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15B06)

作品数:26 被引量:246H指数:8
相关作者:石铁矛李绥刘淼周典付士磊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建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城市
  • 5篇低碳
  • 4篇绿地
  • 4篇街区
  • 3篇建筑
  • 3篇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气象
  • 2篇住区
  • 2篇历史街区
  • 2篇绿地系统
  • 2篇居住
  • 2篇居住区
  • 2篇风环境
  • 2篇风环境模拟
  • 2篇城市群
  • 2篇值模拟
  • 1篇大学生
  • 1篇单体建筑
  • 1篇德育

机构

  • 13篇沈阳建筑大学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哈佛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铁第一勘察...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黑龙江科技大...
  • 1篇沈阳城市建设...
  • 1篇西安航天神舟...

作者

  • 6篇石铁矛
  • 5篇李绥
  • 3篇刘淼
  • 3篇周典
  • 3篇付士磊
  • 2篇孙凤云
  • 2篇郗凤明
  • 2篇徐岩岩
  • 2篇董洪梅
  • 2篇李春林
  • 2篇万大娟
  • 2篇胡远满
  • 2篇王娇月
  • 2篇李志刚
  • 2篇张吉香
  • 2篇范若冰
  • 1篇顾兆林
  • 1篇张丽
  • 1篇朱翔
  • 1篇牛明芬

传媒

  • 5篇沈阳建筑大学...
  • 2篇华中建筑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建筑与文化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辽宁林业科技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环境研究与监...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建筑节能
  • 1篇绿色科技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世界生态学
  • 1篇城市地理┿城...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内外环境监测平台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指出了环境监测平台是开展环境监测的基础,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探索环境监测平台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环境监测平台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环境监测平台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建议。
张吉香万大娟董洪梅
城市建筑碳汇研究进展
2017年
对城市建筑碳汇的理论背景及最新成果进行梳理研究,以城市建筑面积、建筑容量提取与建筑碳汇的计算方法为体系建立完整的城市建筑碳汇计算模型,并对其创新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碳汇计算优化方法,其多尺度、多目标的影响机制对于低碳城市空间布局能够起到指导作用。
石羽运迎霞
基于CLUE-S模型的昆明市域土地利用预案模拟被引量:19
2014年
模型方法在分析、模拟和预测土地利用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遥感方法得到1986、1996和2006年昆明市域土地利用图,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CLUE-S模型在地形复杂的昆明区域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在考虑不同政策和发展趋势的影响下,设定了3个预案对昆明市域2007—2020年的土地利用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CLUE-S模型在20年的时间尺度内能够较好模拟昆明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历史发展趋势预案"下,作为研究区景观基质的林地面积将不断减少,建设用地和草地面积将不断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剧;"规划预案"下,建设用地上升最快,耕地和林地面积下降,景观格局破碎化的趋势比历史发展趋势下有所放缓;"生态优先预案"下,林地面积不断上升,耕地和草地面积下降,景观格局将向着优化的方向发展。CLUE-S模型模拟结果能够对区域规划和相关土地利用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支撑。
张薇刘淼戚与珊
关键词:CLUE-S模型
基于运输通道场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经济聚散效应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以长株潭城市群中的12个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以连接长沙、株洲和湘潭的主要高速路或高等级公路为运输通道,构造了"两横三纵"的运输通道网。通过运输通道场理论计算并对比了2005年与2012年"两横三纵"运输通道网内12个节点城市经济发展因子、聚散规模量因子、聚散规模质因子、广义运输成本、场势和场势差,探索分析交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1道路交通的改善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表现为缩短运输通道距离和降低城市广义运输成本。2城市势能高低反映区域辐射力强弱,势能高则辐射力强,对周边区域的带动作用越强,反之则相反。3城市势能差所产生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与城市发展阶段有着紧密联系,表现为发展中的地区以集聚效应为主,吸纳优势资源促进自身发展;较发达地区以扩散效应为主,以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促进共同繁荣。
何甜朱翔郑亮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运输通道
辽宁中部城镇密集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及低碳调控对策被引量:8
2016年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调整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利用辽宁省碳排放/吸收参数,估算了辽宁中部城镇密集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997—2010年,碳排放量为308.51Tg C,碳吸收量为11.64 Tg C,碳吸收量可抵消3.8%的碳排放量.土地利用变化的净碳排放为296.87 Tg C,其中,保持用地类型不变的土地上净碳排放量是182.24 Tg C,对总排放量的贡献为61.4%;发生用地类型转换的土地上净碳排放量是114.63 Tg C,对总碳排放量的贡献为38.6%.通过量化土地利用变化和碳排放之间的映射关系可知,1997—2004年,保持建设用地不变(40.9%)和农田转为建设用地(40.6%)类型对碳源的贡献最大,农田转林地(38.6%)和保持林地不变(37.5%)类型对碳汇的贡献最大;2004—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对碳源和碳汇的贡献类型与前一时段相同,但保持建设用地类型对碳源的贡献提高到80.6%,保持林地类型对碳汇的贡献提高到71.7%.基于不同景观变化类型的碳排放强度,我们从两方面提出低碳土地利用的调控对策:从碳减排方面,严格控制土地利用向建设用地转变,提高建设用地能源利用效率,避免对林地和水域过度开发利用;从碳增汇方面,增加森林覆盖率,实施农田、草地还林,加强对森林、水域的保护,调整农用地内部结构和科学实施农田管理.
郗凤明梁文涓牛明芬王娇月
关键词:城镇密集区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
城市新区通风廊道规划方法研究——以西咸新区为例被引量:9
2017年
随着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城市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和人口集聚,产生了城市热平衡失调、通风不畅、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加剧等问题。城市新区规划中布局城市通风廊道,优化空间布局,既能够有效提高居住环境品质,同时也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实现。结合城市风的空气流动运动规律和城市下垫面特点,从空间形态中观层面,以西成新区为例,针对寒冷地区的气候环境,对城市通风系统进行分析,运用CFD模拟方法,确定城市通风廊道的位置、数量等主要控制要素,提出廊道周边地块建设控制要求和建筑迎风面密度控制要求,为今后规划建设具有良好气候环境的城市新区提供参考。
苏钠周典孙宏生
关键词:城市新区规划方法
沈彰新城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措施调整研究
2013年
分析了沈彰新城内河流与农田生态系统特征,提出了利用指状绿地布局来拓宽河流生态廊道,减小新城建设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占用,有效保护河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结合城市地形地貌进行合理绿化,建设微风廊道,加强城市内部空气流动,降低静风情况下城市热岛效应的危害等生态调整措施,以建设适宜人居的理想新城。
石铁矛袁伟赵彦博
关键词:生态廊道
水泥材料碳汇研究综述被引量:14
2015年
本文从水泥材料碳汇发生原理、碳化影响因素、混凝土水泥碳汇、砂浆水泥碳汇与水泥窑灰碳汇等方面,综述水泥材料整个生命周期碳汇的相关研究。众多研究表明,水泥材料的碳化过程受水泥的材料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混凝土在在建筑使用阶段的碳汇量核算方法主要通过碳化深度定量表达,而在拆毁和回收利用阶段的碳汇核算方法缺乏;砂浆水泥和水泥窑灰的碳化速度要高于混凝土,但其碳汇核算方法仍未建立。今后的研究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水泥材料碳汇影响因素及相应碳化参数的研究,从生命周期角度系统建立完整的水泥材料碳汇核算方法体系;精确核算中国乃至全球水泥材料年碳吸收量、碳汇累积量,并分析水泥材料碳汇在碳失汇中的贡献比例;从生态学和气候变化视角阐述水泥材料碳汇对城市碳循环的影响。
郗凤明石铁矛王娇月邴龙飞张莹刘竹Steven Joseph Davis
关键词:水泥材料碳循环气候变化
从服务市民的角度看西安市绿地系统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被引量:1
2016年
1.研究背景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为城市的生态过程提供了发生的场所,为物种的生息繁衍提供了资源,也为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提供了户外活动、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机会。有些城市在建立之初,高瞻远瞩的城市设计者就为将来的发展预留了充分的绿地空间,例如波士顿的"翡翠项链"公园体系,纽约的中央公园和展望公园。有些城市的绿地系统建设则有赖于工业衰退、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治理与重振机遇。
杨晗孜李志刚
关键词:绿地系统绿地空间中央公园遗址公园文化遗址
低碳导向下的城市空间规划与实践——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
2018年
本文以沈阳沈北新区为例,利用空间动态监测分析,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沈北新区碳排放现状、碳汇空间分布及固碳量的分析,构建“三源绿地”布局模式的沈北新区理想低碳格局,并以此得出沈北新区低碳空间规划。同时通过低碳空间规划与现有总体规划相叠加,指导沈北新区总体规划的空间调整,调整了产业布局,有效降低了沈北新区碳排放量。
付士磊王迪张瑞雯
关键词:碳足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