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2B03)
- 作品数:10 被引量:70H指数:6
- 相关作者:岳钦艳初永宝高宝玉王燕王曙光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德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凝胶色谱法分离聚合氯化铝中Al_(13)形态的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采用缓慢滴碱法制备聚合氯化铝(PAC)溶液,并采用Bio-GelP-100型凝胶层析法将溶液中铝形态进行了分离.采用常规的化学方法(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l-NMR法对分离过程中收集的各级分进行了测定.在分离过程中通过改变洗脱速度,洗脱液离子强度和pH值等实验条件来研究影响分离的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层析分离过程中除被分离物的分子尺寸之外,分子电荷对分离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降低洗脱流速、提高洗脱液离子强度,以及调节合适的pH值都能提高分离效率.通过对实验条件的优化,可以分离得到大量高纯Al13形态(即Alb含量为100%的产品),可占被分离PAC产品总量50%以上.
- 初永宝高宝玉高宝玉岳钦艳王燕
- 关键词:氯化铝AL13柱层析分离纯化
- 聚合氯化铝中纳米Al_(13)形态的混凝效应被引量:9
- 2005年
-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用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并结合絮凝效能和Zeta电位测定结果,对纳米Al13形态以及PAC、AlCl3絮凝过程中絮集物形成和增长的变化差异作了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的不同铝形态分布在混凝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Al13形态是在絮凝过程中起电中和作用的主要形态,可以大大增加颗粒间的有效碰撞率,其凝聚速度和所形成絮集物颗粒大小在实验条件下呈现最大值.而对于PAC,其Alc含量较高,可起到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作用,所以在低投加量表现出较快的絮体增长速率.
- 初永宝高宝玉岳钦艳王燕王曙光
- 关键词:混凝动力学AL13形态
- 聚合氯化铝中Al_(13)形态的分离纯化方法及特性被引量:7
- 2005年
- 采用柱层析法、SO24-/Ba2+沉淀置换法和乙醇-丙酮混合溶剂法对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离提纯,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27AlNMR,TEM,SEM,电位测定法,粒度测定法等多种现代分析仪器和方法对不同分离提纯方法得到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析表征和比较,并初步比较研究了Al13形态的水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分离纯化方法得到的Al13形态具有不同的结构形貌、粒度分布、电性和水处理效果.乙醇-丙酮混合溶剂法得到的Al13形态具有良好的纯度和水处理效果.该研究初步证实了Al13是PAC中的最佳絮凝形态.
- 高宝玉孔春燕岳钦艳王晓娜初永宝王曙光
- 关键词:AL13形态分离纯化分离纯化方法AL13聚合氯化铝混合溶剂法
- Al_(13)形态的凝胶层析分离及分离级分特性对比被引量:5
- 2005年
-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 3 形态,并采用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透射电镜(TEM)和ZATESIZER测定仪对分离纯化过程中所得3个级分进行了分析表征和电荷特性的研究;采用烧杯实验法对3个级分处理实际和模拟水样的混凝效果进行了对比性研究.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TEM结果表明,在层析法分离中级分随着洗脱时间延长按分子的大小依次洗脱下来,因此截取中间组分即可得到含量95 %左右的纳米Al1 3 形态;电荷特性和混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第3个级分其他两者具有更好的除浊、除腐殖酸和脱色效果,并且具有更强的电中和能力,因此Al1 3 形态是一种具有较高正电荷和较高的水解稳定性以及宽的pH适用范围,在给水和废水处理中是一种较为有效的Al形态.
- 初永宝高宝玉岳钦艳王曙光王燕
- 关键词:AL13形态分离纯化柱层析
- 铝系混凝剂的混凝动力学研究:循环剪切力和硫酸根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采用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PDA)对Al13形态、聚合氯化铝(PAC)和AlCl3在混凝过程中絮体的形成以及受到剪切力影响后恢复能力的强弱作了对比性研究.并对三种混凝剂在混凝过程中硫酸根的影响作了一定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l13形态是混凝过程中起电中和作用的主要形态,在絮体形成过程中可以大大增加颗粒间的有效碰撞率,因此较其他形态有较强的絮体凝聚恢复力.在硫酸根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尽管会导致三种混凝剂正电荷的损失,但Al13形态仍能够保持较强的絮凝稳定性和稳定的除浊效率.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进一步证明,在硫酸根离子存在的情况下,体系的zeta电位值不是表征体系脱稳的唯一手段.
- 初永宝高宝玉岳钦艳王燕
- 关键词:AL13形态混凝动力学硫酸根
- 聚合氯化铝中Al_(13)形态水解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并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对比研究了Al13形态、PAC和Al13三种样品水解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Al13形态无论是对于稀释倍数、介质的pH值和水解时间都具有较高的水解稳定性,是给水和废水处理中的一种较为有效的Al形态。
- 初永宝高宝玉岳钦艳王燕
- 关键词:AL13形态水解过程
- 聚合氯化铝中纳米Al_(13)电荷特性及其混凝效果被引量:7
- 2005年
-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并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ZATESIZER 3000HSA测定仪对分离所得纳米Al13形态以及AlCl3和PAC进行了分析表征和电荷特性的对比性研究;采用烧杯实验法对3个样品处理实际和模拟水样的混凝效果进行了对比性研究.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的结果表明,采用层析法分离可得到含量99%左右的纳米Al13形态;电荷特性和混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纳米Al13形态较其它两者具有更好的除浊、除腐殖酸和脱色效果并且具有更强的电中和能力,因此Al13形态是一种具有较高正电荷和较高的水解稳定性,在给水和废水处理中的一种较为有效的Al形态.
- 初永宝高宝玉岳钦艳王燕王曙光
- 关键词:AL13形态
- 高Al_(13)纳米聚合氯化铝的结构表征及混凝效果被引量:15
- 2003年
- 采用AlCl3·6H2O和Na2CO3制备了聚合氯化铝(PAC),并采用SO2-4/Ba2+沉淀-置换法分离提纯了其中的纳米Al13形态,应用27Al-NMR和XRD等现代实验技术对其中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析表征,27Al-NMR结果表明,分离提纯后样品中的Al13含量明显高于PAC,XRD结果表明,Al13的衍射峰出现在2θ角为5~25°之间;混凝烧杯实验表明,纳米级PAC较传统的混凝剂AlCl3、Al2(SO4)3和PAC具有更好的除浊、脱色效果.
- 高宝玉岳钦艳王炳建初永宝
- 关键词:聚合氯化铝AL13分离提纯混凝效果
- 聚合氯化铝中纳米Al_(13)形态的分离纯化及形态表征被引量:22
- 2004年
- 采用超滤法和层析法分离纯化聚合氯化铝 (PAC)中的Al1 3 形态 ,并采用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2 7Al NMR、TEM和粒度测定仪对分离纯化所得的Al1 3 形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超滤法分离纯化的效果受超滤膜的孔径及PAC浓度的影响 ,选择合适孔径的膜和PAC溶液浓度即可以获得高纯度的Al1 3 ,在层析法中则随着洗脱时间延长按分子的大小依次洗脱下来 ,因此截取中间组分即可得到Al1 3 ;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 7Al NMR的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上述 2种方法分离提纯得到的样品中Al1 3 的含量分别可达到 90 %以上和 1 0 0 % .TEM和粒度测定结果表明 ,在B =2 5的PAC溶液中 ,Al1 3 极少以Al1 2 AlO4(OH) 2 4(H2 O) 7+ 1 2 的单体形态存在 ,而是呈两维结构的线性和枝状的聚集体 ,Al1 2 AlO4(OH) 2 4(H2 O) 7+ 1 2 的聚集体尺寸通常在几十至几百nm .
- 初永宝高宝玉岳钦艳王燕刘玉真孔春燕
- 关键词:AL13形态分离纯化
- 纳米Al_(13)的分离方法及混凝效果动态过程的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以相同Al1 3含量、不同浓度的PAC为原料,利用乙醇 丙酮混合溶剂法、SO2 - 4 Ba2 + 沉淀置换法以及柱层析法分离提纯纳米Al1 3形态,同时利用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2 7Al NMR等多种现代分析手段进行分析鉴定,比较其分离效果,并采用烧杯实验法和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对Al1 3形态以及PAC、AlCl3的絮凝效果及絮凝过程中絮集物形成和增长的变化差异作了对比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乙醇 丙酮混合溶剂法对Al1 3分离纯化效果最好,分离所得Al1 3平均粒径大,聚合程度高.柱层析法受柱体积的影响只对低浓度的PAC有较好的分离效果;SO2 - 4 Ba2 + 沉淀置换法虽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但分离过程有其他杂质离子的加入,影响到产品品质.混凝效果和动态实验结果表明,Al1 3形态是在絮凝过程中起电中和作用的主要形态,具有较强的除浊及脱色能力,在混凝过程中当絮体受到剪切力的破坏时Al1
- 高宝玉初永宝岳钦艳孔春燕王晓娜
- 关键词:AL13形态分离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