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6720) 作品数:10 被引量:76 H指数:6 相关作者: 陈佩度 王秀娥 任丽娟 马鸿翔 王海燕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普通小麦籽粒DON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3 2007年 为了选育抗赤霉病且籽粒毒素含量低的小麦品种以减轻赤霉病危害,在对我国南方麦区地方品种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的基础上,选用8个籽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含量水平不同的小麦品种作亲本,按8×8半双列杂交配制28个杂交组合,以接种后成熟籽粒中DON含量、病小穗数、病小穗率和病粒率为指标,进行赤霉病抗性、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遗传分析,以及不同鉴定指标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品种中籽粒DON含量以苏麦3号最低(0.5715 mg kg-1),Alondra’s最高(13.5560 mg kg-1),各组合F1的籽粒DON含量均低于感病品种Alondra’s。品种间GCA和SCA存在显著差异,籽粒DON含量以加性效应为主,存在部分显性效应。苏麦3号、望水白和翻山小麦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以苏麦3号为亲本的5个组合、望水白为亲本的4个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较大。扬麦158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小,但有4个组合表现较好的特殊配合力效应。籽粒DON含量和病小穗数、病小穗率、病粒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感病品种Alondra’s和绵阳8545的各个抗性鉴定指标的一般配合力在8个品种的排序中表现一致,抗病品种各个抗性指标的一般配合力在8个参试材料间的排序有所差异。DON含量的狭义遗传力为74.54%,因此以抗DON积累为指标的赤霉病抗性育种,可以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裴自友 贾高峰 亓增军 庄丽芳 冯祎高 王秀娥 陈佩度 刘大钧关键词:小麦 赤霉病 配合力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染色体异附加系的分子标记鉴定 被引量:8 2008年 随机选取定位于小麦和大麦7个部分同源群上的135对EST、27对STS和253对SSR引物对24个可能的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55对引物在亲本普通小麦中国春、Inayama Komugi、纤毛鹅观草和Inayama Komugi-纤毛鹅观草双二倍体间有多态性扩增,其中31对引物可以在异附加系中扩增到纤毛鹅观草特异条带。根据PCR扩增结果,异附加系07K02、07K06、07K39、07K201、07K202、07K255和07K256所添加的纤毛鹅观草染色体归属小麦第1部分同源群;07K07、07K08、07K09、07K11、07K14和07K17所添加的纤毛鹅观草染色体归属小麦第2部分同源群;07K15、07K16、07K21和07K47所添加的纤毛鹅观草染色体归属小麦第6部分同源群。 孔令娜 李巧 王海燕 曹爱忠 陈佩度 王秀娥关键词:小麦 纤毛鹅观草 异附加系 STS 苏麦3号抗赤霉病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分析 被引量:10 2008年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苏麦3号(抗病亲本)与白免3号(感病亲本)杂交组合的R IL群体进行了小麦赤霉病抗性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苏麦3号×白免3号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小麦赤霉病抗性符合3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的加性-上位性模型(G-1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75%左右,主基因间的互作效应也较显著,而且与主基因的加性效应相反,使赤霉病抗性减弱;赤霉病抗性的多基因效应较大,但其遗传率很小。因此在抗赤霉病育种时不仅要考虑基因间的加性效应,也要注意基因间的互作,同时也要加强微效多基因的效应累加。 任丽娟 张旭 周淼平 陆维忠 马鸿翔关键词:小麦 赤霉病 抗性遗传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小麦抗赤霉病、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聚合体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被引量:5 2008年 为了创制小麦抗病、优质育种的重要中间材料,加速丰产、优质、综合抗逆性好的小麦新品种选育进程,以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苏麦3号和优质面包小麦安农94212、扬麦158等为亲本配置杂交组合,利用覆盖苏麦3号抗赤霉病主效QTL(Qfhs.ndsu-3BS)的4个SSR标记和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5+10特异分子标记在杂交F3代进行标记辅助选择,F4代选育到纯合的含有Qfhs.ndsu-3BS和5+10亚基的聚合体2个(J3316-8和J3316-10)。经田间赤霉病抗性鉴定,J3316-8自交后代的8个株系赤霉病抗性表现优于苏麦3号,J3316-10自交后代的2个株系赤霉病抗性与苏麦3号相当。两个聚合体农艺性状比苏麦3号有明显的改良,加之它们含有优质面包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因此可以作为小麦抗病和优质育种的中间材料。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将现代分子标记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育种效率。 郎淑平 王海燕 胥红研 肖进 张守忠 陈佩度 王秀娥关键词:小麦 赤霉病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分子标记 小麦抗纹枯病和赤霉病QTL定位研究 被引量:14 2007年 为给小麦抗病育种中分子标记的辅助选择提供依据,利用苏麦3号/白免3号重组自交系群体,对小麦赤霉病、纹枯病抗性QTL进行分子定位,证实了苏麦3号3BS染色体上的主效QTL,获得了连锁更紧密的分子标记;在6B、2B、6A、5A、3B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抗纹枯病QTL,可分别解释纹枯病抗性表型变异的9%-13%。相关分子标记可进一步用于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任丽娟 张旭 周淼平 陆维忠 马鸿翔关键词:小麦 赤霉病 纹枯病 QTL 普通小麦-大赖草相互易位染色体系的分子细胞学研究 利用800rad 剂量60Co- 射线处理处于减数分裂期的普通小麦-大赖草二体异附加系 DA5Lr 植株,抽穗后去雄套袋,授予中国春的花粉。通过 GISH 分析,从79株 M1中, 发现了1株编号为 WLS6-7的涉及5... 王林生关键词:普通小麦 大赖草 电离辐射 文献传递 小麦中一个PDR型ABC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2009年 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在小麦赤霉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一种毒性因子.禾谷镰刀菌的侵染能力依赖于其产生DON的能力,抗病品种能显著降低病穗组织中DON的含量.本研究利用Affymetrix小麦基因组芯片,对抗赤霉病小麦品种望水白经DON诱导后的穗组织基因表达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一个编码PDR型转运蛋白的EST受DON诱导后上调表达45倍.根据该EST设计引物筛选小麦基因组TAC文库,得到一个包含该基因的TAC单克隆.利用染色体walking对该单克隆测序,用Softberry软件进行基因预测,根据预测基因的5′和3′非翻译区设计引物,从DON诱导的小麦望水白穗组织cDNA中克隆出该转运蛋白基因.该基因组全长7377bp,包含19个外显子,CDS长度为4308bp,编码长1435aa且分子量161kD的蛋白.蛋白序列比对表明,该基因属于PDR蛋白家族,命名为TaPDR1(Triticum asetivum Pleiotropic Drug Resistance).利用一套中国春缺体-四体系将TaPDR1基因定位在小麦5A染色体上.半定量RT-PCR表明,TaPDR1在望水白穗中受DON和禾谷镰刀菌诱导表达,表明其参与了植物抗病防御反应.该基因在望水白感病突变体中低水平表达,进一步证明TaPDR1与赤霉病抗性有关.TaPDR1的表达不受与生物胁迫相关的激素(JA和SA)和非生物胁迫因子(热、冷、伤害和NaCl)的诱导,但受到Al3+和游离Ca2+的诱导表达,推测[Ca2+]i介导了TaPDR1的表达信号. 尚毅 肖进 马璐琳 王海燕 亓增军 陈佩度 刘大钧 王秀娥关键词:普通小麦 ABC转运蛋白 PDR 小麦纹枯病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对CI12633×扬麦158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纹枯病抗性资料进行了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纹枯病抗性受2对连锁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间存在累加作用,2个主基因间的重组交换值在0.31和0.39之间。小麦纹枯病抗性主基因遗传率在49.01%和58.07%之间,主基因加性效应在-1.19和-6.75之间,主基因互作效应在2.90和4.79之间。因此,在育种实践中,既要重视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又要重视基因间的互作。 任丽娟 颜伟 陈怀谷 姚金保 马鸿翔关键词:小麦 纹枯病 抗性遗传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10 2008年 为给抗小麦梭条花叶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冬小麦品种C112633(抗病亲本)与扬麦158(感病亲本)杂交组合的RIL群体进行了小麦梭条花叶病的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C112633×扬麦158的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受3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G2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91%,多基因效应很小,其遗传率几乎为零。因此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主要为主基因遗传,但3对主基因的基因效应不等,第1对主基因的基因效应分别为3.38和4.49;第2对主基因的两个重复基因效应分别为8.23和7.41;第3对主基因的两个重复基因效应分别为14.12和13.63,是第1对主基因效应的3~4倍。 任丽娟 张旭 周淼平 陈庆标 马鸿翔关键词:小麦 梭条花叶病 抗性遗传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小麦抗白粉病、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聚合体 被引量:6 2007年 现代小麦育种的目标是选育丰产、综合抗逆性好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将分子标记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利用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紧密连锁的共显性PCR标记、以及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Dx5+1Dy10特异的PCR标记对以小麦品种安农94212、安农92484为优质亲本和以抗白粉病小麦—簇毛麦易位系为抗病亲本的杂交高代材料进行标记位点的检测,结合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筛选、培育出聚合有Pm21和1Dx5+1Dy10的抗白粉病小麦聚合体,为小麦抗病、优质育种提供了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中间材料。 郎淑平 王海燕 曹爱忠 胥红研 王苏玲 张守忠 陈佩度 王秀娥关键词:小麦 白粉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