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10033)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潘宁贾瑶周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人民
  • 3篇人民主体
  • 3篇人民主体思想
  • 3篇唯物
  • 3篇民主
  • 2篇主义
  • 2篇唯物主义
  • 2篇历史唯物主义
  • 2篇毛泽东
  • 1篇学社
  • 1篇学问
  • 1篇战争
  • 1篇哲学
  • 1篇哲学社会
  • 1篇哲学社会科学
  • 1篇哲学视域
  • 1篇中国梦
  • 1篇人权
  • 1篇人权思想
  • 1篇社会

机构

  • 6篇上海对外经贸...
  • 5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潘宁
  • 1篇周毅
  • 1篇贾瑶

传媒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哲学视域中的人民主体思想
2016年
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抗日战争时期则是其达到成熟的重要阶段。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把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运用于人民战争,把兵民视为取得胜利之本,广泛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人民战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潘宁贾瑶周毅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
毛泽东对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贡献
2015年
毛泽东对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科学诠释"人民"这一历史范畴,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内涵;明确提出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命题,创新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党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最高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论;确立党的群众路线,揭示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群众路线的内在联系。
潘宁周毅
关键词:毛泽东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意蕴被引量:4
2014年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它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劳动实践为核心范畴,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为最终目标,为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实现人民主体地位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潘宁
关键词:人民主体理论意蕴
中国梦:个体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谈到中国梦时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说,...
潘宁周毅
文献传递
列宁的人权思想与实践被引量:2
2013年
列宁的人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立足于唯物史观,结合20世纪的世界形势和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其一生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中始终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创立了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人权制度。列宁人权思想以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基础,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理想和目标,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哲学内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历史进程。
潘宁杜树枝
关键词:唯物史观生存权发展权
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2018年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问题导向,面向人民群众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改革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潘宁周毅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