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12KRM69)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吕晓宁杨秀云梅红朱正威金莉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文化创意
  • 3篇文化创意产业
  • 3篇创意产业
  • 2篇同创
  • 2篇协同创新
  • 1篇当代文化
  • 1篇信息产业
  • 1篇演化博弈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规制
  • 1篇社会资本
  • 1篇体制机制改革
  • 1篇企业
  • 1篇企业创新行为
  • 1篇资本
  • 1篇科技成果转化
  • 1篇国家创新系统
  • 1篇博弈
  • 1篇产业政策
  • 1篇城市

机构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佛罗里达州立...

作者

  • 2篇朱正威
  • 2篇杨秀云
  • 2篇梅红
  • 2篇吕晓宁
  • 1篇陆淑敏
  • 1篇饶元
  • 1篇赵倩
  • 1篇郭永
  • 1篇雷原
  • 1篇金莉
  • 1篇胡寿平

传媒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在历史与未来间寻求创新的最佳结合被引量:5
2013年
指出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内涵可以从产业分类、产业发展动力以及产业要素构成的差异进行区分;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源于历史,而"创意"则面向未来;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创意、技术、资本、传媒、大众消费是构成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五个核心要素。
朱正威王勇梅红吕晓宁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创意经济信息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演化机理及其政策启示被引量:3
2013年
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框架,阐释了文化创意产业对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创生-采用-保持"演化机理,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奇"的创生机制、扩散机制、选择机制、协调机制和嵌入机制;认为通过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可以驱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经济的贡献超越了新古典经济学所理解的产品生产、产值创造和就业提供等层面。
杨秀云郭永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创新能力国家创新系统
面向科技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在文化产业新内涵以及网络与信息化的信用保障体系下,对文化产业集群中的多领域、多单位主体以及人才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互动共享与交流机制;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的建设,力图搭建文化产业"产学研"与科技文化产业融合的合作桥梁,探求建立有效的文化创意协同创新服务机制和体系。
陆淑敏饶元金莉吕晓宁李勇
关键词:文化创意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政府规制与企业创新行为的演化路径被引量:7
2014年
基于演化博弈分析方法,通过构建政府与文化创意企业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与文化创意企业行为选择不一致的原因和演化路径。结果发现,政府与文化创意企业的策略选择过程是一个动态演化过程,在产业发展的不同周期阶段,二者具有不同的最优策略行为组合,但最终会朝着双赢的方向演化;同一时期不同文化创意产业所处产业周期不同,政府应实施不同的产业政策;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主体行为往往滞后于产业发展,因此,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具有前瞻性。
赵倩杨秀云雷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政府规制产业政策演化博弈
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价值与实现路径被引量:2
2014年
促进大学与产业界联系与合作,是实现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环节。文章结合正在实施的"2011计划",指出高校通过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将促进高校科学价值、信息价值、人才价值、经济价值的实现,引领突破传统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剖析了四类价值的实现路径,并指出高校应通过明确知识产权管理、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增设相关服务机构、营建创新创业文化等途径为实现四类价值扫清障碍。
梅红朱正威胡寿平
关键词: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