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5Y1308G)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赵淑兰马居里赵淑兰吕华菊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负激励
  • 2篇负激励效应
  • 1篇低保
  • 1篇低保制度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救助
  • 1篇生活保障制度
  • 1篇最低生活保障
  • 1篇最低生活保障...
  • 1篇救助
  • 1篇救助研究
  • 1篇福利
  • 1篇福利依赖

机构

  • 2篇重庆城市管理...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2篇赵淑兰
  • 1篇吕华菊
  • 1篇赵淑兰
  • 1篇马居里

传媒

  • 1篇理论界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社会工作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社会救助研究动态综述被引量:1
2007年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针对贫困家庭的最主要的社会救助制度,其发展与完善离不开对国外现有社会救助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借鉴。文章从社会救助的界定与救助标准、价值理念、救助模式、实施效果与问题等方面对现代社会救助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成果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
赵淑兰吕华菊
关键词: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低保救助中的负激励效应初探被引量:8
2006年
“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是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持续运行的基本条件,然而这一基本条件受到了低保救助实践中“进低保容易,出低保很难”的严峻挑战。分析了造成这种“进来容易,出去难”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就业政策与低保救助政策发展不平衡和使低保救助中权利与义务均衡的对策措施。
马居里赵淑兰
关键词:低保制度负激励效应
低保救助实践中的负激励效应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大量有劳动能力者进入低保以后,原有的以老弱病残者为主体的社会救助理论已难以满足低保救助对理论指导的需要,因此,必须以全新的视角考察低保救助对低保对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昆明低保的研究表明,低保救助在一定程度上对低保对象产生了负激励效应;这种负激励效应主要受低保对象的性别、职业、对申请低保的资格条件与申请难易程度的认知的影响,同时与低保对象对就业环境的认知以及是否存在补偿心理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赵淑兰
关键词:福利依赖负激励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