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701109)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洪珊珊邹冰柯晓燕杭跃跃陆祖宏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法分析高功能孤独性障碍患儿的脑组织密度
- 2008年
- 目的分析学龄孤独性障碍患儿脑组织密度。方法对17例智能正常的孤独性障碍患儿(病例组)以及15名年龄、性别、智商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T1加权三维磁共振成像扫描,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法(VBM)比较两组脑灰质及脑白质密度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孤独性障碍患儿右侧小脑前叶的脑灰质密度低,右前扣带回、右额中回区域的脑白质密度低,双侧顶下小叶、右缘上回、右中央后回、右颞上回、右小脑后叶、左楔前叶、左楔叶的脑灰质密度高(P〈0.001)。结论智力正常的学龄孤独性障碍患儿脑组织密度异常明显,且部位广泛。
- 柯晓燕洪珊珊邹冰汤天宇李惠国周振宇杭跃跃阮宗才陆祖宏
- 关键词:孤独性障碍灰质白质
- 家长应用回合式教学法训练孤独障碍儿童的疗效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家长应用回合式教学法(Discrete Trial Teaching,DTT)训练孤独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由家长训练的孤独障碍患儿和79例与家长训练组相匹配的由教师训练的孤独障碍患儿同时应用DTT法训练3个月后,采用Portage行为核查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儿在经DTT训练3个月后,社会行为、生活自理、语言、认知、动作发育水平与训练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如社会行为,教师训练组:0.6±0.2/0.5±0.2,P<0.001;家长训练组:0.6±0.2/0.5±0.2,P<0.001),且训练后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孤独障碍患儿干预训练的年龄,训练前生活自理、运动、认知的发育水平影响其训练后的疗效(R=0.551,P<0.05)。结论:在专业人士指导下,DTT法可以由家长操作应用于孤独障碍患儿的训练。
- 邹冰柯晓燕洪珊珊杭跃跃陈玉珍陈秀娟王民洁
- 关键词:儿童
- 学龄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脑白质结构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分析比较学龄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大脑白质结构的异常。方法对17例高功能(IQ≥70)孤独障碍患儿(患者组)以及15名年龄、性别、智商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T1加权三维MRI成像,应用基于像素的形态测量法(VBM)等分析比较两组脑白质体积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大脑左侧半球白质的总体积减少(P=0.050),右前扣带回以及左顶上小叶区域脑白质体积显著减少(P<0.001)。结论学龄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脑白质体积异常明显,脑白质的异常可能是学龄孤独障碍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
- 柯晓燕洪珊珊邹冰汤天宇李惠国周振宇杭跃跃阮宗才陆祖宏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白质
- SLC25A12基因多态性与孤独性障碍的关联
- 2008年
- 目的:探讨SLC25A1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孤独性障碍的遗传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DNA芯片杂交技术,在124个汉族孤独性障碍患儿核心家系中,检测了SLC25A12基因的2个SNP位点(rs2056202,rs2292813),采用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和单倍型的方法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124个患儿核心家系中,所测得的2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数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χ2=0.009,P=0.92;χ2=0.006,P=0.94)。而且这2个SNP处于一个强连锁不平衡区域(D’=0.842,r2=0.566)。对124个核心家系TDT检验,发现带有杂合子基因的父代优先传递给子代的等位基因的传递率和此传递率的置信区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样本的2个SNP位点,未发现与孤独性障碍的显著关联。结论:SLC25A12基因可能不是这些汉族家庭儿童孤独性障碍的主要易感基因。
- 邹冰周颖柯晓燕程璐陈平杭跃跃洪珊珊孙蓓丽王民洁陆祖宏
- 关键词:孤独性障碍单核苷酸多态性
- 学龄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脑灰质体积的对照观察
- 2008年
- 目的比较学龄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脑灰质体积的差异。方法在SPM5平台上使用VOI tool工具箱测量并比较18名年龄6~14岁的孤独障碍患儿和16名相匹配的正常儿童的全脑体积、灰质体积及左右额叶、顶叶、颞叶、枕叶的灰质体积。结果孤独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全脑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孤独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左侧顶叶和右侧枕叶灰质体积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中存在脑灰质体积的异常。
- 杭跃跃柯晓燕洪珊珊李惠国汤天宇邹冰周振宇阮宗才陆祖宏
- 关键词:孤独性障碍磁共振成像脑灰质
- 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感兴趣脑区组织密度的对照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与正常儿童在结构磁共振成像上感兴趣脑区组织密度的差异。方法:在SPM平台上使用Anatomy工具箱测量了18名年龄6~14岁的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和16名年龄、性别、智商、身高、体重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儿童结构磁共振成像上感兴趣脑区的组织密度。结果: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左侧初级视觉皮层V1区的组织密度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05);双侧海马内嗅皮质、右侧杏仁基底外侧核的组织密度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P<0.005)。结论:学龄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枕叶视觉皮层以及边缘系统的脑组织密度存在多处异常。
- 洪珊珊柯晓燕邹冰汤天宇李惠国周振宇杭跃跃阮宗才陆祖宏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结构组织密度儿童精神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