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07BB5444)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玉英梁后杰杨黎向浏欣潘凤更多>>
-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邮电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抑制黏着斑激酶经Akt/NF-κB信号通路逆转结肠癌多细胞耐药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抑制黏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kinase,FAK)在结肠癌HT29细胞中的表达能否逆转结肠癌多细胞耐药。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单层细胞中FAK、FAKp的抑制情况,用MTT法检测单层细胞和多细胞球对5-FU敏感性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抑制FAK对多细胞球5-FU诱导凋亡和自然凋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单层细胞、Westernblot检测多细胞球中FAKshRNA干扰对Akt、NF-κB、Bcl-2、Caspase-3的影响。结果靶向干扰FAK能显著抑制单层细胞FAK、FAKp蛋白表达。MTT结果显示,FAKshRNA干扰增强了单层细胞和多细胞球对5-FU的敏感性,特别是后者,且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FAKshRNA干扰能够使多细胞球的自发凋亡率和5-FU诱导凋亡率显著增加(P=0.001,P=0.000),且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3)。在单层和多细胞球细胞中,FAKshRNA干扰后,Akt、NF-κB、Bcl-2的水平明显下调,而Caspase-3水平上调。结论抑制FAK表达能增强结肠癌多细胞球细胞对5-FU的敏感性,逆转其多细胞耐药性,其分子机制是通过FAK/Akt/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
- 陈玉英向浏欣潘凤蒋金妍杨黎李建军梁后杰
- 关键词:黏着斑激酶结肠癌信号通路RNA干扰
- 黏着斑激酶表达下调对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抑制黏着斑激酶(FAK)表达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将结肠癌细胞株HT29按以下3种方法进行处理:常规培养,转染对照短发夹RNA(shRNA),转染FAKshRNA。将进行上述处理的单层细胞进行多细胞培养,分别接种A、B、C组(n=5)裸小鼠,经腹腔注射200μl生理盐水;D、E、F组(n=5)裸小鼠除将生理盐水替换为200μl的氟尿嘧啶(5-FU,2.5mg/ml)以外,其余操作分别与A、B、C组相同。观察抑制FAK表达对结肠癌移植瘤生长及其对化疗药物5-FU敏感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裸鼠移植瘤中FAK、磷酸化FAK(p-FAK)、Akt、NF-κB、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A、B组移植瘤的瘤重较D、E组显著增加(P<0.05);与A组相比,C、D、E、F组的瘤重均显著减轻(P<0.05),且F组与C组差异显著(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无论是否采用5-FU处理,FAKshRNA抑制均可使瘤体中p-FAK、Akt、NF-κB、Bcl-2的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上调。结论FAKshRNA抑制FAK表达能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增强瘤体对5-FU的敏感性,有效逆转其多细胞耐药。FAK介导结肠癌多细胞耐药的机制可能与FAK-Akt-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 陈玉英向浏欣潘凤杨黎蒋金妍梁后杰
- 关键词:球形体黏着斑激酶结肠癌异种移植模型抗肿瘤试验
- 结直肠癌中FAK、FAK pY397、Akt、NF-κB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检测黏着斑激酶(FAK)、磷酸化FAK(FAK pY397)、Akt和细胞核因子(NF-κ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4例结直肠癌组织与1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FAK、FAK pY397、Akt和NF-κB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FAK、FAK pY397、Akt和NF-κB的阳性率分别为82.43%、45.95%、52.70%和59.46%,除FAK pY397外,FAK、Akt、NF-κB均与正常结肠壁组织表达的差异显著(P<0.05)。FAK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不受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及位置、Dukes分期的影响。Akt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NF-κB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有关(P<0.05),并且Akt、NF-κB表达与FAK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FAK、Akt、NF-κ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均高表达,且Akt、NF-κB表达与FAK有显著正相关性,提示生存信号传导通路FAK/Akt/NF-κB在结直肠癌的发生、演进中起重要作用。
- 陈玉英陈克力潘凤杨黎李建军向浏欣何建明梁后杰
- 关键词:黏着斑激酶AKT结直肠癌
- 短发夹RNA干扰黏着斑激酶对结肠癌多细胞球氟尿嘧啶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抑制黏着斑激酶(FAK)在结肠癌HT29细胞中的表达能否提高HT29多细胞球对氟尿嘧啶(5-FU)的敏感性。方法构建带有短发夹RNA(shRNA)靶向干扰FAK的重组体pGenesil-l-FAK,抑制FAK在HT29中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在单层细胞和多细胞球中的干扰效率。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检测多细胞球在各时间点的增殖速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对5-FU诱导的多细胞球凋亡的影响,CCK-8法检测单层细胞和多细胞球对5-FU的敏感性的变化。结果用重组体pGenesil-l-FAK靶向干扰FAK能显著抑制单层细胞FAKmRNA,并能抑制单层细胞和多细胞球FAK蛋白的表达。多细胞球的增殖速度并不受FAKshRNA干扰的影响,各组间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FAKshR-NA干扰能够使多细胞球的自发凋亡率(16·48%±1·18%)和5-FU诱导的凋亡率(21·50%±2·62%)显著增加(P=0·000、P=0·001),且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3)。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FAKshRNA干扰提高了单层细胞和多细胞球对5-FU的敏感性,且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从而逆转了因三维球体结构产生的多细胞耐药性。结论FAK靶向RNA干扰虽不影响多细胞球的增殖,但能促进多细胞球凋亡,并增加多细胞球对5-FU的敏感性;FAK可能介导了结肠癌的多细胞耐药。
- 陈玉英潘凤杨黎向浏欣蒋金妍陈克力梁后杰
- 关键词:黏着斑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