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104A12)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牛广华孙旭张春明张静生梁颖瑜更多>>
相关机构:武警辽宁总队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重症肌无力
  • 2篇无力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肌无力
  • 1篇胆碱
  • 1篇亚群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乙酰胆碱受体
  • 1篇乙酰胆碱受体...
  • 1篇受体
  • 1篇受体抗体
  • 1篇随机对照试验
  • 1篇氢表
  • 1篇中药
  • 1篇中药复方
  • 1篇中医
  • 1篇重症

机构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武警辽宁总队...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孙旭
  • 3篇牛广华
  • 2篇张静生
  • 2篇张春明
  • 1篇侯政昆
  • 1篇郭佳馥
  • 1篇刘凤斌
  • 1篇梁颖瑜

传媒

  • 3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芪复方对重症肌无力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IFN-γ、TNF—α、IL-4和AChRAb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黄芪复方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及疗效。方法30例患者服用黄芪复方,疗程12周,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G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变化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清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12周后,临床显效率60%(18/30),总有效率为80%(24/30)。CD4^+T细胞、CD4^+/CD8^+比值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D8^+T细胞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IFN-γ、IL-4、TNF-α和AChRA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治疗后IFN-γ、IL-4、TNF-α和AChRAb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调节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分布以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可能是黄芪复方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之一。
牛广华孙旭梁英杰张春明张静生
关键词:黄芪复方重症肌无力IFN-ΓIL-4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关于中医临床试验的思考被引量:2
2011年
临床试验是指依据事先规定的规划书,对人类进行生物医学或健康相关的研究,包括干预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为推动医学自身发展及医学知识的交流推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中医药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已取得临床普遍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有浓厚的验证性研究特点。
侯政昆刘凤斌梁颖瑜
关键词:中医随机对照试验
脱氢表雄酮对狼疮性BXSB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脱氢表雄酮(DHEA)对BXSB狼疮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免疫双荧光染色法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结果当DHEA的浓度为10^-8moL/L时,淋巴细胞凋亡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坏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EA与西药组或中药组联合应用对淋巴细胞凋亡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脱氢表雄酮可明显抑制BXSB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
牛广华孙旭郭佳馥张静生
关键词:脱氢表雄酮BXSB小鼠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
中药复方对重症肌无力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服用黄芪复方,对照组服用泼尼松片,疗程12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G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CD4^+及CD4^+/CD8^+比值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CD8^+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分布等免疫功能的变化可能是中药黄芪复方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之一。
牛广华孙旭张春明张静生
关键词:中药复方重症肌无力淋巴细胞亚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