施骨肿瘤超低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和治疗后1个月、半年、1年、2年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患儿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有效5例,复发1例。患肢疼痛及功能活动均有明显改善。影像学资料显示6例病人近期随访无复发,成骨良好,1例病人治疗后3个月复发。[结论]氩氦刀低温冷冻手术治疗儿童骨肿瘤效果良好,具有住院时间短、失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彻底治疗骨肿瘤等特点。 李敏 陈国奋 王健 atik shaikh badshah 郑少伟关键词:氩氦刀 冷冻 儿童 骨肿瘤 不同抗凝药物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比利伐沙班和那曲肝素对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接受初次单侧TKA手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79例,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n=53)和那曲肝素组(n=26)。记录术后切口总引流量、自体血回输量和异体血输血量。测量术前及术后1、3、5 d血常规,通过Gross方程计算TKA术后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结果]利伐沙班组总引流量、回输量分别为(784.34±367.78)ml,(561.89±305.86)ml,与那曲肝素组相当[引流量和回输量分别为(713.46±356.94)ml和(479.62±259.85)ml,P=0.42和0.24]。术后5 d利伐沙班组Hb为(90.68±11.89)g/L,显著低于那曲肝素组(98.77±12.01 g/L,P=0.01)。两种抗凝药的应用对于患者术前、术后1、3、5 d的Hb及Hct总体的影响均不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分别为(1 361.46±601.01)ml,(2 207.40±651.95)ml,与那曲肝素组相当[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分别为(1135.01±755.35)ml,(1 917.09±811.30)ml;P=0.15,P=0.09]。异体血输注率54.72%,输血量(307.55±329.25)ml,与那曲肝素组均无组间显著性差异(异体血输血率38.46%,输血量[(230.77±323.44)ml,P=0.17和P=0.28)]。[结论]相对于那曲肝素,利伐沙班并不增加术后失血量和异体血输血率。 严格 肖军 张赟 王健 李郅涵 张洋 史占军关键词: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利伐沙班 失血量 膝关节置换术髓外定位系统中三种胫骨远端解剖标志物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比较足背动脉、(足母)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作为膝关节置换术胫骨髓外定位系统中胫骨远端解剖标志物的准确性. 方法 以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56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56侧踝关节为研究对象,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测量足背动脉中点、(足母)长伸肌腱外侧缘和趾长伸肌腱内侧缘在踝关节屈曲90°中立位、屈曲90°外旋30°及屈曲90°内旋30°时至踝关节中点的距离,并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其差异. 结果 3种解剖标志物、3种不同体位及两者交互作用的效应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种解剖标志物中,足背动脉离踝关节中点最近,位于踝关节中点外侧(0.20 ±0.21) cm;其次为(足母)长伸肌腱,位于踝关节中点内侧(0.46 ±0.36) cm;最远的是趾长伸肌腱,位于踝关节外侧(0.63±0.30)cm.同一种解剖标志物在不同踝关节体位下与踝关节中点距离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种踝关节体位下3种解剖标志物与踝关节中点的距离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种踝关节体位下足背动脉都最接近踝关节中点. 结论 足背动脉至踝关节中点的距离在踝关节不同体位下均较(足母)长伸肌腱及趾长伸肌腱近,可以作为膝关节置换术髓外定位系统中胫骨远端的可靠解剖标志物. 王新光 史占军 郭汉明 肖军 黄玉良 陈秋兰关键词:胫骨 力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