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06547005D-309220103D-11)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恒乔亚科武宝悦蒲伟凤李桂兰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野生
  • 1篇野生大豆
  • 1篇生大豆
  • 1篇同工酶
  • 1篇酶同工酶
  • 1篇聚类分析
  • 1篇过氧化物酶
  • 1篇过氧化物酶同...
  • 1篇大豆

机构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1篇张悦
  • 1篇王丹
  • 1篇李桂兰
  • 1篇蒲伟凤
  • 1篇武宝悦
  • 1篇乔亚科
  • 1篇张恒

传媒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冀东沿海地区野生大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33份冀东地区野生大豆及半野生大豆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冀东地区野生大豆POD酶谱类型十分丰富,三个时期共出现16种。随着植株的发育进程POD酶谱类型呈增长趋势。三个时期(苗期、分枝期、始花期)各有13、14、15条带。同一时期不同材料之间酶带也有明显差异,每个时期都有特征带,Rf 0.59和Rf 0.61是苗期的特征带,Rf 0.58为分枝期材料共有特征带,花期的特征带为Rf 0.64。对164份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POD电泳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地理位置相近且生境相似的材料其遗传距离较为接近,地理位置相近而生境不同的材料其遗传距离不一定相近。并且,在同一地点内不同年份收集的材料之间也存在遗传差异,说明对已搜集的地区继续补充搜集是有效的。
李桂兰张悦乔亚科武宝悦王丹蒲伟凤张恒
关键词:野生大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