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YY050)
- 作品数:29 被引量:52H指数:5
- 相关作者:温昌衍黄映琼侯小英李菲黄晓煜更多>>
- 相关机构:嘉应学院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石城高田客家话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重叠
- 2020年
- 石城高田客家话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重叠表现比较丰富,从中可以看出其方言特色。
- 温昌衍
- 关键词:名词动词形容词
- 从比较看两岸客家话语法特点上的共同性被引量:1
- 2015年
- 从比较的角度,考察两岸客家话语法特点上的共性。从比较结果看,大陆客家话的语法特点,台湾客家话几乎完全相同(只是落到具体的成员上,个别虚词或虚成分有差异),表明两岸客家话的语法上具有极强的共同性。
- 温昌衍
- 关键词:语法特点共同性
- 两岸客家话中体助词“等”的语源被引量:2
- 2015年
- 两岸客家话中体助词"等",相当于普通话动态助词"着",表示动作的持续和进行。通过归纳了它的表现,揭示了它的语源,认为它来自表示进行和持续的体助词"紧",是"紧"语音演变后的结果。
- 温昌衍
- 关键词:语源
- 客家话中的达成体助词“来”被引量:1
- 2015年
- 客家话中有一个达成体助词"来",用在动结式述补短语后面,表示意愿中的达成("未然的达成""要达成"),即表示要做某事并获得某种结果。文章从石城客家话说起,详细分析了它的作用、性质及成因,并介绍了外区方言中的表现。
- 温昌衍黄映琼
- 关键词:客家话
- 也谈客家话单数人称代词领格的语源被引量:4
- 2019年
- 不少客家话单数人称代词存在领格形式"?a^1(我的)、?ia^1(你的)、kia^1(他的/她的/它的)",学界对此关注较多,不过其语源探究目前分歧较大。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后认为:1)多数学者所指出的其音变是合音音变的意见是正确的,符合方言事实。2)参与合音(初次合音)的语素不是"家",也不是"个"(的),而是亲属称谓词前缀"阿"(与单数人称代词合音),合音后其音变结果类推到非亲属称谓词前。3)有的地方如梅县,第二人称、第三人称领格形式还有"?ie^1(你的)、kie^1(他的/她的/它的)"及"?e^1(你的)、ke^1(他的/她的/它的)"的形式,这是二次合音、三次合音的结果。4)某个人称的领格形式,会受到同一人称的一般格的影响,使两者读音尽量接近,这与汉语某个相同的人称概念要求使用同一个词形的大环境有关。客家话第一人称领格形式没有二次合音形式,也与此有关。华阳凉水井客家话领格形式的后期演变,同样与此相关。5)连城客家话比较特殊(只有第二人称单数和第三人称单数有领格形式,且不能再加结构助词"个"(的)),其领格形式是人称代词单数与"个"(的)的合音(初次合音形式)。
- 温昌衍
- 关键词:客家话语源
- 石城(高田)客家话的疑问句和疑问语气词被引量:2
- 2016年
- 分析石城(高田)客家话的疑问句和疑问语气词,从比较看,在疑问句类型上,石城(高田)话没有典型的正反问(属于选择问);在疑问语气词上,其数量比普通话多得多,且作用上颇有方言特点。
- 温昌衍
- 关键词:疑问句疑问语气词
- 江西石城客家话的小称变调和强化变调——兼论台湾东势客家话[■]35变调被引量:8
- 2019年
- 本文描写江西石城客家话的小称变调和强化变调,后者来自前者,其成因是小称变调凸显功能的提取及凸显对象的转移。文章列举了广州话、黎川话、衡山话、大冶话、汤溪话及北京话中的类似表现。文章还分析了台湾东势客家话的[r]35变调,认为它也既有小称变调的性质,又有强化变调的性质。
- 温昌衍
- 两岸客家话中的形容词词缀“滚”
- 2014年
- 两岸客家话有一个形容词词缀"滚",含义是"……的样子",用于单音节象声词或动词的重叠式后面,构成"AA滚"式形容词,用来形容连续不断的声音或连续不停的动作行为。它在两岸客家话中非常普遍,对此做一个综论,归纳其用法、表义,并解释其来源。
- 温昌衍
- 关键词:用法表义
- 石城客家话的比较句——兼与梅县客家话比较句比较
- 2021年
- 本文描写分析石城客家话的比较句。分析的类型包括差比句和等比句,前者包括"胜过"、"不及"、"极比"、"关联差比"四个小类,后者未分小类,但有多个构成句式。从表现看,无论是差比句还是等比句,都有方言特色。文章还与梅县话的比较句进行了简单的比较,指出两者大同小异,说明客家方言语法内部一致性较强。
- 温美姬温昌衍
- 关键词:比较句
- 石城客家话两字组连读变调——兼谈变调中的“语音词”和“心理词”被引量:2
- 2017年
- 石城客家话的两字组连读变调丰富,每种字组都有两种不同的变调表现:当组合是词时有一种变调表现,当组合是短语时有另外的变调表现。不过,其中的'词'与'语法词'不是一回事,它是语音词、心理词(语义认知词)。
- 温昌衍
- 关键词:两字组连读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