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2JA880031)
- 作品数:4 被引量:236H指数:4
- 相关作者:万明钢王亚鹏王平孟凡丽张军梅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问题被引量:84
- 2005年
-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研究和改革是在西方教育理论和方法的话语背景中展开的。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理论方法时,过于注重操作和形式化层面,而这些理论和方法背后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冲突往往被忽视了,从而导致了理论上过度推论和实践中的种种不适应。从文化人类学、知识社会学、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视野出发,分析目前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普遍面临的文化冲击和文化适应问题,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教育文化十分丰富,对西方教育文化的学习一定要注意与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关系, 注重在传统教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整合。
- 万明钢王平
- 关键词:教学改革文化冲击文化适应教育文化基础教育
- 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被引量:133
- 2004年
- 个体从自己的母体文化进入陌生的异文化后 ,一方面面临着民族认同的困境 ,另一方面面临着文化适应的考验 ,同时还面临着心理疏离感的困扰。本研究以 2 85名藏族大学生为被试 ,研究了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结果表明 :(1)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主要包括消极的民族认同、积极的民族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等三方面。民族认同的不同方面其影响因素互有差异 ,但总体而言 ,汉族朋友的数量、父母的民族身份、学习汉语的时间以及汉族的接受性等可以预测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2 )民族认同的不同成分与不同的文化适应策略之间存在着广泛的正相关或负相关。 (3)消极的民族认同与失范感、社会孤立感和文化分离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 ,而同自我分离感之间相关并不显著 ;而主流文化认同和积极的民族认同与失范感、社会孤立感、文化分离感、自我分离感之间的相关都不显著。
- 万明钢王亚鹏
-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文化适应民族认同
- 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机制的几类模式及其启示被引量:16
- 2003年
- 地方课程开发机制主要涉及地方课程规划主体的认定,以及谁来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地方课程的问题。依此对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机制进行梳理,主要有共创、整合、补充、桥梁四种模式。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机制四类模式表现出的特点给我们在地方课程开发的诸多方面带来启示。
- 孟凡丽
- 关键词:地方课程开发课程管理问题解决模式课程计划
- 汉族、回族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的跨文化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该研究对汉族和回族高中生的生涯发展特点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来说,高中生对升学的价值评价特别高,80%以上都把继续深造作为毕业后的第一打算,高中生的生涯自我效能也比较高。(2)总的来说,高中生生涯信念、生涯自我效能、生涯规划都不存在性别差异。(3)高中生生涯信念不存在民族差异,生涯自我效能、生涯规划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
- 万明钢张军梅
- 关键词:汉族回族高中生生涯发展跨文化研究生涯自我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