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ZX075)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郦平季雨张学良高来源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伦理
  • 2篇实用主义
  • 2篇技术伦理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道德性
  • 1篇道德要求
  • 1篇德性
  • 1篇新实用主义
  • 1篇研究范式
  • 1篇遮蔽
  • 1篇哲学
  • 1篇哲学范式
  • 1篇真实意蕴
  • 1篇主义
  • 1篇向善
  • 1篇伦理概念
  • 1篇伦理价值
  • 1篇伦理思潮
  • 1篇逻辑

机构

  • 4篇河南财经政法...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4篇郦平
  • 1篇张学良
  • 1篇高来源
  • 1篇季雨

传媒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理论探讨
  • 1篇学术交流
  • 1篇中州学刊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中国教师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从杜威“实践判断的逻辑”到当代实践哲学范式的建构
2016年
"实践判断的逻辑"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然而就这个概念本身来说,不应局限于分析逻辑的角度去评判,而应该在实践哲学的视域下来考察它所蕴含的实践关怀及其理论旨趣。从这个角度来看,杜威的逻辑理论所关注的并不是纯粹理性空间中绝对的概念构架,而是在实践空间中,生成性的判断条件与境遇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之间的张力。所以,与其说它是一种新的逻辑形式,不如说是"实践智慧"延伸到现代境遇下的一种新形态。而其内在的旨向是要打破近代以来的形而上学理性概念运行的封闭性、概念性思维方式的独断,进而探究理智在实践境遇下的运行机制。并以此为入手点,反思当前西方学界分析哲学传统和实践哲学传统之争。
高来源
技术伦理研究范式探新——杜威技术伦理的方法论及其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杜威生活的时代,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美国社会的巨大变革。面对传统伦理学无法解决的技术伦理难题,杜威提出了融合道德理论中三种不同的要素,在自然满足与道义之善、技术的功能性与意义性的共存中探寻技术伦理的可能性。这种将技术伦理之术与德相结合的方式,转变了传统的将技术的手段善与目的善、功能性与意义性相分离的二元格局,有助于当代人对技术生产的价值定位及对技术产品的道德交换与伦理享用。
郦平
关键词:技术伦理
一个被遮蔽了的“杜威问题”:杜威实践观念的真实意蕴及其伦理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在杜威哲学中,存在着一个隐性的"杜威问题"。这就是继康德与皮尔士之后,杜威从人的特定功能视角对"实践"做出的新诠释。杜威从道德性实践与技术性实践不可分离的角度,把实践理解为:人通过行动实现自我与对象的联系,在促进其实践能力与实践环境最佳融合的同时,实现个体善及公共善的活动方式。而后人对杜威的实践观念的理解,主要局限在行动、制作或生产上的实用性技艺等功利层面,这使实践的道德维度、"道德是活动,是功能的实践"被掩蔽起来了。当前,面对技术性实践处于显要地位,道德性实践却成为空洞形式的时代,重新审视实用主义重要代表杜威的实践观念的真实意蕴,对当今社会道德共同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
郦平
关键词:实用主义
普特南价值客观性思想——以“混杂的伦理概念”为分析视角被引量:1
2016年
美国著名新实用主义哲学家普特南认为:对于当代哲学研究而言,价值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他以重构价值客观性的论证为目标,在其后期思想中,对伦理概念进行了细致考察。普特南通过驳斥描述和评价的二分法与将伦理概念进行分层的策略,阐释"混杂的伦理概念"(thick ethical concepts)的描述性功能,进而为伦理价值判断的客观性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论述。同时,其观点在不同文化传统间关于"混杂的伦理概念"的分歧、"混杂的伦理概念"与"空洞的伦理概念"的关系等问题上,存在需要澄清和推进的环节,这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季雨
关键词:新实用主义客观性伦理概念
我国“公民道德教育”问题的反思及对策被引量:1
2014年
“公民道德教育”,即以公民为主体,以培养有德性的公民为目的的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不仅要以国家之公共善的实现为最终归宿,而且要考虑公民(学生)的内在需求,使个体在满足公共善的同时走向自我的实现。然而,当前的教师往往从国家的政治及经济共同体、家族或家庭的私人共同体视角出发,对公民(学生)提出空洞的道德要求。于是,“公民道德教育”未能落到实处。
郦平张学良
关键词:公民道德教育经济共同体道德要求公共善
古典实用主义伦理思潮及其理论得失
2017年
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与之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它成为调节和改善西方社会秩序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古典实用主义伦理思潮正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古典实用主义伦理思潮特别强调自然满足与道德之善和谐相生、个体快乐与普遍幸福共同实现、个体权利与社会责任互依互存及道德评判标准多元融合(行为、效用、品格)。这是可供当今中国建构道德共同体参考的理论资源。因而,研究古典实用主义伦理思潮及其理论得失,对当下社会道德共同体的建构及公民道德意识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郦平
关键词:伦理思潮
技术性实践走向善何以可能被引量:1
2014年
现代技术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同时也引起了个体的物欲享受与"自由意识"的膨胀、个人行为目的与手段的功利计算、个体实践活动的技术化而非伦理化等一系列伦理难题。由于多数人将个体善与公共善、行为目的与行为责任、道德的实践与技术的实践相分离,把技术性实践完全等同于追求外在产品与经济利益的技术生产活动,忽视了技术性实践应契合于伦理标准的必要性,从而导致了高技术不道德等现象的滋生蔓延。在此情形下,重新审视技术实践的目的定位、结果评价及本质内涵,实现对技术生产的价值定位、物品交换的道德坚守及物品享用的伦理认识,成为技术性实践走向善的可能路径,这也是技术伦理得以可能的基础。
郦平
关键词:技术伦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